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CES2018展会:AI成热点,SpeakIn声纹识别芯片模组受关注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733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本次展览会上,众多企业竞相展示了它们最新研发的技术与产品。人工智能(AI)无疑是CES展会上的一个焦点。各大厂商纷纷亮相,展示了用于自动驾驶的全新AI芯片SoC;瑞芯微公司推出了其首款AI芯片;而联发科则宣布推出了AI平台,该平台致力于提供跨平台终端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国内几家专注于声纹识别技术的初创企业,其研发的声纹识别芯片和模组亦被公之于众。这标志着全球范围内首款专为声纹识别设计的AI芯片和模组即将问世。

    声纹识别芯片及模组

    据悉,该声纹算法模组内置了微处理器、内存、双路模数转换器以及硬件降噪功能,并配备了前端自动增益控制、硬件音频编解码器和WiFi 802.11 ac。尤为重要的是,它还整合了声纹验证模块,并搭载了声纹模型库,使得即便在离线状态下,也能实现本地化的智能数据采集与验证,操作更为迅速和方便。自然,处于联网状态时,我们能够接入云端,执行声纹信息的海量数据搜索和对比,实现声纹资料的实时更新,并推出端到云的一体化服务方案。

    除此之外,该产品配备的声纹算法模块在接口配置上相当完备,不仅融合了广泛的GPIO接口和高质量音频输入输出接口,而且能够接入千兆以太网络。

    这款声纹算法模组堪称一个独立运行的微型声纹识别电脑,不仅功能全面,而且拥有广泛的兼容性和升级潜力。此外,该模块的能耗极低,据称仅需2Wh。此外,该模块的体积相对紧凑,且其尺寸与高度之所以如此,主要得益于内存芯片的集成和众多接口的嵌入。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接口能够嵌入到硬件设备中,因此,模块的尺寸与高度均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极大地提高了集成的便利性。

   


    众所周知,为了促进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众多语音识别企业先前与芯片制造商合作,推出了各自的语音识别模块,亦或是自研麦克风阵列方案,旨在增强语音识别的体验。这些举措无疑加快了语音识别市场的进展。与此同时,伴随该款声纹识别模块的问世,或许也将推动声纹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

    声纹识别将成语音人机交互的最佳身份认证方式

    语音和声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迅猛发展,使得语音技术成为未来人机交互领域的关键所在,其特点是交互过程既简便又自然。目前,无论是国际上的亚马逊、苹果、谷歌等知名企业,还是国内的阿里、百度、腾讯等众多厂商,都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智能音箱,并在其中集成了各自的智能语音助手功能。在本次CES展会期间,集成智能语音助手的设备无处不在,显然语音交互有望成为未来最为关键的人机交互手段,而且声纹识别技术也正迎来新的活力。

    智能音箱等家用设备,以及智能手机等个人设备,都涉及用户隐私与安全的关键考量。特别是在仅依赖语音交流的情境中,传统的指纹、虹膜识别,甚至包括新兴的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既不适用也缺乏便捷性。例如,当我们向智能音箱发出指令:“请为我点一份与昨天中午相同的外卖”,若采用声纹识别技术进行身份验证,仅需这一句话即可实现订餐与支付的全过程。然而,若未采用声纹识别,那么在支付环节,可能还需借助智能手机上的指纹或人脸识别技术来完成身份验证,这无疑增添了不少麻烦。自然,我们还可以采用口头朗读密码的方法来操作,然而这种方法显然对隐私保护不利。

    其次,用户各有其独特的使用习惯和偏好,智能语音助手却能在一个设备上提供定制化的个性化服务,满足千人的不同需求。采用声纹识别技术作为身份验证手段,能够轻松实现身份的转换,显得非常自然。在家庭环境中,若你对智能音箱下达指令:“请为我预订与昨天中午相同的快餐”,而你的哥哥也提出相同的要求,需留意一点,你们二人昨日中午所订的快餐可能存在差异。若启用声纹识别技术,便能准确分辨出这两段语义一致的语音指令分别由哪位家庭成员发出。随后,系统将依据每位家庭成员的个性化习惯(即昨日中午各自所订的快餐类型),来满足各自独特的需求。这种用户体验,其他生物识别技术难以达到。以人脸识别为例,虽然它确实能够同时识别多个用户的身份,但若要订餐,却无法直接通过人脸来发出指令。

    此外,声纹识别技术还具备其他生物识别技术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首先,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识别方式,能够通过语音信号传递声纹信息,无需直接接触识别设备。其次,这一特性使得声纹识别能够在众多场景中得到应用,例如实现远程身份验证。

   


    声音识别也面临着与虹膜和人脸识别相似的挑战,即它们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例如,人脸识别可能会受到光学条件的干扰,虹膜识别也可能受到光线的影响;同样,声纹识别则可能受到环境噪音的干扰。不过,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声纹识别依然可行。而在无法发声的情况下,我们则需要依赖其他识别技术来解决问题。

    未来语音若成为关键的人机交流手段,那么声纹鉴定无疑将成为与之完美契合的最优身份验证途径。

    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声纹识别技术似乎并不常见。然而,实际上,众多我们熟知的商品和应用已经陆续引入了这一功能。

    去年,多款智能音箱新品问世,其中不少都集成了声纹识别技术。继苹果7之后的Siri语音助手,也新增了这一功能。今年6月,腾讯公司发布的小Q机器人第二代同样搭载了声纹识别技术,并且这项技术是由相关方提供的。

    当然,目前来看,相较于指纹、面部、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传统的仅依赖云端的声纹识别技术确实存在一些局限。然而,若能推出定制的声纹识别硬件模块,并在终端设备上部署,借助边缘计算与云端人工智能的结合,无疑将大幅提高声纹识别的精确度和应用价值。我们期待这能为我们带来全新的体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6 18:27 , Processed in 0.090205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