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2022年1-11月A股新上市公司承销保荐费排名及相关情况分析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5413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d_[]]

    []

    承销保荐费最高的20家企业

    在今年前11个月,A股市场新上市的公司中,收取承销保荐费用最低的前20家企业均属于北京证券交易所,这20家企业中,有17家的承销保荐费用低于1000万元。

    若仅对沪深交易所今年新上市公司进行统计,我们发现只有一家公司的承销保荐费低于2000万元,这家公司是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弘业期货,其承销保荐费为1326.3万元,这一费用占其募资金额的7.08%。

    2022年1-11月A股新上市公司

    承销保荐费最低的20家企业(不含北交所)

    30家公司收取的承销保荐费用超过了募资总额的10%,其中,万朗磁塑(上交所主板)、盛帮股份(创业板)、欧晶科技(深交所主板)这三家公司的承销保荐费用占比更是超过了15%。在30家公司中,只有2家成功募资超过10亿元,分别是创业板上市的唯科科技(其首发募资额达20亿元,承销保荐费用为2.26亿元)以及科创板上市的理工导航(首发募资额为14.35亿元,承销保荐费用为1.63亿元)。

    有48家企业收取的承销保荐费用未达到募资总额的5%,其中中国海洋石油、龙芯中科以及华兰生物这三家公司的承销保荐费用甚至不足募资总额的1%。在这48家企业中,仅有1家的募资金额低于10亿元,那就是即将在创业板上市的德石股份(其首次募资额为5.88亿元,承销保荐费用为0.28亿元)。

    不同板块上市,平均各募多少钱?

    各需多少承销保荐费?

    不同A股上市板块的选取,会导致承销保荐费用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在各个板块进行上市时,究竟需要支付多少承销保荐费用呢?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的数据显示,平均募集资金规模达到了20.86亿元。在承销保荐费用方面,平均值为1.1亿元,其中最高可达3.2亿元,而最低仅为2183.7万元。此外,平均费率是5.29%。

    一云投资的数据表明,在1月至11月期间,上交所科创板迎来了110家新上市公司(不包括转板的公司),这些公司合计筹集了2294.6亿元资金,平均每家公司的融资额达到了20.86亿元。

    承销保荐费用总计达到121.3亿元,每家企业的平均费用为1.1亿元,这一费用在募资总额中占据了5.29%的比例。

    在1至11月期间新上市的A股公司中,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承销保荐费用最高的企业是天岳先进,其募集资金达到了35.6亿元,而相应的承销保荐费用为3.2亿元,这一费用占到了募资金额的8.97%。

    在1至11月新上市的A股公司中,龙芯中科在科创板承销保荐费用上处于最低水平,其募资额达到了24.62亿元,而其承销保荐费用仅为2183.69万元,这一费用仅占募资金额的0.89%。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板块:平均募集资金达到12.34亿元。平均承销保荐费用为7841万元,其中最高达到2.49亿元,最低为2200万元。平均费率是6.35%。

    根据一云投资的统计数据,在1月至11月期间,共有139家企业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这其中包括了3家转板及合并上市的企业。这139家企业合计募集资金达到了1715.7亿元,平均每家企业的募资金额约为12.34亿元。

    承销保荐费用总计达到109亿元,平均每家支付的费用为7841万元,这一费用在募资总额中占据了6.35%的比例。

    在1至11月新上市的A股公司中,深交所创业板的承销保荐费用最高的是软通动力,其募资额达到了46.3亿元,而相应的承销保荐费用为2.49亿元,这一费用占到了募资金额的5.37%。

    在1至11月新上市的A股公司中,华兰疫苗在深交所创业板的承销保荐费用最低,达到了2200万元,其募资金额为22.76亿元,这一费用占募资金额的0.97%。

    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平均募集资金达到33.2亿元。平均承销保荐费用为7015万元,其中最高金额为5.06亿元,最低为2296.9万元。平均费率则为2.11%。

