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新消费从盛极而衰到逐渐回暖,黑蚁资本等经历了啥?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1533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刘旌

    封面素材出自《等待戈多》在W. Lynch的作品之中

    如今再谈新消费,似乎太不与时俱进。

    那场热烈的讨论已经过去三四载,随后便陷入了长时间的寂静。在这段由盛转衰的历程中,黑蚁资本堪称最具代表性的投资机构——或许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2020年年末,泡泡玛特以其上市即达千亿市值的辉煌业绩,为黑蚁带来了一次令人瞩目的首秀。随后,该机构成功募集了一支人民币基金和一支美元基金,总规模达到了约40亿元人民币。这成为了当年消费领域规模最大的融资活动。

    消费领域迅速陷入低谷,而消费性投资则逐渐被人淡忘。直至2024年6月,老铺黄金成功在港交所挂牌,其股价涨幅超过20倍,市值一度接近1500亿港币。就在老铺黄金上市的前半年,这家公司在其成立15年来的唯一一次融资活动中,黑蚁资本担任了领投的角色。

    对黑蚁来说,两场IPO之间的四年,是五味杂陈的。

    他们历经坎坷、踏过曲折,有过欢欣,也有过失落。“但从没想过要放弃,”黑蚁资本管理合伙人何愚表示,幸运的是,他们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近期,我们采访了何愚。访谈从老铺开始,同时我们也深入探讨了这家基金在沉寂的四年以及更早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你能够难得地全面了解一家基金的成长历程。

    何愚或许由于多次遭遇剧情反转,对于投资人的能力范围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在众人纷纷高唱AI与科技赞歌的当下,他却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一个与AI保持距离的投资人。即便他已意识到,科技的光芒已远远超越了消费领域及其投资。

    这无疑体现了他作为消费投资者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同时也不失为一种坚定的意志力。

    老铺黄金的客户是买卡地亚,而不是买老牌金店的人

    暗涌:在你们对那家老字号金店进行投资的过程中,社会上广泛流传着各种说法。那么,这其中的真实情况究竟又是怎样的呢?

    何愚提及,2019年首次得知这家公司信息,那时(黑蚁的另一位管理合伙人张沛元)曾亲自访问创始人徐高明,我们曾表达过投资意愿,然而并未获得投资机会。

    直至2023年下半年,某些中介机构正为投资者和公司牵线搭桥——然而,我们并非借助中介之力,而是内部有意寻找创始人徐高明,希望能与其进行交流。经过接触,我们了解到他们有意前往香港发展,于是便果断参与了那一轮的投资。

    暗涌:听起来如此随意。然而,这却是这家老字号店铺在上市前夕所进行的唯一一轮融资,究竟为何会选择你们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呢?

    何愚:这就是缘分吧,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我们认为这家老字号品牌实属难得的优质选择,对其始终怀有深厚的情感,即便在19年间未曾遇到投资良机,我们依然保持着与其的会面与交流。徐总对我们的首次拜访和深入调研印象深刻,至今仍铭记在心。

    在那个23年前的特定时刻,尽管有投资者在关注,但真正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人并不多。当时的市场状况相当不佳,而且人们对该公司存在分歧:一方面是对老店本身的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则是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看法不一致。

    暗流涌动之下,当前社会对于这一话题仍存在分歧。有人将其视为奢侈品珠宝的替代品;而另一些人则觉得它与知名金店并无太大差异。

    何愚提到,当他首次得知这家公司时,便决定亲自前往北京SKP店一探究竟。那家店当时是一家中岛店,然而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它的金色并非寻常——反而显得更加深沉,给人一种厚重和历史的质感,仿佛置身于故宫或博物馆之中。这便是我最初的直观感受。

    深入了解这家公司后,我发现其产品、店面以及服务规划都构建在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之中。踏入门店,你便能直观地感受到一套具有辨识度的设计风格。他们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品牌的方方面面,从而打造出了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品牌。

    暗流涌动,然而,仅仅依靠文化是否足够?有人半开玩笑地调侃,尽管中国人能够制造出各种物品,却似乎唯独无法打造出奢侈品。

    何愚提到,构建高端品牌需针对富裕阶层,系统地打造产品、内容、渠道及服务。此类以文化为基石的体系构建极具挑战,国内成功案例寥寥无几。而打造这一体系,更需要的是自我约束和毅力。在投资领域,我们提出了效率与体验的二元法则:对于追求效率的公司,在早期阶段应迅速扩张以建立规模优势;而对于注重体验的公司,在早期阶段则更应注重自我克制。

