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1月7日傅先生日本机场值机遇阻!携程机票问题致无法登机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1632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月7日,傅先生在日本东京的工作行程宣告结束,他计划乘坐当天傍晚的航班返回北京。然而,在日本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工作人员告知他,通过携程网预订的机票,系由英航里程兑换所得,现已无法使用。联系携程客服后,傅先生得到了另一张机票,但机场工作人员告知,这张机票是通过日本乘客的积分所换,并非积分卡持有者或其亲属,因此无法使用。为此,傅先生还接受了航空公司的调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携程网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这一事件是由于供应商违规使用积分兑换机票,导致傅先生未能登机。目前已与该票台停止合作,并对票台做出了相应的处罚。

    事件

    两次购票无法登机

    乘客国外遭遇调查

    傅先生向《北青报》记者透露,在本年度的元旦节假期里,他通过携程平台预订了日本航空公司1月7日从东京至北京的航班。然而,在办理登机手续时,机场服务人员告知他,他所持有的机票已被取消,属于无效凭证,并指示他联系购票处。傅先生感到事情蹊跷,随即登录携程网站,却惊讶地发现订单状态显示为正常出票。

    傅先生立刻与携程网的客户服务取得联系,客服人员回应称,该机票并未显示出任何异常。接着,傅先生又拨打了日本航空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对方经过查询发现,这张无法使用的机票是通过英航的里程积分兑换的,并在傅先生办理登机手续之前已被取消。

    我在携程上支付了正常票价购买了机票,并且我并非英航会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日航的工作人员向傅先生解释说,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积分卡持有者发现自己的积分被盗用,于是向日航投诉,导致机票被取消;第二种可能是持有积分卡的人故意刷取积分进行倒卖,结果被航空公司查获。

    我再次联络了携程的客服人员,对方告知我所遭遇的问题是由供应商引起的,他们正在积极解决,并将为我更换一张新的机票。然而,傅先生未曾料到,他最终收到的第二张机票却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困扰。

    订妥了第二张机票之后,傅先生再次前往值机柜台,然而机场工作人员告知他,这张机票同样无法使用。原因是该机票是用一位日本人的积分所兑换的,而日本航空公司的规定明确指出,积分仅能由持卡人及其配偶、子女等亲属使用。遗憾的是,傅先生与这位日本人并不相识。傅先生手中的两张票均不可用,无奈之下只得购买全额机票。然而,在办理完登机手续即将登机之际,他被日本航空的员工拦下,对方要求他协助调查涉及他人积分兑换机票的情况。

    傅先生表示,他总共投入了三个小时来处理此事,最终在航班即将起飞之际,才得以登上返回北京的班机。

    律师观点

    积分兑换机票出售

    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北京京润律师事务所的韩骁律师向北青报记者透露,傅先生通过携程网购买机票,从而与该平台建立了合同联系。然而,在消费者不知情的前提下,傅先生私自使用他人积分兑换机票并进行销售,这一行为违背了与消费者之间现金购票的协议,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还涉嫌进行欺诈活动。

    韩律师指出,携程网所提及的代理商违规行为不足以成为对傅先生的正当辩解,即便问题源自代理商,傅先生作为消费者,其遭受的损失仍有权依据合同条款向携程网提出违约责任索赔。若损失确因代理商引起,携程网在履行赔偿责任后,有权向代理商追讨相应费用。

    除此之外,该合作方的行为已涉嫌触犯携程的规章制度,将面临携程的相应惩处。同时,携程有必要强化对合作方的监管力度,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说法

    携程称已作出处罚 系供应商违规操作

    傅先生感到困惑,他不解为何携程网所提供的机票并非由日本航空公司直接销售,而是由他人的积分所兑换获得。

    北青报记者在查阅日航积分卡的使用规定时注意到,该积分卡仅限于持卡人本人及其家庭成员使用,严禁转借给他人,他人不得代为使用。

    昨天,北青报的记者拨打了日本航空的客服电话,对方回应称,近期他们发现了一些乘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其他公司的折扣券或里程积分非法兑换得到了机票。这些乘客往往在购票后才意识到自己无法乘坐飞机。另外,他们还收到了一些旅客的反馈,指出在通过旅行公司或相关网站购买机票时,所购得的机票不符合规定,进而导致旅客无法登机。

    携程网的工作人员向北青报记者透露,在接到傅先生的投诉后,公司迅速成立了调查小组。调查发现,傅先生于1月7日在携程平台预订了从东京返回北京的航班,该机票由供应商提供。然而,由于供应商违规使用积分兑换机票,傅先生未能顺利登机。

    他明确指出,此次事件系供应商不当操作所致,携程公司已立即中断与涉事票台的协作关系,并对该票台实施了必要的惩戒措施。为此,公司决定强化对供应商的监督管理,力求杜绝类似事件的重演。

    该员工表示,对于傅先生所遭遇的不愉快的旅行体验,携程表示诚挚的歉意。他们不仅将全额退还傅先生的机票费用,还计划给予他适当的补偿。

    调查

    供应商卖“积分票”

    违规行为并非首次

   


    傅先生向北青报记者透露,在他所购买的机票出现故障之际,前来为他送行的日本客人全程见证了这一事件。这位客户目睹了这一切,或许会对他的信誉产生怀疑,从而对他个人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这也可能导致他在日本航空公司的记录上留下不良记录。

    傅先生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这一行为引发了大量网友的转发与讨论。众多网友在评论中表示,他们也曾遭遇过与傅先生相似的状况。其中一位网友提到,他去年12月初前往日本时,通过携程购买的机票同样在机场被航空公司判定为非本人积分兑换的。

    据相关新闻报道,在携程平台,消费者通过积分兑换获得的机票,之前已有成功案例出现。

    去年九月,成都的李先生在携程平台上为友人预订了从新加坡至上海的往返机票。然而,当友人使用携程提供的票号尝试在线办理登机手续时,却未能找到相应的机票订单信息。随后,李先生与携程客服取得联系,并获得了新的票号。但令人遗憾的是,友人再次尝试值机时,依旧未能成功。调查结果显示,李先生所购买的携程机票系通过积分兑换获得,属于免费机票。这些积分是由一位中国公民在加拿大航空公司的飞行中累积的,累计达到了35000分。

    最终,携程对李先生所购买的机票账单进行了相应处理,从其中减去了常规的机票税费,并将剩余的全部款项退还给了李先生。

    媒体报道指出,在上海就业的张女士亦透露,她通过携程平台购买了一张从长春飞往西安的机票,票价总计1320元。

    张女士的报销凭证为电子行程单,然而该行程单上所列机票费用却显示为零,仅有一笔额外费用标注了50元。单位财务部门仅认可行程单上的金额,尽管张女士实际支付了1320元用于购票,却仅能拿到价值50元的报销单,导致她1270元的费用无法得到报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9 10:21 , Processed in 0.093788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