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从1986到2018:三十多年变迁,看中国粉丝追星的巨大转变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889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8月,当演唱会于工人体育场举行之际,众多粉丝骑来的共享单车提前便占据了工体北路的路边,而场内则闪烁着红、蓝、绿各色的荧光棒,它们挥舞着,汇聚成一片璀璨的海洋。

    三十三载光阴流转,追星活动已从个人独享演变为群体现象;粉丝群体,渐渐演变为造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存在甚至对偶像的星途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中国粉丝群体经历了三十年的成长与壮大,这是一个力量不断积聚并不断攀升的三十载。随着水滴汇聚成浩瀚大海,身处其中的每一滴水珠,都已与三十年前大相径庭。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

    1988年,年仅15岁的洪亮踏上了前往呼和浩特体育运动学校的征途,途中,他邂逅了齐秦的《狼》。那孤独而略带凄凉的声音深深触动了他。自此,齐秦的歌曲伴随他度过了七年的体校时光。除了《狼》,他还偏爱《花祭》、《大约在冬季》等充满情感的歌曲。他感慨道:“恋爱的心灵在歌词中总能找到共鸣,找到一些共鸣的想法吧。”

    在那个信息不畅通的时代,那些对革命歌曲耳熟能详的年轻人,终于得到了录音带,开始欣赏起源自港台的音乐旋律。邓丽君那甜美的嗓音,在某种程度上,为那些对爱情懵懂的年轻人提供了恋爱的启蒙;而在“四大天王”风靡一时的时期,大陆的孩子们学会了若干首发音略显生硬的粤语歌曲。录像带为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尤其是《英雄本色》中那风度翩翩的周润发,成为了众多少女梦寐以求的偶像。

    然而,追星似乎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体验,“追星族”们只能通过歌曲来寻找心灵的契合,在影像中捕捉潮流的踪迹,并将自己偶像的海报张贴于墙面之上。

    洪亮表示,由于条件所限,他无法追逐偶像,也无法购买那些所谓的“专辑录音带”,而且其中一些甚至还是非法复制的。

    就读体校期间,每逢周末,他都会光顾音像店,搜寻齐秦新发行的磁带。然而,由于内陆城市更新较慢,前往哈尔滨等大城市参赛便成为了购买磁带的绝佳时机,也成为了他满怀期待的目标。那个年代,想要了解齐秦的最新动态,还需依赖收听广播。

    那时的“粉丝”群体,将情感深深寄托于他们钟爱的艺术创作之中。偶像本人仿佛遥不可及,而与心爱的明星建立联系的唯一途径,便是通过他们的作品。

    在《十三邀》这档访谈节目中,许知远提及他年少时的偶像罗大佑,感慨道:“他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意义非凡,甚至对下一代也影响深远,他塑造了我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人们迫切希望有一个更响亮的嗓音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想法。在那个教条束缚的社会与渴望自由的叛逆心灵激烈碰撞的时代,罗大佑的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批判与呼喊,成为了那一批年轻人精神风貌的组成部分。2000年,罗大佑首次踏上大陆举办演唱会,吸引了众多歌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上海,场面热闹非凡。许知远在节目中公开信息,提及北京地区已有不少于5000名民众乘坐火车前往上海,而他自己亦是其中一员。

    洪亮首次目睹心仪偶像的真容,那是在2012年。齐秦抵达了他所居住的偏远小县城举办歌友会,他携带了所有珍藏的磁带,悄悄混入后台,渴望能得到齐秦的亲笔签名。尽管齐秦的助理不断催促他上台,但齐秦却耐心地将洪亮带来的每一张卡带都逐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无论是正版还是盗版。

    齐秦为洪亮的所有卡带都签了名(受访者供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兴奋感其实并不太多。然而,他还是表示,齐秦的粉丝(即歌迷)对其每盒卡带都认真签名,这一幕让他深受触动。

    随着千禧年的到来,标志着世纪的更替,涌现出了新的偶像,而粉丝们也开始采用了全新的追星途径。

    携带的随身听和MP3耳机里播放的,是家长们常批评为“发音不清晰”的周杰伦,以及当时备受欢迎的女子组合S.H.E。当然,受到年轻人热爱的明星远不止这些:谢霆锋、林俊杰、孙燕姿、萧亚轩、蔡依林……等等。

    盗版光盘中存放着众多来自台岛及韩国的流行偶像剧,宛如少女心中所憧憬的强势总裁或体贴学长。

    2003年,当时年仅九岁的陈舟舟在观看央视的《同一首歌》节目时,首次接触到了S.H.E。她面带笑容地向虎嗅提问:“你是否也对《同一首歌》有所了解呢?”