    以老字号店铺为例,起初他们仅挑选最优质的销售途径,不屑于涉足中低端商业区。以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为例,老字号店铺在豫园仅设有一家分店。他们坚守原则,若非找到合适的店面便绝不轻易开设新店,为此不惜等待长达十数年之久。这正是他们坚定的意志力所在。

    另外,以文化驱动的品牌,我认为未来越来越多。

    暗涌:借鉴其他奢侈品牌的诞生历程,它们通常需要漫长的品牌塑造过程,那么老铺的发展步伐是否显得过于迅速了呢?

    何愚指出,当前媒体环境使得品牌突破界限的速度加快,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老字号生意越兴隆,媒体报道越多,公众关注度也随之提升。

    暗涌之中,我们不禁要问:130倍的市盈率是否显得过于高昂?回顾爱马仕的历史,其最高的市盈率也仅有60多倍。

    何愚表示,他对公司长期的基本面持肯定态度,而短期内的关注点则是业绩的实现情况。

    暗涌:许多红极一时的消费品都难逃 risk的问题。

    何愚认为,老店铺中不太可能存在这种持续流行的物品。究竟何种物品能够恒久流行,其实质就是它们不会发生改变。首先,它们必须满足人类基本的消费需求,这些需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有所阐述。其次,黄金作为一种永恒的财富,其价值不会随时间而衰减;同样,古法工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精髓,其魅力亦历久弥新,这些都是我国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所留下的宝贵财富。

    此外,这家企业以文化创新与阐释能力为核心,与我们之前所接触的以产品——尤其是标准产品为焦点的品牌企业有着显著差异。我们所目睹的这家老字号的一切,无不体现着该品牌的价值理念,而这些理念的背后,均是由创始人独立构建而成。

    我曾踏入众多高端品牌店铺,踏入店内,店员便会审视你:你真的有意购买吗?你的消费能力如何?即便你财力雄厚,也可能感到不适。然而,漫步于老字号店铺,你将更加悠然自得,体验到的是真诚的服务与平等待遇。那里的店员并不依赖销售激励。这种服务上的差异,实则反映了品牌的文化内涵。

    暗涌:你多次提及这家老字号的产品与品牌塑造,这些创意是否均源自创始人徐高明的个人灵感?

    何愚认为如此。徐总从事金制品行业已有数十年,对佛学及艺术领域亦颇有造诣。尽管有人批评他们的研发投入不足,但关键因素实则在于创始人本人。

    暗流涌动:在过去的这一年里,黄金价格经历了一路飙升,众多投资者在购买老铺时,多少都怀揣着保值和增值的期望。然而,若金价出现下滑,老铺的增长势头是否还能保持?

    何愚表示,老字号店铺实际上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珠宝的需求。在经济压力之下,人们倾向于用相同的金额购买更实惠的(足金珠宝),同时,这些珠宝在文化和工艺方面也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我认为,追求资产保值与增值的心态并非老铺吸引目标顾客的主要动因,而仅仅是次要的考虑因素,它实际上降低了顾客的购买心理门槛。

    暗涌:你提到那家老字号是高端商品,然而实际上,这些高端商品的日子同样艰难。以卡地亚和梵克雅宝为例,它们的销售额在亚洲地区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了下降趋势。

    何愚表示,随着国人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众多人对我国传统文化持有更为客观的态度,并愿意深入理解其内涵,前提是相关品牌能够达到高标准。

    在中国,海外奢侈品的策略将逐渐失效。过往,奢侈品牌构建竞争优势的一大手段是垄断媒体资源。当时,媒体资源有限,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受限,因此,掌握少数关键资源即可,例如高端杂志、时装秀、机场户外广告等。这些活动均需投入巨额资金和丰富的社会资源。

    暗涌:所以说时尚也是一种权力。

    何愚表示赞同,他甚至指出,过去许多奢侈品广告往往含糊其辞,这主要是因为它们需要维持一种神秘感,它们所传达的仅是一种情感,激发人们对它们的崇拜之情。

    如今,媒体已经实现了平等。还有多少人关注《Vogue》呢?一年举办两次的时装秀,还有多少人会去观看?或许仍有观众,但数量显然不及往昔。在权力与创意的较量中,创意显得愈发关键,而文化理念也愈发受到重视。

    我观察到,大多数国人对西方奢侈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并不具备共鸣之情。随着仰慕之情的淡去,这些品牌的竞争力也随之减弱。

    暗涌:那老铺在营销上有什么奇招?

