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设计提升网站和产品的用户满意度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4691
发表于 2024-12-20 16: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为什么用户体验如此重要

    1.体验设计:使用优先

    产品越复杂,就越难确定如何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每一个新的特性、功能或步骤都会增加用户体验失败的机会。

    2. 用户体验和网站

    在网站上,用户体验比任何其他产品都更重要。 [当人们难以使用网站时,就会导致用户流失]

    3、用户体验就是商机

    高效的沟通是决定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任何对用户体验的努力都是为了提高效率。

    “特色”和“功能”始终很重要,但用户体验对客户忠诚度的影响更大。 ——而且你不会有很多“第二次机会”来纠正它。

    关心您的用户

    创建引人入胜、有效的用户体验的方法称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 ):在开发的每一步都考虑到用户。

    第 2 章 理解这些元素

    1. 五个级别

    5)战略层()——包括运营商想从网站得到什么,用户想从网站得到什么。 【网站的范围基本由网站策略层决定】

    4)范围层(scope)——指网站所包含的特征和功能,即这个网站具有哪些功能。

    3)结构层()——用于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以及完成后可以去哪里。定义导航栏上元素的排列。它是整个网站逻辑运行的过程。 【结构层决定了网站各种特性和功能最合适的组合】

    2) 框架层()——表示层下面是框架层:按钮、控件、照片和文本区域的位置。框架层用于优化设计布局,以实现这些元素的最大效果和效率(使您能够在需要时记住并找到您想要查找的元素。)

    1) 表示层()——你看到的一系列网页,由各种元素组成。比如我们看到的图片是可以点击的,但是文字是无法点击的。

    2.自下而上的构建

    从下到上五个级别

    3. 基本二元性

    1)功能平台产品——我们的主要关注点是任务并思考人们如何完成流程。

    2)信息型媒体产品——我们关注的是信息,网站应该提供什么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用户来说意味着什么。

    4. 用户体验要素

    5. 还有另外两个元素对于用户体验也非常重要。

    1)内容

    2)技术

    第三章战略层——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

    1. 战略层面的定义

    ▶ 【产品目标】我们想从这个产品中得到什么?

    ▶ 【用户需求】我们的用户希望从这个产品中得到什么?

    内部和外部的“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构成了战略层。我们越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要什么,越清楚地知道对方想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我们就越能准确地满足双方的需求。

    2. 产品目标

    1)业务目标

    2)品牌标识——对于任何网站来说,需要明确描述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品牌标识。

    3)成功标准——一些可追踪的指标,用来表明产品上线后是否符合我们自己的目标和用户需求。

    3、用户需求

    1)用户细分

    常见的分割方法

    1.按照人口统计()标准划分用户: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等。

    2.消费心态概况( )是一种心理分析方法,用于描述用户对世界,特别是与您的产品相关的食品的看法和看法。

    3、用户对技术和网页本身的看法。我们的设计必须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除了了解用户对技术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成都的适应程度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他们对网站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用户是普通用户还是专业用户】。

    2)可用性和用户研究

    1.市场研究方法——调查用户如何使用产品的特定功能并了解他们为什么使用该功能。

    2.现场调查——了解日常生活场景中的用户行为,通常适用范围较小,缺点是有时非常耗时且昂贵。

    3. 任务分析——一种仔细分解用户完成任务所采取的精确步骤的方法。

    4. 用户测试——要求用户帮助测试你的产品。

    5.可用性的最终目标是找到使产品更易于使用的方法。用户想要有效的产品。

    6.卡片排序法——用于探索用户如何对各种信息元素进行分类或组织。

    3)创建人物角色

    收集各种用户数据非常有价值,但有时你会错过统计数据背后的真实人物。因此,通过创建角色(有时称为用户模型或用户配置文件),您可以使您的用户更加真实。

    4. 团队角色和流程

    战略专家——帮助客户处理项目中的战略问题

    决策层——高层决策者,影响产品决策的管理部门

    普通员工——负责公司的正常运营

    战略文档 - 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通常在正式的战略文档或愿景文档中定义。这些文件不仅仅是列出目标。他们分析了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了它们如何融入文档。在更大的企业环境中。

    第4章 范围层——功能规范和内容要求

    当你把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转化为产品应该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内容和功能时,策略就变成了范围。