    根据一云投资的统计数据,在1月至11月期间,共有29家企业成功在沪市主板挂牌,这29家企业合计筹集资金达到了963.4亿元,平均每家筹集的金额为33.2亿元。

    承销保荐费用总计达到20.34亿元,其中每家企业的平均费用为7015万元,这一费用在募资总额中占比为2.11%。

    在1至11月期间新上市的A股公司中,上交所主板承销保荐费用最高的企业为中国移动,其募资金额达到了486.9亿元,而承销保荐费用为5.06亿元,这一费用占到了募资金额的1.04%。

    在1至11月新上市的A股公司中,联翔股份在主板市场的承销保荐费用处于最低水平,其募资总额达到了3.53亿元,而承销保荐费用仅为2296.9万元,这一费用占到了募资总额的6.5%。

    若将两家巨型央企中国移动和中国海油剔除,则剩余的27家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合计筹集资金达195.7亿元,平均每家公司筹集资金约为7.3亿元;而承销保荐费用总计14.5亿元,平均每家公司支付约5367.8万元,这一费用占到了27家公司募资总额的7.41%。

    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平均募集资金规模达到7.77亿元。平均承销保荐费用为5375.2万元,其中最高可达1.15亿元,最低为1326.3万元。平均费率保持在6.9%。

    一云投资的数据表明,在1月至11月期间,35家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合计筹集资金达到272.1亿元,平均每家公司的募资金额为7.77亿元。此外,承销保荐费用总计18.8亿元,平均每家公司的承销保荐费用为5375.2万元,这一费用占到了募资总额的6.9%。

    在1至11月期间新上市的A股公司中,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承销保荐费用最高的公司是博纳影业,其募资总额达到了13.83亿元,而其支付给承销保荐机构的费用为1.15亿元,这一费用占其募资总额的8.32%。

    在1至11月期间新上市的A股公司中,弘业期货在深交所主板承销保荐费用方面位居最低,其募资额达到了1.87亿元,而相应的承销保荐费用为1326.3万元,这一费用占到了募资金额的7.08%。

    北京证券交易所:平均募集资金规模达到1.87亿元。平均承销保荐费用为1484.3万元,其中最高为4526.1万元,最低为607.6万元。平均费率是7.94%。

    一云投资的数据表明,在1月至11月期间,北交所迎来了51家公司的上市,这些公司合计筹集了95.31亿元的资本,平均每家公司的募资金额达到了1.87亿元。此外,承销保荐费用总计达到了7.57亿元,平均每家公司的承销保荐费用为1484.3万元,这一费用占到了募资总额的7.94%。

    在1至11月新上市的A股公司中,海泰新能以4526.14亿元的承销保荐费位居北交所首位,其募资金额为4.87亿元,这一费用占募资金额的9.29%。

    在1至11月新上市的A股公司中,北交所承销保荐费用最低的是科创新材,其募资额达到9200万元,而相应的承销保荐费用为607.55万元,这一费用占到了募资总额的7.94%。

    今年前11月

   


    保荐机构承销保荐费排行

    一云投资数据显示,在A股市场,1至11月新增的364家上市公司(不包括4家因合并上市或转板而新增的企业)分别由54家保荐机构负责,其中中信证券负责的保荐项目承销保荐费用总额达到了47亿元,高居首位;中信建投负责的保荐项目承销保荐费用总额为27.4亿元,位列第二;而中金公司负责的保荐项目承销保荐费用总额为27.3亿元,排在第三位。

    1-11月A股新上市公司承销保荐费

    保荐机构排行TOP20

    1-11月A股新上市公司保荐机构

    承销保荐费平均金额排行(仅统计总额前20机构)

    在排名前二十的项目中,中金公司以每家平均11390万元的承销保荐费金额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海通证券,其平均每家收费为9769.6万元,位列第二;而东兴证券则以每家平均9740.8万元的承销保荐费金额排在第三位。

    请注意,本表格中的联合保荐项目按照0.5家进行计数,统计内容仅限于保荐机构,不包括联席主承销商的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并不代表各机构的最终收入情况。

    某券商2名保荐人因IPO项目被证监会暂停执业半年

    近期,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通告,宣布计划对某证券公司的两名保荐人实施执业暂停,期限为六个月。