    何愚表示,这家公司并不倾向于主动进行市场营销。他们坚信,优质的产品和内容自然能够实现自我推广。

   


    暗涌:我国拥有众多知名的黄金品牌,诸如“香港四大黄金”等,然而,为何那些历史悠久的店铺的传奇故事并未与之相关联?

    何愚表示,在过往的岁月里,购买黄金的消费者主要出于两种动机,一是遵循传统习俗,二是出于保值和增值的考虑。尽管未来这一市场潜力巨大,但他并不认为老字号会侵占他们的市场份额。实际上,多数黄金品牌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供应链管理和信誉保证,而非品牌价值的提升。

    暗涌:他们没有想过黄金是可以不按克卖的。

    何愚:没错,这正是其反直觉之处。然而,任何异常现象背后都存在其合理原因,我们作为投资者对此尤为警觉。

    暗涌:你们在老铺总共投了多少钱?

    何愚表示,涉及美元与人民币的总额大约为1.7亿元,对于黑蚁公司而言,这属于中等偏上的投资规模。

    暗涌之中,一位消费投资人坦言,投资于老铺、蜜雪等Pre—IPO阶段企业的成就感是相对有限的;这类投资主要涉及融资环节。这种投资并不能充分体现投资人的独到眼光,且在投资后所能带来的价值提升同样受限。

    何愚指出,从投资的角度考量,我们确实期望能更早地介入老铺黄金。然而,消费领域并非仅仅是VC(风险投资)的范畴,黑蚁也并非一个VC基金。

    在投资消费领域时,我们需紧扣行业特性进行布局,有时我们选择在早期介入,有时则稍作延迟。然而,始终坚守的原则是,我们仅对那些能够创造巨大价值的企业及其秉持长期发展理念的创始人进行投资。

    募资的艰难、名不见经传,反而成就了最初的黑蚁

    暗流涌动:这家老字号店铺,对于你们来说,堪比泡泡玛特的存在,众多人也正是通过泡泡玛特,对黑蚁品牌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当初又是如何发现王宁的呢?

    何愚感慨万分,提及那件事情颇为不可思议。记得我刚刚离开字节跳动,尚未返回上海定居,某日偶然翻阅《第一财经周刊》,发现封面上介绍的是泡泡玛特品牌。

    我随后在地铁站租了一辆共享自行车,前往泡泡玛特位于北京金融街的购物中心分店。那会儿是二月,天气异常寒冷,我的手冻得发麻。抵达商场时,由于刚开门不久,里面人不多,然而泡泡玛特店铺门外却已经排起了长队,大多是年轻女孩。我观察了一段时间顾客们的动态,觉得这个品牌颇具特色。

    暗涌:那些在早年与王宁有过投资往来的投资人对其评价各异,他们表示,王宁在交谈时面容沉静,缺乏感染力。那么,在您看来,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又是如何的呢?

    何愚表示,他所见到的并非如此。他无论谈论什么,都喜欢用比喻来说明,比如周杰伦、王家卫等。后来我们团队内部讨论时认为,那些喜欢用比喻的人往往能够展现出他们的思考能力,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描绘事物的本质,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我清楚记得他当时提到了几个关键观点:首先,人们的时间被分割成了许多零散的片段;其次,在将来,想要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内容IP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再者,IP公司并不仅仅局限于拥有卓越的内容,它还可以是一个综合性的平台;最后,一旦这项事业取得成功,就会形成一道坚固的壁垒,从而吸引更多优质内容汇聚其中。

    暗涌:这些认知在当时属于非共识吗?

    何愚表示:当时我们遇到王宁,或许确实是缘分使然。如果那时王宁对IP的认知还未形成如此系统化的思考,那么正是Sonny Angel和Molly这两个角色,激发了他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构想。

    暗流涌动之下,事物或许难以洞察其全貌,然而个体品质却值得信赖——这难道便是你们在投资泡泡玛特时所秉持的决策准则吗?