    1. 范围层定义

    1)过程——价值在于它迫使你在整个事情还处于假设阶段的时候就考虑产品中潜在的冲突和难点。

    2)产品——价值在于定义的产品给整个团队一个参考点,明确了项目中需要完成的所有工作。

    3)范围蔓延——如果你不能有意识地管理你的需求,你就会陷入可怕的“范围蔓延”。每一个额外的需求似乎并没有增加太多的工作,但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你的整个项目就会失去控制,看不到尽头。

    二、功能与内容

   


    1)功能产品——我们考虑功能需求规范:什么应该被视为软件产品的“功能”以及相应的组合。

    2)信息产品——我们正在考虑内容,这是编辑和营销推广的传统领域。

    3. 定义需求

    大多数时候,当人们谈论需求时,他们会使用他们认为产品必须具备的某个功能的简短描述。所需的详细程度通常取决于项目的具体范围。

    1)最明显的是人们所说的他们想要什么。

    2)当人们在流程或产品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想象有某种解决方案可以缓解困难。通过与用户讨论这些建议,有时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需求,从而真正解决问题。

    3) 人们不知道自己需要的功能。当你要求人们讨论新的需求和战略目标时,他们有时会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4. 功能规格

    五、内容要求

    6. 优先考虑需求

    第五章结构层——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

    1.结构层定义

    【结构层是对产品涉及到的所有内容的划分,比如将一个网页划分为几个页面,每个页面之间的主次关系,以及页面之间如何跳转等。 】

    1)在传统的软件开发行业中,涉及“为用户设计结构化体验”的方法称为交互设计。

    2)在内容建设方面,主要通过信息架构来构建用户体验。

    3)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都强调一个关键点:确定每个元素呈现给用户的“模式”和“顺序”。交互设计重点关注影响用户执行和完成任务的元素。信息架构侧重于向用户传达信息的元素。

    2、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侧重于描述“可能的用户行为”并定义“系统如何配合和响应”这些用户行为。

    3、概念模型

    用户对交互组件如何工作的看法称为概念模型。规划概念模型可以帮助您做出一致的设计决策。

    错误处理:

    1)防止错误发生

    2)纠正用户错误【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用户反感】

    4.信息架构

    对于产品来说,信息架构重点关注呈现给用户的信息是否合理、有意义。

    1. 结构化内容

    1)自上而下——直接从战略层面考虑的内容进行结构设计,即基于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

    2)自下而上——基于“内容和功能需求分析”。从现有数据开始,将它们全部放入最低级别的分类,然后将它们分配到较高级别的分类。

    2、结构方法

    1)层次结构(树形结构、轴辐式结构)

    2)矩阵结构

    3)自然结构

    4)线性结构

    三、组织架构

    1)按照信息架构中的组织原则放置节点。从字面上讲,组织原则基本上是我们决定哪些节点应该分组在一起以及哪些节点应该保持独立的标准。不同的组织原则将应用于不同的区域和站点的不同级别。

    2)产品所包含的共同属性在图书馆学术语中称为“横截面”

    4. 语言和元数据

    1) 命名原则——描述、标签和网站上使用的其他术语

    2)受控词汇——用于强调一致性的工具

    3)受控词典——它是网站使用的一套标准语言,是用户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领域。帮助建立所有内容的一致性。

    4)类词词典——另一种更为精细的词汇控制应用方式,提供网站标准词汇中未包含的常用词汇供选择。

    5)元数据——简单地说,就是“关于信息的信息”,即以结构化方式描述内容的信息。

    5. 团队角色和流程

    架构图 – 内部使用的术语,用于描述该网站结构工具

    视觉词典 - 提供从非常简单到非常复杂的示意性结构的系统

    第六章 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

    1. 帧层定义

    【框架层定义了单个页面的具体内容以及这个页面需要包含什么内容。 】

    对于功能性产品,我们通过界面设计来确定框架。但对于信息化产品来说,有一个独特的问题需要解决:导航设计,是专门为呈现信息而设计的界面形式。最后,信息设计必须兼顾功能性和信息性,以呈现有效的信息沟通。

