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西红柿种植要点及肥水管理,含配方施肥与肥料交替使用方法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9071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红柿在16世纪传入欧洲时,起初仅被当作观赏植物,后来逐渐被用作食材。它属于茄科植物,与茄子、辣椒、马铃薯等作物同属一科。西红柿是一种喜温喜光的蔬菜,对土壤的要求并不苛刻。然而,为了实现高产并促进根系健康生长,建议选择土层深厚、排水顺畅、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

    西红柿肥水管理
    1、配方施肥
    小架种植时,每株保留2至3个果穗,待果穗长到乒乓球大小后,应进行一次追肥。对于高架种植,若果穗数量较多,则应在第一、第三、第五、第七个果穗长到乒乓球大小时,分别进行追肥。同时,在浇水时,每亩地应施用1000公斤腐熟粪肥,或者50公斤腐熟饼肥,或者100公斤草木灰,或者25公斤硫酸钾,或者25公斤钙镁磷肥。建议交替使用这些肥料。采用0.2%的磷酸二氢钾与0.3%的尿素混合液,对叶片进行3至5%的氯化钙溶液喷施,每隔10至15天进行一次。在保护地栽培中,施用二氧化碳气体作为肥料,其浓度应控制在800至1200毫升/立方米。
    2、水分管理
    在定植阶段应充分浇灌水分,并定期进行中耕以松动土壤,大约5至7日后再浇一次缓苗水。此后,应继续中耕2至3次,并根据作物品种、幼苗年龄、土壤特性、土壤湿度以及幼苗的生长状况来适当控制生长。对于自封顶的早熟品种、较老的幼苗、老化幼苗、干旱土壤以及砂质土壤的情况,蹲苗的时间应相对较短,直至第一穗果实长到豌豆大小即可结束蹲苗。而其他情况下,蹲苗时间则需延长,直至第一穗果实达到乒乓球大小为止。
    进入结果期后,需确保土壤保持湿润,其含水量应维持在80%左右。在低温季节,每隔6至7天进行一次浇水;而在高温季节,则需每3至4天浇水一次。浇水时需注意均匀,防止土壤出现时干时湿的现象。对于保护地栽培,应在晴朗的上午进行浇水,并在浇水之后适当增加通风量。
    ③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西红柿病识别歌诀

    西红柿病虫害防治技术
    西红柿早疫病,又称斑点病,其病斑呈圆形或近似圆形,颜色为黑褐色,主要侵袭西红柿的叶片,偶尔也会影响茎果。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这种病害更容易发生,病原体属于真菌中的半知菌。为了有效减少早疫病的发生,应及时进行通风排湿。防治措施包括使用75%的百菌清或50%的异菌脲,按照600倍的比例进行喷雾,这样防治效果会非常好。此外,还可以使用百菌清烟雾剂对棚室进行熏蒸处理。
    西红柿晚疫病,一种真菌类卵菌引起的病害,因其发病迅速、病情严重、破坏力强,已成为西红柿防控工作的重点。通常,晚疫病首先从叶片边缘开始侵袭,随后蔓延形成黑褐色的大斑块,进而感染茎部和果实。茎部受感染后变为黑褐色,环绕茎一周;果实发病后不会变软,起初呈现油浸状暗绿色,最终变为黑褐色。该病菌通过风雨和灌溉水进行传播,在低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发病尤为严重。晚疫病可通过600倍浓度的霜洗喷雾进行防治,若病情较为严重,则可采取烯酰吗啉与准能混合喷雾的方法,而烟雾剂方面,则可以使用霜疫灭烟剂进行熏棚处理。
    西红柿绵疫病,又称“掉蛋”,是一种真菌引起的卵病。该病初发时,叶片会出现褪绿病斑,随后转为水浸状腐烂。果实发病多集中在肩台部位,病斑呈淡褐色,随后逐渐出现输纹状,在湿度大的环境下,还会长出白色的绵状霉。此病在高温高湿或地温高湿的条件下,病情会加重。绵疫病的防治可以与晚疫病的防治采取相同的药物,比如使用甲霜霜霉与琥铜(甲霜铜)进行喷雾处理,亦或是选用大良与烯酰吗啉进行喷雾作业。
    西红柿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半知菌,它首先侵袭花朵和花柱,接着蔓延至叶片和果实。叶片上的病菌通常从叶尖开始,以三角形的形式向内扩展,形成的病斑呈黑褐色,表面长出黑色绒毛。而果实一旦感染,则通常从果柄部位开始腐烂,并产生黑色绒毛。灰霉病位居晚疫病之后,成为第二常见的病害。在阴雨连绵、气温较低、温室内部湿度较高且露水频繁的情况下,病情会加重。因此,必须及时进行通风排湿。防治灰霉病时,可以使用600倍腐霉利或600倍美无痕进行喷雾处理。此外,还可以使用灰霉斯烟剂进行熏棚防治。