    陈舟舟主要通过观看电视上的娱乐新闻节目,以及利用电脑浏览贴吧、在土豆和酷6平台上观看视频来获取关于偶像的信息。此外,她还掌握了使用BT种子下载S.H.E参与的综艺节目来观看的技巧。尽管如此,由于母亲的限制,她每周只能在周末上网一小会儿,而且家里的宽带使用也有时间限制,因此她几乎所有上网时间都投入到了偶像身上。

    她将榜样作为学习的动力,只因就读于台北市顶尖的女子高中;遇到考试不理想时,她会聆听S.H.E演唱的充满正能量的歌曲,将她们视为心灵的支持与激励。

    她们在我心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我年幼之时,她们便对我形成了世界观,这种影响虽细微,或许连我自己都未曾察觉。陈舟舟稍作停顿,接着说道,“尽管如此,我坚信这种影响是存在的。”

    电视与网络缩短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空间,使得偶像不再遥不可及,如同夜空中的一颗星辰。在作品之外,粉丝将他们丰富的情感倾注到了偶像的身上。

    在单方面从偶像那里寻求快乐的同时,粉丝们愈发期盼能够成为“追星”这场平衡较量中的关键力量,他们渴望获得与偶像平等对话的权利,以及承担更加主动和有力的角色。

    这时候,选秀节目出现了。

   


    在2005年,李宇春凭借粉丝的共同努力,成功塑造了首个现象级的偶像形象。她的气质中性,对社会固有的观念提出了挑战,显得极为独特。她的粉丝群体“玉米”的影响力之大,让人感到惊讶。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组织了井然有序、规模宏大的拉票活动;而在网络世界,李宇春吧与李毅吧之间的“爆吧战役”声势浩大,李宇春吧一度被刷屏至1900多页。经过这一场战斗,玉米们成功成为了一个知名度超越圈层的粉丝团体。

    孙瑞是玉米中的一员,她坚信正是李宇春个人魅力的强大,才吸引了年龄跨度广泛、地域分布广泛的粉丝群体。她特别指出,玉米群体中并不存在所谓的“粉丝后援会”这样的组织:“我们只是人数众多,团结一心,我们通常称之为‘无组织有纪律’。”

    那个被誉为“无组织有纪律”的玉米团体,首次以极具影响力的集体形象展现在公众视野中,其偶像亦以更为深远的方式对粉丝们产生了影响。

    孙瑞在上小学时便成为了同龄人中种植玉米的佼佼者,她的成长轨迹中,交友习惯和职业抉择都深受李宇春的影响——她与几位志同道合的玉米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小圈子,日常里他们常会相约共进餐食,或是结伴前往观看演唱会;李宇春在出道初期,在媒体和网络上遭受了严重的恶意攻击,孙瑞虽感无奈,却仍想为她提供保护,因此在硕士学业完成后,她选择了投身传媒领域。

    在这一阶段,粉丝们对偶像的喜爱表现得愈发直接——他们愿意为偶像慷慨解囊。

    以孙瑞为例,李宇春在2018年推出的新专辑《流行》在QQ音乐上的售价为20元,她购买了88张以表达对李宇春同名巡回演唱会的大力支持。该演唱会共设有6个站点,孙瑞观看了其中的5场。每场演出后,她都会与玉米朋友们进行线下见面和聚餐。在玉米群体中,像她这样慷慨解囊的人并不少见。

    孙瑞表示:“那些‘工作党’通常会选择周五或周六赶赴举办演唱会的城市,欣赏完周日的演出后,便匆忙返回,这种追星的方式确实颇为辛劳。不过,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为她一掷千金。”

    玉米之后,一大批“有组织有纪律”的粉丝出现了。

    鹿晗,这位曾属于韩国偶像团体EXO的前成员,在2014年10月10日通过微博发布了这样一句话:“我已返家。”此举标志着他与前经纪公司正式解除合约,决定返回祖国。

    他与五个月前一同解除合约、返回国内的昔日“同事”吴亦凡,因在《古剑奇谭》中的出色表现而声名鹊起,李易峰则因出演由热门小说《盗墓笔记》改编的电视剧而备受瞩目,再加上杨洋,他们三人共同引领了国产“小鲜肉”的“流量时代”。

    “小鲜肉”这一称号源于他们出众的颜值以及大约25岁左右的年纪,使得众多女孩成为了他们粉丝团中的中坚力量。

    这个时代以“流量为王”为显著特征,并且这一特点与智能手机的迅猛推广紧密相连。鹿晗、吴亦凡等艺人虽然演技和歌声并非出类拔萃,且缺乏标志性作品,但他们凭借出众的外貌和个性魅力赢得了众多少女粉丝的喜爱,同时在互联网上也收获了大量关注度——他们常常占据微博热搜榜,微博上的转发和评论数在十分钟内便能轻松突破十万,无数粉丝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最新动态和资源动向。

