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标准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的四个流程,标准成本管理制度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6538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发行人各项标准成本、分摊方式的确定方法及合理性

    报告期内,发行人各项标准成本、分摊方式的确定方法如下:

    因此 发行人各项标准成本的确定方法 符合发行人生产经营实际 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发行人分摊方式的确定方法 同样符合发行人生产经营实际 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标准成本及分摊方式确定方法合理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有无重大差异、调整情况及及时性怎样,是否契合《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标准成本法》相关要求,发行人成本管理相关内控制度是否健全且有效执行

    发行人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整体上没有重大差别。每月会根据实际成本来判断调整其标准成本。调整情况很及时。符合《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 - 标准成本法》的相关要求

   


    报告期各期,发行人各产品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率如下:

    成本里有损失率。每月因为生产有一定差异。且生产存在不稳定性。所以实际损失率和预计损失率仍有一定差异。

    企业制定标准成本时,已充分考虑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差异。然而,通常设定的标准成本较难全方位顾及生产实际的所有情况。所以,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天然差异。与此同时,标准成本往往在运行较为稳定、工艺比较成熟的企业里更具适用性。公司当前第一工厂和第二工厂都处在产能爬坡阶段。实际成本跟标准成本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这也契合企业所处的实际发展阶段

    第一工厂产线稳定性比较高。各期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存在差异。该差异维持在5%左右。该差异在5%以内。该差异相对较小

    2022年到2024年期间。随着发行人生产稳定性提高。标准成本制定和实际成本整体比较接近。二者差异率控制在5%左右或者以内。差异处于可控状态并且相对较小。

   


    第二工厂受试生产工单还没有完全关闭。这产生了影响。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有一定偏差。后续会恢复到合理水平

    2024年,发行人第二工厂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偏差大。标准成本远低于实际成本。主要是因为第二工厂在2024年7月底实现产线拉通转固。产线转固前,发行人开立的试生产工单产出的相应产品不包含折旧摊销费用。转固后,相应产品成本依据包含折旧摊销费用的标准成本正常核算。所以导致该部分试生产工单产出产品的标准成本远低于实际成本。进而造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有较大差异。第二工厂试生产工单渐渐完成。产品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会降低。会降低到正常水平。

    发行人按月对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做对比分析。依据差异情况更新标准成本。控制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率

    发行人每月都会对比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情况。每季度会依据工艺改进情况定期更新各产品的BOM物料构成。每季度生产管理部门会根据MES系统统计的机器实际工时数据,重新汇总分析得出各工序生产设备实际工时的集中分布区间,还会更新各工艺段的标准工时。发行人会不断调整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

    因此,报告期内发行人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整体没有重大差异。发行人每月开展差异比对分析。并依据实际成本更新标准成本。以此控制二者差异率。其核算方法符合《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标准成本法》相关要求

    2、发行人成本管理相关内控制度健全并有效执行

    报告期内,发行人制订了详尽的成本管理内控制度。依据该内控制度,发行人按照产能提升和工艺改进的实际状况,定期对成本核算时所用的产品标准BOM进行更新完善。同时,对人工及制造费用标准费率、预计损失率及标准工时等也参照实际情况更新完善。如此一来,不断降低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间的差异,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因此 发行人成本管理相关内控制度完善 且在报告期内得到有效施行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2 18:25 , Processed in 0.085779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