    西红柿叶霉病是一种真菌类半知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袭叶片。受害叶片正面会出现不规则的黄色斑点,而背面则会形成黄褐色绒毛状的霉层。为了有效且安全地防治叶霉病,推荐使用榜中榜(10%多抗霉素),按照规定剂量喷洒倾城或叶秀,这样防治效果显著。在平时预防方面,使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以有效杜绝和减轻叶霉病的发生。
    西红柿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侵袭植物的茎部和果实。该病的感染通常是通过伤口侵入,病菌在茎皮深处迅速蔓延,直至髓部腐烂并呈现褐色枯死。果实一旦感染,表面会出现类似疱疹的白色隆起晕圈,这种现象也被称作“鸟眼病”或“圈圈病”。在防治此病时,一般采用迅补即叶枯唑进行预防,而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使用大良600倍稀释液与迅补600倍稀释液混合施用,效果显著。
    西红柿叶上出现的斑点病,涵盖了芝麻斑病、斑疹病以及缘枯病,主要侵袭叶片部位。此类细菌性斑点病在叶片上常呈现出较小的、圆形或近似多边形的褐色病斑,这些病斑分布密集且表面透明。针对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可以采用柔通(绿乳铜)600倍稀释液进行喷雾处理,亦或是使用大良600倍稀释液进行喷洒,这两种方法均可同时治疗细菌性软腐病。
    西红柿病毒病分为六种类型,包括花叶型、蕨叶型、卷叶型、黄顶型、巨芽型和条斑型,其中花叶型和条斑型病毒是防治的重点。该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苜蓿花叶病毒(AMV)三种。病毒病不仅可以通过种子传播,通常还有蚜虫、飞虱、蓟马等害虫作为传播媒介。为了有效防治病毒病,必须彻底清理田园周边的杂草,并彻底消灭温室内外的一切昆虫。种子消毒时,可以使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45分钟,随后用清水彻底冲洗,捞出晾干后即可发芽。一旦病毒病发生,可以采用抗毒丰(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以300倍稀释,与小叶敌500倍稀释液混合,再与硕金808(0.1%芸苔素内酯)混合施用,这样的防治效果极佳。
    西红柿枯萎病,分为立枯和青枯两种类型。这种病害的共同表现是,叶片在正午时会出现萎蔫现象,而早晚又能恢复正常。然而,当病情严重时,叶片在早晨就难以恢复,甚至导致植株死亡。若将病茎切开,会发现维管束呈现褐色,水分和营养输送受到阻碍,无法正常进行。预防枯萎病,初期阶段可使用“溃汰”,每桶兑1包,每隔10天喷洒一次,能有效防止病情发展。若发现病株,则可采取甲基立枯磷600倍稀释液,配合“溃汰”和“妙回田”,每30斤水加入一包进行灌根处理,或者单独使用洛氨铜进行灌根预防。
    西红柿脐腐病的表现特征是果实脐部出现类似水泡的腐烂现象,这种病害属于生理性病害范畴。在大棚中,若长时间干旱,尤其在果实成熟期间未能及时浇水,或者在果实成熟后一次性大量浇水,都可能导致严重的脐腐病果实大量出现。因此,浇水的不均匀性是导致脐腐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土地钙质不足同样是脐腐病产生的重要原因,当土壤中钙质不足时,会导致生长点坏死以及果实出现脐腐现象。对于因钙质缺乏而引发的脐腐病问题,建议在大棚中采用陕西宝鸡生产的美林钙瓶装水剂进行防治,其效果尤为显著。
    白粉虱防治:建议使用70%吡虫啉(金刹)与扑虱灵混合,并配以1000倍的害立平,以此同时消灭虫卵及进行综合治疗。
    根结线虫问题,使用深圳瑞德丰生产的3%阿维菌素,稀释至1000倍,每株植物需灌药液半斤,这样防治效果显著。
    喜欢就请点赞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9 23:21 , Processed in 0.080186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