    何愚提到,虽然我们有所选择,但并非像天使基金那样——我们关注的是球员的选拔逻辑。这种评估人才的方式,或许能造就下一个梅西,但更多人可能就此淹没在人群中。成功与否,往往受众多因素影响。因此,我既看重一个人的才华,也要求其商业模式能够清晰阐述。

    在2016年2月那个时间点,王宁所讲述的内容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知识。尽管如此,我并未对此表示质疑,这或许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之一。

    暗涌:当你们真正投入其中时,时间已经来到了2018年初,那么在这两年间,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何愚提到,实际上我们投入时间是在2017年底,恰巧是我们募资的一年半期间。这实际上是我们运气不错的一个方面。回顾过去,我们募资不顺利,反而成就了我们的事业。将近两年的时间,让我们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和跟踪这些公司,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而且,一些创业者在早期募资困难的情况下,反而使得他们的基础更加稳固。

    暗涌:隔了这么久,为什么王宁还愿意拿你们的钱?

    何愚表示,实际上他并未进行过新的融资活动。从初次遇见他直至公司成功上市,他几乎没有获取过任何新的资金,所有的资金流动都是基于原有股份之间的交易。

    即便那是我们初次的投资决策。那时,传来风声,有人欲出售持有1.5个点的旧股份,便询问我是否感兴趣。我毫不犹豫地回应:我愿意购买。

    暗涌:星界资本的创始人方远曾提及,泡泡玛特的融资历程足以编纂成一部著作。你们历经四轮融资,究竟是如何成功获得的呢?

    何愚表示,一旦有机可乘,我们便迅速把握份额,而在泡泡玛特上市之前乃至上市后的较长时间内,这种非主流的观点始终存在。

    暗涌:一位泡泡玛特的投资人形容你“非常擅长交易”。

    何愚表示,实际上整个黑蚁团队在交易方面都表现出色。交易在投资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虽然人们常常会联想到博弈,但事实上,大多数交易都能带来价值的提升。例如,我们曾推动并协助了“零食很忙”与赵一鸣的合并,这在消费行业中是极为罕见的先例。

    暗涌:总之黑蚁因此一炮而红。

    何愚表示,这确实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程。过去在筹集资金方面遇到了重重困难,2016年我毅然决然辞去工作,投入了一整年的时间进行筹资。这段经历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沉淀时间,还让我们在创业初期避免了许多错误。若我们当时手头宽裕,迅速投入资金,或许项目早已走向终结。

    当初的难,现在来看反而是一种福报。

    回顾2016年,当您决定创立新的基金产品之际,相较于同龄的投资者,您的知名度尚显不足。那么,当时您是从何处汲取了那份敢于迈出这一步的勇气呢?

    何愚表示认同,他当时全情投入于这项事业,因此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字节,投身其中。他是一位兼具理性和感性的投资人,更像是一位创业者——不待条件完全成熟便果断行动。

    暗涌:第一支基金募了多久?

    何愚表示,他是在2016年2月份开始行动的,起初他设定的目标是筹集50亿元。然而,最初这个数额远远未能满足需求。经过一年半的持续努力,最终仅募集到了38亿元。

    在这段期间,我并未获得任何经济来源。然而,那时我已组建了一个由数人组成的团队,且日常运营亦需资金支持。在此过程中,我或许是投身投资领域并选择出售房产以启动创业的少数人之一。

    暗涌:房子卖了多少钱?

    何愚:几百万,上海的一套学区房。

    暗涌:那几年最火的是互联网,为什么选择做消费?

    何愚:在2007年,我在PWC从事并购咨询工作,那时我帮助一家位于重庆的连锁烘焙品牌成功出售了控股权。因此,我被分配到了消费零售部门。在那四年的时间里,我参与了众多项目,并逐渐发现自己对消费行业情有独钟。此外,在深入研究了美国和中国市场之后,我认为在当时国内开展垂直消费基金业务具有极大的潜力。

    暗涌:虽然都是消费,但从咨询到投资还是挺大的跨越。

    何愚表示,最初他正是被风险投资的魅力所吸引而来。在大学期间,他甚至并不了解风投这一行业。然而,他热衷于观看《第一财经》频道的部分电视节目——没错,就是那个第一财经。该频道有一档名为《波士堂》的节目,其中汇聚了徐新、章苏阳、王冉等知名人士。