    外滩上那座因鹿晗合影而成为粉丝追捧对象的邮筒,以及因他公布恋情而承受巨大压力而崩溃的微博服务器,都成为了网络流量冲击下的生动例证。

    粉丝力量如无形大手,捧起一个帅气的少年,赐予TA身份。

    纪然作为鹿晗的粉丝,认为其他当红小生或许背后有资本的支持,然而鹿晗的粉丝群体是其流量的坚实后盾。“鹿晗的代言多集中在一些性价比较高的商品上,而高端奢侈品牌的代言却相对罕见。”纪然以此说明,鹿晗并非依靠雄厚资本,“他的代言机会和专辑销量,都是粉丝用真金白银换来的。”

    在流量明星争取影视作品、广告代言等资源时,片方和品牌方更注重的是其庞大的粉丝群体,而非明星自身的业务能力。资本对“粉丝经济”的崇拜,使得粉丝群体也实现了身份的转变,从“农奴”变成了“歌唱者”,并逐渐拥有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一方面,粉丝们渴望能够介入偶像的职业发展计划,力图凭借自己的力量为偶像争取到优质资源。

    2017年4月,传出了鹿晗将加盟《爱的回旋踢》剧组(后更名为《甜蜜暴击》)的消息,然而,剧情简介的奇特引发了粉丝的不满,他们对校园爱情题材表示了强烈的不赞同,并在鹿晗的工作室评论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纷纷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抗议,将“大毒饼”这一说法刷屏传播。

    纪然感慨道:“转眼间已迈入三十岁,却还在出演这类幼稚的言情剧,这让饭圈里的粉丝都颇为担忧。”他接着说,“那时我几乎将经纪团队批评了个遍,粉丝们也不解,为何经纪人会给鹿晗安排这样的角色,而不是一些更符合他形象的剧集呢?”

    另一方面,粉丝希望给偶像最好的保护。

    “控评”已成为众多粉丝圈中不可或缺的利器,他们渴望为心爱的偶像清除不良舆论,向外界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并抵制那些恶意中伤的负面言论。一旦自家偶像遭遇任何不利的风波,无论对方是敌对势力还是合作伙伴,粉丝都会毫不犹豫地投身于激烈的争斗之中。

    在《奔跑吧》第五季的节目中,鹿晗的粉丝群体芦苇们对于鹿晗与迪丽热巴组成所谓的“陆地CP”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她们认为这种行为是迪丽热巴在利用鹿晗的人气,于是众多芦苇粉丝纷纷在网络上发声,与迪丽热巴的粉丝展开了激烈的争吵。更有甚者,使用了不文明的语言对迪丽热巴进行了人身攻击。

    纪然回忆道:“过去,芦苇姐姐们表现得非常有教养,然而,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变得异常凶猛。甚至有段时间,整个芦苇群体被冠以‘饭圈毒瘤’、‘社会毒瘤’的恶名。”

    庞大的集体因共同追求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当这种力量达到顶峰并溢出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极端行为:争吵、辱骂、人肉搜索,甚至有人采取极端手段如寄送刀具。

    纪然身临其境,亦深感痛心:“一旦你所处的集体被视作‘社会的毒瘤’,那便显得极为尴尬,你便会发现,自己再也不愿留在此地。”

    提及鹿晗,她仍旧乐意分享那些往昔的愉悦时光:“在大学那段日子里,生活颇为乏味,若是倾心于一位偶像,便能令日常变得生动有趣,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倾注心力的所在。此外,《勋章》这首歌曲也给了我不少鼓舞。”

    虎嗅询问她用一词概括对鹿晗的印象,纪然沉思片刻,首先脱口而出的评价是“长相出众”。

    梅格妮(吴亦凡粉丝昵称)与虎扑直男之间爆发了一场值得中国粉丝铭记的较量。2018年7月底,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言语攻击,最终甚至引发了吴亦凡本人的介入,他直言“虎扑只关注我而非体育,真是无聊”,随后还创作了歌曲进行反击。

    说不清是粉丝绑架了偶像,还是偶像左右了粉丝。

    对于对粉圈文化了解不多的一般公众而言,“C位”一词在2018年成为了最为热门的新兴词汇。

   


    C位,意指团体中的核心地带,蔡徐坤与孟美岐分别凭借《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这两档热门偶像团体选拔节目脱颖而出,成为了各自节目的C位代表。

    在节目里,粉丝们的支持对选手的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想提升自己心仪选手的出道几率,就必须购买视频平台的专属会员卡,以此来为该选手额外累积更多的投票数。

