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医生离职创业 3 年内保留待遇及人事关系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1332
发表于 昨天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生选择离职投身创业,在接下来的3年期间,他们依然能够享受原有的待遇,即便离开了原岗位,他们的基本薪酬和社保福利也照常发放。而且,即便创业之路遭遇挫折,他们仍有权回归原单位,恢复原有的工作岗位。

    作者|Adam

    来源 |"医学界"微信号

    医生选择离职投身创业,心中最大的担忧是收入来源可能会消失,此外,如果创业不成功,他们恐怕连原来的医院都无法再回去,这样一来,后路也就被切断了。为解除医生们的后顾之忧,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于7月5日出台了《关于支持和激励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在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中,持有创业项目或科研成果的专业技术人员,可选择兼职、在职创办企业或离职创业等创新途径。在离职创业的3年时间里,他们可以继续保留人事关系、基本工资以及社保福利;在此期间所取得的成就,也将成为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即便创业不成功,也可以重返原单位。

    也就是说,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其他相关从业者,若选择离职创业,在接下来的三年内,他们仍能享受原有待遇,即便离职,他们的基本薪资和社保福利也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即便创业之路并不顺利,他们也有机会回到原单位继续从事工作。此外,针对医生创业,还提供了六种不同的模式选择,分别是:兼职创业、在职期间创办企业、在岗期间创业、到企业担任兼职职位、参与项目合作以及离职创业。

    在职医生可以办医院、开诊所了

    医生独立行医,对于医疗改革而言,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唯有将医生从体制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他们能够自由流动并激烈竞争,才能使市场成为医生定价的主导力量,让优秀的医生为医院创造更高的价值,进而扭转医院依赖药品盈利的扭曲局面,最终实现医患关系的根本性转变。

   


    自2016年11月初,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陆续公布《关于修订医疗机构管理细则的草案(征求意见稿)》以及《医师执业注册管理规定的草案(征求意见稿)》,旨在对国内医疗机构的分类以及医生的执业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征求意见稿中,原本规定不得申请设立医疗机构的相关条款中,关于“在职的、因病退职或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这一内容已被明确删除。这一变动表明,我国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在职医生开办诊所”的新政策。此次修改,正是国家卫计委为推动这一改革举措,着手消除相关制度障碍的具体行动。

    今年三月,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2号”,其中公布了关于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进行修订的决定。《实施细则》中,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已被删除,该规定原本禁止在职、因病退职或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申请设立医疗机构。这项调整意味着在岗医护人员有权申请设立医疗单位,国家对于在岗医生设立医疗机构的限制政策终于得到了放宽。

    国家在放宽医生开办医院、诊所的政策基础上,还提供了创业创新的政策扶持。与此同时,人社部发布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创业时可以“保留职位且工资照发”。至于离职从事创新创业的人员,意见进一步规定,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离职创新创业,可以在三年内保留其人事关系。

    该文件是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此次发布的实施意见所依据的政策文件。

    会出现医生创业潮吗?

    业内专家指出,“意见”中提到,事业单位可根据创新工作的实际情况,尝试在创新岗位上实施灵活和弹性的工作时间制度,以方便员工更好地安排和利用时间进行创新活动。然而,究竟有多少公立医院的医生能够真正“走出来”自主创业呢?

    对医疗机构申请门槛的调整仅是政策层面上的一个突破口,而制度的真正实施尚需一段不短的时间。一位来自医疗行业的专家向《医学界》透露,由于缺乏相应的辅助政策,加之人事机制、市场认知度、医保覆盖的空白以及高额的投入等问题,即便医生自主创业的大门被彻底敞开,他们的创业之路依旧充满了挑战。

    医务人员指出,该政策为有志于创业的医生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因为有了单位的支撑,他们可以放心地无后顾之忧。那些真正愿意独立执业的医生,很可能会顺应时代潮流,选择自主创业。

   


    然而,众多医生透露出对现状的迷茫。他们认为,那些享有盛誉的资深专家,无论在时间、精力还是经济方面,均无需亲自开设诊所来吸引患者。因此,这些医生自主创业的意愿并不强烈。至于那些资历较浅的医生,他们每天的主要任务是在医院进行门诊服务,工作安排得相当紧凑。目前大型医院规定周末也要开设门诊,这导致工作量显著增加,兼职、挂职以及参与项目的工作在精力和时间上难以兼顾;再者,若选择创业,他们的资历显然不足。简而言之,他们既缺乏病源,又缺少必要的技能和手段。

    《医学界》指出,我国多数医生是在事业单位的环境中培养成熟的。在现行的医疗体系内,医生们往往难以腾出时间精力去其他地方行医,更别提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去自主创业。有分析人士提出,即便提供“保留待遇3年”等丰厚条件,也难以有效激发医务工作者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邮箱 |

    商务合作 |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9 00:19 , Processed in 0.072362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