    公告中指出,该保荐机构所推荐的上市公司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方)在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第一年便出现了亏损现象。依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70号)第七十一条的条款,经决定,这两位人士被认定为不适宜人选,自2022年12月13日起至2023年6月12日止,他们不得担任证券公司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的相关职务,亦不得实际执行此类职务。

    下周12家企业上会审核

    下周将有12家企业接受上市审核程序。在这其中,沪深主板市场有一家,科创板有两家,创业板有四家,而北京证券交易所则有五家。

    本周15家通过,1家暂缓审议,1家疫情改期

    本周共有17家企业进入会议议程,其中包括沪深主板1家、科创板4家以及创业板5家,此外还有北交所的7家企业。

    15家企业顺利通过审议,其中1家企业审议暂缓,另外1家企业因疫情原因调整了审议时间。若将因疫情改期的企业排除在外,那么过会率达到了93.75%。

    本周挂牌上市

    本周挂牌上市的企业总数达到14家,具体来看,沪深主板市场有1家,科创板有2家,创业板有3家,而北交所则有8家。

    本周注册生效/获批文企业

    本周内,共有四家企业成功完成注册并取得正式批准,具体来看,沪深主板市场新增一家,科创板新增一家,创业板市场则新增了两家。

    本周新受理企业

    本周新增了6家上市公司,其中国内沪深主板市场有2家,科创板有1家,创业板有2家,以及北京证券交易所有1家。

    10

    本周终止审核企业

    本周内,共有7家公司宣布终止了审核程序,其中科创板有3家,创业板有2家,北交所也有2家,这些企业均选择了撤单。

    11

    IPO排队项目最新动态

    本周末(12月16日)之前,沪深京三地交易所的IPO排队项目总数已上升至884家,这一数字与上周相比,减少了15家。

    12

    各月IPO数据一览

    13

    各月过会待发企业分布

   


    截至12月16日,沪深京三地市场共有248家企业通过了审核,但尚未获得正式批准。具体到过会时间,2021年及更早时期通过审核的企业中,仍有20家正处于等待审批的阶段。

    14

    一周IPO热点新闻

    科创板内的上市公司在上市的第一年就出现了亏损现象,其营业收入从25亿元锐减至9亿元,同时,有两名证券公司的保荐代表人也因此被判定为不适宜担任此职务,受到为期六个月的处罚。

    在非同一控制的情况下,对于公司股权的收购,交易产生的差额是否直接认定为无形资产,这种做法合理吗?

    3、扑朔迷离的诚瑞光学IPO之路

    4、盛诺基IPO的尽头是莲花清瘟

    首轮咨询是否就此终止?雷军旗下的创米数联在IPO道路上遭遇挫折,其中近六成营业收入直接来源于小米。

    江河纸业面临的问题包括:与客户采购数据的频繁冲突,导致营收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持;高价收购可能成为亏损交易,存在潜在的欺诈行为;违规融资可能涉及利用贫困户贷款进行入股。

    //

    附:本周上市公司再融资快报

    定向增发审核通过

    本周共有2家企业定向增发审核通过,均为创业板企业。

    可转债上会审核

    本周共安排3家企业可转债上会审核,均为创业板企业。

    全部通过,过会率为100%。

    新增再融资受理

    本周共有13家企业提交了再融资申请,其中沪市主板有5家,深市主板有5家,创业板有2家,科创板则有1家。

    其中定向增发7家,可转债5家,优先股1家。

    定向增发上市

    本周内,共有六家企业选择了定向增发并成功登陆市场,具体来看,沪市主板板块有一家企业,深市主板板块也有一家企业,而创业板板块则有四家企业加入了这一行列。

    可转债上市

    本周共有六家企业的可转债成功挂牌交易,其中沪市主板有二家企业,深市主板也有二家企业,创业板则有一家企业,科创板同样有一家企业参与。

    股权激励动态

    本周有4家上市公司发布股权回购用于激励计划公告。

    往期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4 16:32 , Processed in 0.134462 second(s), 1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