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磁悬浮技术,磁悬浮技术的原理,磁悬浮技术源于哪个国家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7065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江经济带沿线行,要揭秘“超级工程”长沙磁浮快线的“智造”故事。

    中新社于 8 月 3 日在长沙发布一则新闻题目为“揭秘‘超级工程’长沙磁浮快线的‘智造’故事”。

    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图为磁悬浮列车经过城市中的高楼。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长沙火车南站连接京广、沪昆高铁交汇的“金十字”交叉点,长沙黄花机场客流量排名中国中部前列,红白相间的长沙磁浮快线在轨道上方约 8 毫米处“起浮”,就像轻风一样“贴地飞行”。

   


    长沙磁浮快线全长 18.55 公里。它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磁浮研究机构共同研发制造。设计最高运行时速为 100 公里。其特点包括爬坡能力强,噪音低,零排放,低辐射,转弯半径小。

    这趟列车是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它的国产化率达 99%,载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智造”故事。

    中国中车主持磁浮交通系统研制工作的首席专家彭奇彪透露,在磁浮列车研发开始的时候,没有任何关于磁浮的基础理论积累,也没有系统性的人才队伍以及产业化成果。并且,在国内,只有少数的高等院校进行过一些处于前沿领域的探索。

    因为日本具备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运营经验,所以研发团队前往日本进行考察,以探讨技术合作的可能性。“日本企业仅仅同意以高价转让制造技术,并且价格十分坚挺,折合人民币达到 1 亿元以上。”彭奇彪表示,在从日本遭遇阻碍并回国之后,研发团队决定自主开展研制工作。

    2011 年 1 月下旬,临近农历年底。窗外寒风不断袭来。那些立志于中国中低速磁浮交通事业的人们,纷纷围坐在一起。他们正在分解该项目的各个技术难关。

    佟来生是牵头参与研发的中车株机公司磁浮研究所所长,他既激动又惶恐,然而更多的是坚定地走中国人自主创新之路。为了检测辐射值,研发团队将日常使用的电磁炉、电吹风、电炒锅、电冰箱、液晶电脑显示器、剃须刀都拿到了试验现场,然后逐一进行对比和测量。

   


    磁浮列车运行的关键在于安全。为了吸取国内外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的教训,研发团队进行了严格的试验。在湖南株洲田心试验基地,曾有一次台风外围云系过境。在这种情况下,正常运营的列车通常会停驶以保障安全。然而,为了测试出极端条件下的真实数据,研发团队不顾狂风大雨和电闪雷鸣,开展了列车行进试验。“冒险是为了使试验车尽可能适应全天候环境。”佟来生表示。

    2012 年 1 月 20 日,“追风者”磁浮列车完成下线工作。2016 年 5 月 6 日,长沙磁浮快线开始进行载客试运营。中国在这方面取得成就,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有能力自主研制中低速磁浮列车的国家。

    2018 年 7 月 9 日截止时,长沙磁浮快线已安全运营了 795 天。它累计开行列车 99586 列次,运行图兑现率达到 99.95%,列车正点率为 99.86%。总运营里程是 187.08 万公里,累计发送旅客 616.36 万人次。

    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周晓明表示,通过自主创新这一途径,长沙磁浮快线在工程化和产业化运用领域填补了中国中低速磁浮车辆的空白,并且还形成了中国中低速磁浮的标准体系。

    长沙磁浮快线的示范效应日益显现,这使得中国约 30 个城市正在实施或计划上马磁浮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称,中国已将商用磁浮列车系统集成技术与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手,并且建立了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试验验证到商业运营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磁浮体系。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3 05:58 , Processed in 0.101918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