    简言之,就是砸钱。

    据娱乐资本论消息,在《创造101》整个赛事期间,孟美岐的支持者们公开筹集的资金,以及那些未对外透露的金额和私下筹集的资金,总计预估已超1200万元。

    1200万的数额显而易见,令人惊叹的是,在筹款过程中,各粉丝团表现出的极大热情和井然有序的训练。

    为了激发更多人的集资热情,101节目的选手粉丝之间举办过集资竞赛,孟美岐的粉丝在短短54小时内便筹集了超过340万元的资金,参与人数更是突破了1.8万大关。在集资活动进行的同时,粉丝们还需为偶像进行“打榜”和“做数据”的工作,在粉丝团内部,设有控评组、数据组和反黑组等专门小组,每个小组都承担着各自独特的职责。

    魏静文,孟美岐的忠实粉丝,坚信控评的必要性。“我们粉丝都不希望他人看到那些污言秽语,微博上那些营销号下面总有人故意‘带节奏’,一旦路人看到,他们往往不会深入探究真相,而是轻信那些诋毁的虚假信息。”她这样说道。

    在消除粗俗言辞的同时,控评也演变成了展现偶像个人魅力和粉丝团战斗力的途径。魏静文指出:“一旦粉丝在某方面表现出退缩,那么往后任何人都可能随意攻击。”

    这位在娱乐圈崭露头角的明星,之所以能吸引到如此训练有素的粉丝群体,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粉丝们过往在饭圈中的经验。他们将自己在饭圈中学到的规矩运用到对新偶像的支持中,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饭圈文化。对于粉丝个人而言,拥有众多“墙头”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魏静文说:“混饭圈的永远都是这些人。”

    她微博上的关注者们涵盖了欧美和日韩领域的爱好者。她的微博主页曾因“抖森”和“一美”的热议而频繁更新,周一围人气旺盛时,页面上也充满了对他的讨论,同样,当潘粤明成为焦点时,他的名字也频繁出现在页面上。除了孟美岐,魏静文还成为了演员王凯的忠实粉丝。

    她觉得,自己的两位偶像都曾历经一段无人问津的时光,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依旧稳健地迈出每一步。她认为自己与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然而,他们完成了我未能达成的目标,我衷心希望他们能持续保持顺利。”

    她谈到了《追光者》这首歌曲:“这首歌几乎成为了所有粉丝圈为偶像制作视频时的首选,它很好地诠释了粉丝们内心的情感。”

    在这首歌中,女歌手以哀怨的嗓音吟唱:“我如此微不足道,宛如尘埃 / 你追逐着梦想前行 / 或许你不会为我驻足停留 / 我便默默站在你身后。”

    粉丝们将自己定位为谦卑的追随者,对那束光芒感到喜悦,对那束光芒感到忧虑,甚至为了那束光芒而忧虑过度,然而他们仍旧只能默默地在角落里仰望着。

    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盛行的饭圈文化早已突破了原有的界限,向众多领域扩散,呈现出“无处不在的饭圈”态势:“动漫爱好者”变成了粉丝,“足球爱好者”变成了粉丝,“汽车爱好者”变成了粉丝……那些原本只属于偶像粉丝圈的独特语言体系,如今也能被应用于直播网红、资深演员以及二次元角色等各个领域。

    在强大的集体中,微不足道的个体得以藏身,“混饭圈”便成为了人们在单薄的现实生活中寻求快乐的一种途径,而粉丝们则借此机会摆脱了平凡生活的束缚,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曾荣登《时代》周刊封面的明星李宇春,在今年的巡回演出中,通过一段视频剪辑的文字,向粉丝透露了自己的心声——

    叠加的狂热 是因为冷漠吗

    集体的疯狂 是出自孤独吗

    轻巧地参与世界 是为了逃避自己吗

    三十年时光如同浩瀚大海,转瞬之间便已消逝。毫无疑问,每一位粉丝在追星旅程中,都曾体会过那份真挚的喜悦。

    三十载光阴流转,粉丝个体之薄弱与群体之强大渐行渐远。外界人士仅目睹了那些极具攻击性的粉丝群体,视其为充满邪气的团伙,而身处其中的粉丝却对自身倾注于“用爱发电”的辛勤努力深感自豪。

    在那段视频片段里,我们还能听到这样的话语:“在神坛之上,总有一群人 / 他们是谁 / 这真的重要吗?”

    (应受访者要求,陈舟舟、孙瑞、纪然、魏静文为化名)

    虎Cares

    这么大的太阳,每天上班还要生一堆闷气

    谁不需要一个「职场保命利器」

    怼天怼地怼到戏精昏过去

    穿上这件「职场内心戏系列T恤」

    老板想批评你都得三思而后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6 23:45 , Processed in 0.092081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