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短剧推广号称月入过万?实则是套娃式骗局,拆解三重门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2537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短剧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尤其在短视频及社交网络平台上,众多打着“零基础月入过万”“宝妈在家即可操作”旗号的短剧推广教程帖吸引了众多希望通过兼职增加收入的网民。然而,短剧推广真的能让人轻松实现月入上万的收入吗?

    短剧推广其实是一种“套娃式”骗局。揭开骗局的三个层次,首先是以“零成本”“高额收益”为诱饵,吸引那些希望通过兼职赚取额外收入的网民,通过提供免费资料将他们引入特定社群,随后便开始推销“工具”和“软件”;其次,制造焦虑情绪,这些机构不断鼓吹“必须持续奋斗”“坚持不懈地推广,定能实现‘爆火’”,然而当结果不尽如人意、收入未达标时,他们便会归咎于缺乏毅力;最终,他们利用绝望感进行最后的收割。赚不到钱且无法退款,账户还被封禁,这时机构便会指导他们如何招募他人,从而将更多的人引入这个“深坑”。

   


    短剧推广实质上只是个幌子,它不仅对普通人的钱包造成了损害,更对整个短剧行业的基础构成了伤害。从那些以赚钱为诱饵的短剧到推广的骗局,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所谓的免费背后往往隐藏着代价,“暴利”的口号常常触及法律的底线。

    专家认为,此类短视频营销本质上属于互联网广告范畴。依据广告法规,教育培训类广告中不得包含任何形式的保证性承诺。例如,宣称参加培训后能赚取多少收入,此类广告属于违法行为,不得播出。对于那些类似于“种草”的短视频营销方式,比如那些借助专业人士或受益者形象进行推广的,我国广告法中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广告内容不得包含利用受益者、专业人士或是权威机构进行推荐或证明的情形。

   


    网络平台需严格筛选,细致审查,推行网络实名制,并确保举报渠道畅通无阻。揭露各种虚假宣传手段;责任不能仅限于事后封禁账号,还需构建事前防范机制,比如提升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拦截非法利益的诱饵,使欺诈机构无处遁形。此外,提醒那些寻求兼职的人:热门的不仅是短剧的样式,更是短剧内容所蕴含的情感价值。流量迷局深处,始终是“内容为王”。

    在短剧行业这个风口浪尖上,并非每一笔收入都能轻易得来。当热潮消退,唯有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和个人,才能稳健地继续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0 17:02 , Processed in 0.106502 second(s), 1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