    在深入了解了该行业后,我意识到它极为重视个人能力。那时,我曾向几家基金公司发送邮件,主动推荐自己,却始终未能得到面试机会。一位朋友告诉我,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有一个部门专注于并购业务,这与我所关注的行业密切相关,因此我决定先从事咨询工作。

    暗涌:所以做咨询是曲线救国,真正的目标是做投资。

    何愚:没错,自2006年起,我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这种热情一直延续至今,未曾有所减退。

    所有人离开时,我们最重要的决定就是继续在消费里找机会

    泡泡玛特上市初期虽势头强劲,但不久之后,消费市场便迅速陷入低谷。

   


    何愚表示,确实,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十几年,见证了资本市场的一些周期性波动。然而,近几年来,我却遇到了两件前所未见的现象。首先是,一级市场的消费投资和募资经历了剧烈的波动周期;其次,整个宏观经济开始承受压力,这种情况是我们这一代人从未经历过的。

    暗涌:在这个由盛而衰的过程中,你们交了哪些学费?

    何愚表示,或许起初的顺利开局为我们注入了信心和底气,因此我们敢于尝试更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任务。黑蚁公司长久以来的愿景是成为3G资本,他们已经对全球啤酒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我们不妨也去探索一下咖啡市场。

    在2021和2022年间,我们对JAB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布局尝试。为此,我们组建了数个项目团队,成功孵化了一个咖啡品牌,并开设了实体店面。然而,在那个阶段,我们尚未准备好进行整合工作,时机尚早。最终,我们不得不关闭了那家店面。

    然而,这件事对于我们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让我们对何时尝试3G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次,它有助于我们评估那些初创期的企业。

    暗涌之中,喜茶成为了颇具时代特色的典型例子:当初投资者对其趋之若鹜,是基于对消费升级时代的坚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趋势逐渐演变为消费水平的下降和市场的细分。

    何愚指出,自黑蚁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的理念是投资那些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的项目。喜茶、泡泡玛特以及我们最初投资的那批企业,均遵循这一原则。然而,我们后来逐渐认识到,我们不应局限于关注一、二线城市市场。

    比如拼多多,它让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这难道不是在实践“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吗?我国市场结构复杂多样,不能仅凭单一标准来评价用户。记得我们去年在印尼进行市场调研时,发现蜜雪冰城在当地颇受欢迎,给人一种高端大气的感觉,成为了许多人眼中消费升级的象征。

    暗涌:你们看到了分层市场的机会,为什么没有投资蜜雪冰城?

    何愚表示,蜜雪的融资发生在2020年,当时我们对于低线市场的理解确实不足,这也标志着我们关注点的转变之一。进入2021年,我们开始对低线市场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并在此之后,我们接连对鸣鸣很忙、袁记云饺等企业进行了投资。投资过程中,持续的学习、反思和改进是必不可少的。

    暗涌:在目前的茶饮行业格局下,喜茶会有什么变化?

    何愚表示,面对从消费升级转向资金紧张的趋势,喜茶必然会产生一些思考。例如,自2022年起对价格进行调整。然而,喜茶依然是喜茶,它不可能转变为蜜雪品牌。

    在众多消费企业投资经历中,你是否曾对哪类创始人更具竞争优势进行过归纳总结?

    何愚提到,他们历时两年,对大约三十位消费领域的创始人进行了访谈,其中包括与王宁的4至5小时深入交流。

    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战略层面的思考、敢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对自身的认知以及深入了解用户。在消费领域,用户洞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而自我认知则直接影响了创业者的成就高度。

    暗涌:消费低迷的那几年,你们做了什么重要的决策?

    何愚:最重要的决策就是,坚定不移地投消费。

    2022年初,我们注意到在宏观环境的压力下,部分企业的业绩面临挑战,随后资本市场出现回调,中美关系紧张,A股暂停消费股IPO等一系列问题。尽管如此,我们没有选择放弃。我们当时的判断是:消费领域的投资依然值得持续关注,因为这一领域始终蕴藏着机遇,尤其是在资本市场投资和融资的低谷期,这些机会反而可能更加凸显。此外,我坚信一级市场的消费企业估值将会下降。可以说,以现在的视角审视,我们那些至关重要的投资决策,实际上都是在2023年所进行的。

    暗涌:如今再看消费投资的沉浮,你有什么新的感悟?