    界面设计——为用户提供做某些事情的能力

    导航设计——为用户提供前往某个地方的能力

    信息设计——向用户传达想法

    2. 习惯和隐喻

    1)习惯和辐射是我们与世界互动的基础。

    2)当不同的方法有明显的好处时,你应该谨慎地尝试偏离一些习惯。

    3) 有效地使用隐喻来减少用户理解和使用产品功能所需的猜测。

    3、界面设计

    1)成功的界面设计是让用户一眼就能看到“最重要的事情”。

    2) 为复杂系统设计界面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弄清楚用户不需要知道什么。并降低它们的可发现性(或完全排除它们)。

    3)正确处理所有不同的界面元素。在其中选择正确的一个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权衡。

    4. 导航设计

    1)必须为用户提供在网站之间跳转的方式

    2)必须传达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包含的内容

   


    3)必须传达其内容与用户当前正在浏览的页面之间的关系

    导航系统:

    1. 全局导航 - 提供对整个网站的访问

    2.本地导航——在该架构中为用户提供“附近地点”的访问

    3.辅助导航——提供全局导航或本地导航无法快速到达的相关内容的快捷方式。

    4.上下文导航——有时也称为“内联导航”,是一种嵌入到页面本身内容中的导航[与您正在浏览的页面相关的页面或具有相同内容的页面]

    5. 友好的导航——为用户提供他们通常不需要的链接,但它们是一种方便的使用方式。

    远程导航:

    1. 站点地图——为用户提供简洁、单页的快捷方式来浏览网站的整体结构。

    2. 索引表 – 按字母顺序排列的相关页面链接列表

    5.信息设计

    1)以“反映用户的思维”和“支持他们的任务和目标”的方式对这些信息元素进行分类和排列。

    2)由于界面不仅用于收集用户信息,还需要向用户呈现信息,因此信息设计在解决界面设计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定向标牌——帮助用户了解“他们在哪里”和“他们可以去哪里”的系统

    6.线框图(页面图)

    线框是页面中所有组件以及它们如何组合在一起的最直观的描述。显示结构图,说明如何实现这些愿景的详细文档。

    第7章 表现层——感知设计

    1. 表示层定义

    我们需要在表现层解决和弥补“产品框架层的逻辑排列”的感知呈现问题。

    2、合理的设计观感

    ▶ 嗅觉和味觉

    ▶ 触摸

    ▶ 听力

    ▶ 愿景

    3. 忠于你的眼睛

    眼球追踪

    如果您的设计成功,用户眼球运动的模式应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征:

    1)首先,他们走的是一条平坦的道路

    2)不会用太多细节吓倒用户,而是为用户提供一些可能的有效选择“指导”。

    4. 对比和一致性

    基于网格线 - 通过使用“母版”来确保设计一致性,基于此模板创建各种布局。

    5. 内外一致性

    6. 配色方案和布局

    7. 设计构图和风格指南

    1.视觉模型或设计综合:

    1)视觉设计领域最直接的线框图模拟,由选定的组件构建的最终视觉产品。

    2. 风格指南:

    1)承载设计决策的权威文档。该摘要文件确定了视觉设计的各个方面、从最大到最小范围的所有元素,以及影响产品每个部分的全球标准。

    2) 还包括某个模块或网站功能的具体标准。

    3) 总体目标是提供足够的细节来帮助人们在未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第8章 要素应用

    1)“成功的方法”和“注定失败的方法”的区别归结为以下两点:

    ▶ 了解您要解决的问题

    您已经知道主页上的紫色大按钮是一个问题。是按钮太大还是紫色不合适?其中哪些需要更改(表示层)?是位置不对(框架层)还是按钮所代表的功能不是用户期望的(结构层)?

    ▶ 了解这些解决方案的后果

    2)关于用户体验的决策总会体现在以下场景

    ▶ 设计由现状决定

    ▶ 设计由模仿决定

    ▶ 设计由领导决定

    3)提出正确的问题

    ▶ 接受度——问题不在于他们是否喜欢或使用该产品,而在于他们是否会接受它。

    ▶ 不关注用户体验的用户测试最终可能会提出错误的问题。

    导航栏的问题真的只是与颜色有关吗?或者用户对导航中使用的词汇有抱怨吗?

    4)马拉松和短跑

    深思熟虑的设计决策可能在短期内需要时间,但从长远来看会节省更多时间。

    它们所包含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3 16:39 , Processed in 0.087091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