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2月28日农特创业综述后再补芡实等三种深加工创业项目及技术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8900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月底将至,即2020年2月28日,李济安在创业过程中,通过《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撰写了一篇综合性的文章。读者的反响十分热烈,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农特产业的创业活动应当更加贴近实际,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并挖掘潜在价值。
    所以,
    本篇文章新增了三种农产品深加工创业项目,分别是芡实、杏鲍菇以及鳜鱼,旨在为有志于投身此领域的人们提供参考。
    1、
    果蔬(秋葵、杏鲍菇、白姜等)脆片工业化生产技术
    成果持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这项技术成果主要应用于生产高品质、营养丰富的果蔬脆片,通过在低于100℃的低温和真空环境下快速去除果蔬原料中的水分,经过对果蔬切片厚度、漂烫、降温、浸泡、护色、速冻以及真空连续脱油等工艺的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高效的果蔬脆片加工技术,从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果蔬原料的色泽和营养成分。
    采用真空浸渍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常压浸渍方法,在果蔬脆片的工业化生产中,这一技术特别适用于秋葵、杏鲍菇、白姜等食材。在真空和低温的条件下,这些原料内部会自然形成泡孔结构,使得浸渍液能够更有效地渗透到物料内部。这一创新技术有效解决了果蔬脆片加工中预处理环节耗时过长、生产效率不高以及食品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
    相较于传统的浸泡方法,该技术即便在确保产品浸泡效果符合加工标准的前提下,也能将浸泡所需的时间减少至原来的一半。此外,通过真空浸泡技术,我们还能对果蔬原料进行营养的提升,在真空环境中将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素注入到果蔬中,进而研发出富含营养的脆片产品,这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安全、健康等方面的需求,还显著提升了产品的营养价值。
    李济安创业平台及《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了解到,该技术成果目前正处于中试生产阶段,成果单位已拥有一条中试生产线,能够对秋葵、杏鲍菇、白姜等众多果蔬原料进行生产加工。加工出的产品口感酥脆,含油率控制在14%-17%之间,同时色泽和营养成分也得到了较好的保留。此外,还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项技术荣获了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鳜鱼标准化发酵工程技术
    成果持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该技术系统深入探究了鳜鱼在固态与液态、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小试与中试工艺等多种不同条件下的微生物组学、蛋白质组学、风味组学特征以及品质演变规律。同时,系统筛选并进行了中试应用,针对专用发酵菌,我们特别关注色泽a值、GC-IMS指纹谱和弹性等指标,将其作为品质量化的关键标准。
    采用鳜鱼原料进行液氮速冻、恒温解冻、机械化屠宰、机械化清洗、定向清除杂菌、厌氧发酵、臭味调节以及新型包装等工艺,构建了一套鳜鱼发酵的标准化工程技术。经过长期的中试试验,验证了该技术显著降低了发酵鳜鱼的次品率,使其降至0.5%以下。与自然发酵工艺相较,产品不仅保持了原有的质地标准,而且其弹性、咀嚼感以及粘附性均有了明显的增强(P),同时,其风味的受欢迎程度也大幅提高。
    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安徽省的四家臭鳜鱼加工企业中得到实践展示,进而影响了超过四十家的加工企业,显著推动了黄山地区臭鳜鱼加工业的产值,使其成功跨越了三十亿元的门槛。

    3、
    芡实精深加工技术集成与应用
    成果持有单位:滁州学院
    芡实,亦称“鸡头米”,系芡这种体型硕大的浮水水生植物的成熟果实,常被用作药材以及营养丰富的食材,具有诸多益处,如增强肾脏功能、巩固精气、调理脾胃、止泻以及祛湿止带等。
    安徽省的滁州、安庆、巢湖等地区广泛种植芡实,该地是我国芡实的主要产地之一。芡实作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因其地域性和消费习惯的限制,其产业发展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饮食观念的日益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芡实的深加工产品和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芡实科研团队在深入研究芡实深度加工和资源全面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李济安及其《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平台现场见证了这一成果。
    A、
    芡实原浆酒。
    以芡实、糯米、山药为基本原料,通过复合菌种发酵技术,成功研制出一种芡实原浆酒,该技术已获得发明专利的授权。此酒色泽呈现为琥珀般,酒精度介于15至16度(体积比,20℃),其风味清新宜人,口感浓郁醇厚,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备一定的保健效果。
    经分析检测,该芡实酒中固形物总量为56.4毫克每毫升,糖分总量为23.33毫克每毫升,蛋白质总量为32.51毫克每毫升,游离氨基酸总量为17.26毫克每毫升,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达到6.72毫克每毫升,酚类物质总量为120毫克每升,展现出显著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
    B、
    芡实蒸馏酒。
    芡实原浆酒通过压滤技术对原料进行分离,所得的固体残渣经过蒸馏处理,便可制成芡实蒸馏酒,其酒精度在50至70度之间(体积比),产率大约为10%。这种酒不仅可以用于芡实原浆酒的标准化生产,还能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经过2至3年的陈酿,它将展现出独特的芡实风味。
    C、
    芡实即食谷物早餐产品。
    选用芡实、糯米、糙米、黑米等食材,参照《敦煌神仙粥》等中药经典中的古老配方,运用挤压膨化工艺,研制出一种可直接食用的芡实谷物早餐。此产品富含营养,冲泡即可享用,且便于携带。
    D、
    芡实种壳提取物。
    在加工芡实米的环节中,会产出大量的芡实外壳。经过研究分析,我们得知芡实种壳内含有大量的多酚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通过有机溶剂的浸提和分离技术提取出来,从而获得芡种壳提取物,其提取率大约在10%到15%之间。这种提取物内含有芦丁、儿茶素、没食子酸等多种成分,它们具备优异的体外抗氧化性能。
    E、
    芡实果皮中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其产品。
    芡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果皮残渣是主要的废弃物之一,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经过技术团队的研究发现,这些残渣中含有的非淀粉多糖,其吸水能力极强,同时具有良好的吸油特性。这种多糖不仅可以作为食品中的保湿成分,还能被用于化妆品中,以实现其保湿效果。
    这套芡实深度加工的新技术,从果实到残渣,实现了全面开发,每一部分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没有丝毫的浪费。

    技术不能只是停留在技术上,
    技术的目标是应用于市场上。
    反观现实,
    我国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普遍不高,超过六成的加工副产品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可以拓展产业链,极大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这无疑是一条实实在在的助力农民增收的途径。
    换一句实在话说:
    农产品也只有走深加工模式,
    才能做出差异化,才能卖出好价格。

    截止时间
    2020年3月13日
    项目总计
    1392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9 17:35 , Processed in 0.099967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