    何愚询问:当时大家讨论的新消费投资话题是否不妥?诸如国产替代、新人群更迭、审美水平的提升等议题,其实并无不妥,它们至今仍在这些领域内持续发展。近期,港股市场也对这一系列新消费企业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这并非迅速之事,且亦无需巨额资金。不切实际的估值对投资者与创业人士均不利。若如前几年那般,所有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都涌入消费领域,消费市场必然难以承受。消费企业的成长需循序渐进。

    以前总觉得一年得一个台阶,现在觉得三年一个台阶也不错

    暗涌:在一个被AI统治的时代,作为消费投资人的感受如何?

    何愚表示,他目前的心态尚可,然而AI技术在未来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它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更可能对公司的竞争态势产生根本性的转变。这就像互联网曾经对消费品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若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涉足消费创业领域,我认为其风险相对较大,这是因为该领域是在传统模式上进行的创新尝试。回顾历史,无人便利店、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等试图利用新技术来重塑行业的尝试,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可以选择投身于AI领域的投资,亦或是选择那些AI难以显著影响核心竞争力的行业进行投资。

    暗涌:在这个问题上,你的倾向是?

    何愚:我肯定选后者。我希望离AI越远越好。

    暗涌:这挺反时代的。

    何愚表示,鉴于科技在消费领域的渗透通常存在时滞,他在科技创新的早期阶段,倾向于避免急于探索科技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和变革,以免忽视消费的核心价值——优质的产品与体验。他坚信,在技术的冲击下,消费企业最终将实现公平竞争,技术优势不会成为个别企业的独门秘籍。

    尽管在过去的数年间,全球科技企业的实力有所增强,但消费类企业的变化则显得相对平稳。

    暗流涌动:鉴于科技领域的投资热潮已经超越了消费领域的投资,你是否也考虑过进行相应的转变呢?

    何愚:从来没有。

    暗涌:态度如此坚定?记得前年,一位著名的消费领域投资人也曾如此向我们表达过他的看法,然而到了去年,他的观点却发生了转变。

    何愚:我们公司也有人给我提这些想法,都被我挡回去了。

    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若盲目投身于科技或AI领域,我们并不具备明显优势。然而,在消费投资领域,无论是向高端市场拓展还是向低端市场下沉,无论是处于早期、中期、晚期还是后期阶段,都存在着巨大的机遇。此外,消费投资的长期壁垒可能相当高,因为该行业已发展超过百年,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众多人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实力将不断壮大。我坚信,由消费基金积累的能力,与传统的综合型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基金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认知、覆盖范围、交易策略以及赋能方式等多个方面。务必不要放弃自己擅长的领域。

    就个人情感而言,我对消费领域颇感兴趣——AI领域或许也占据一席之地——然而,硬科技和新能源等领域,并非我关注的焦点,亦非我好奇心的所在。

    暗涌:如果有一个早期投资英伟达的机会,你也没兴趣?

    何愚表示,那对我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当然,英伟达是一家非常出色的企业。然而,如果真的要投资,我更倾向于选择投资那个专注于AI终端的公司,因为我认为这才是真正能够触及消费者的领域。

    暗涌:因此,让我们重新聚焦于最初的议题:你之所以倾向于消费投资,这背后是否与你的个人性格倾向有所关联?

    何愚表示,自中学时期便对企业家传记情有独钟,因此他立志通过职业生涯来贡献积极的社会效益。在他看来,投身消费投资领域是达成此目标的理想途径。

    暗涌:此外,还有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你的名字叫做何愚,而你所在的机构被称作黑蚁,这两个名称均含有自谦之意。

    何愚表示,黑蚁这个名字颇具野心。首先,它象征着由少变多;其次,它强调了分享与协作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众人齐心协力,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加出色。

    暗涌:下一阶段希望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何愚表示,需致力于实施更为精炼且精确的投资策略,持续在消费领域投资方面追求卓越。同时,亦需对时间抱有敬畏之心。

    过去常常设想每年都能迈上一个新台阶。然而,我现在认为,每三年跨上一个台阶也未尝不可。

    暗涌:最后,我们的一个固定问题:推荐一首你喜欢的歌吧。

    何愚:汪峰的《像梦一样自由》。我喜欢的人生是驰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9 07:17 , Processed in 0.082216 second(s), 1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