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2024年中国经济首季报分析:十四五规划关键年经济走势与未来增长前景探讨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8594
发表于 2025-1-21 06: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中国经济最新一季报显示,一季度,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平稳回升,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这是中国经济圆桌会议的录制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赫 摄

    您如何看待一季度经济形势?未来的增长前景如何?新华社25日推出新一期《中国经济圆桌》大型全媒体采访节目,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辉、副司长、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闻发言人王冠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重庆华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尤洪涛探讨了中国经济走势。

    38:13

    开局平稳: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一季度比上年增长1.6%。

    “一季度,经济增速平稳增长,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较上季度有所改善。”李辉表示,从宏观来看,整个经济持续复苏向好。

    全国城镇平均调查失业率为5.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去年同期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 %,增速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一系列数据印证当前经济势头平稳向好。

    货船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装卸集装箱(2024年3月13日拍摄,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子恒 摄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这个好开局不仅体现在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稳定上,更体现在中国经济通过转型增强了筋肉、体质。”和升级。”王冠华在分析当前经济运行形势时评价道。

    在张燕生看来,一季度货物进出口5%的增速创六个季度以来新高,总额历史上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这也体现出结构性向好变化,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仔细观察今年一季度报告,我国经济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也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

    这是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展示的红旗新能源汽车(2024年4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占GDP比重59%;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同比下降0.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2%,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增长12.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辉在中国经济圆桌会议上发表现场交流演讲。新华社记者 李赫 摄

    “一季度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更好的态势。”李辉表示,一季度经济规模约占全年经济总量的22%。一年之计在于春,开门红对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运行稳定性和协调性增强,企业主体信心持续增强。游洪涛介绍,一季度,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增长25%以上。从未来发展来看,国内健康需求持续增长,我们对未来市场非常有信心。

    环顾世界,世界经济增长仍面临巨大压力。世界银行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2.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将全球增长预期上调至3.2%。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王冠华在中国经济圆桌会议上发表现场交流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赫 摄

    王冠华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继续领跑世界主要经济体,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注入了确定性。

    迎难而上,复苏基础仍需夯实

    这一良好开局提振了发展信心,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不振等问题依然存在,持续复苏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4.7%,增速低于前两个月5.5%和去年7.2%的增速。与此同时,物价涨幅有所放缓,3月份CPI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表明消费者信心有待进一步增强。

    在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黑河跨境电商园区智能仓储物流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包装好的货物通过传送带运送至快递分拣场(上图) 2024 年 1 月 31 日)。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王冠华建议,推动消费从疫后复苏转向持续扩张,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继续扩大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创新消费场景,增加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完善商业流通体系,创造良好消费环境,让居民消费安心、舒心。

    融资难、融资贵是很多民营企业长期面临的问题。尤洪涛对此也深有体会。他表示,对于医药行业来说,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融资困难等问题给企业发展带来挑战。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工作(2024年1月10日摄)。据介绍,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涉及健康管理、生物工程、医疗器械等生命健康领域。新华社记者 杨诗瑶 摄

    “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各方面政策的配合。”李辉举例说,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方面,除了落实减税政策外,央行近期还建立了再贷款政策工具,体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动效应。

    当前,中国仍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企业转型升级必然会经历一些阵痛。”游洪涛表示,沃森药业始终充满信心追求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着力开辟特医配方食品等健康产业新赛道,培育发展新优势。 。

    当前,政策如何有效落地的问题也备受关注。

    对此,李辉表示,推动有效落实的关键是狠抓政策落实,特别是今年的增量政策,如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装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必须尽快落实。此外,还要狠抓问题解决和统筹协调,进一步推动各领域政策同向工作、形成合力。

    求职者在2024年陕西省工会“春工”就业服务月现场招聘会上了解招聘信息(2024年3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近两年来,我们对数千份新出台的政策文件进行了宏观政策导向的一致性评估,目前正在推动将非经济政策和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导向的一致性评估,促进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我们将采取更多有利于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的政策,审慎出台紧缩和抑制措施。”

    通过支持和信心激活长期改进的潜力

    2024年,中国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为5%左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中国经济圆桌会议上录制了现场交流演讲。新华社记者 李赫 摄

    展望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张燕生认为,短期要解决需求不足问题,中期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房地产业发展企稳,从长远看,经济提速必须靠加快新生产力发展。高质量发展。

    我们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内需。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印发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截至目前,已发行超过2000亿元,占全年的30%以上,并已完成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初筛。

   


    继《促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发布后,商务部等14个部门印发的《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近日发布,提出22项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等措施,有望撬动万亿市场空间。

    “我们正在建立更好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和中央地方联动。”李辉表示,同时,我们正在努力将设备更新和部分回收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政府资金支持范围,并优化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推动政策落实用于升级设备和消费品。

    2024年春节将迎来“8+1”假期。人们对旅游充满热情。各地景区游客量激增,文化旅游市场开局良好。这是一名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游览(2024年2月14日拍摄)。新华社发(张晓亮 摄)

    今年一季度,消费依然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从假日经济到春季经济,各类场景消费不断创新。

    游客乘坐竹筏在湖北省宣恩县贡水河畔观看现场歌舞表演(2024年2月20日摄)。春节期间,当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景,为山乡经济注入活力。新华社发(宋文 摄)

    王冠华认为,这蕴含着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带来了扩大消费潜力的巨大空间。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拥有非常大的内需市场,有14亿多人口,消费潜力大、韧性强,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底气和底气所在。”

    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我国经济增长潜力。

    重庆华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尤洪涛在中国经济圆桌会议上发表现场交流演讲。新华社记者 李赫 摄

    “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必须坚持创新,国家注重培育新生产力,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机遇。”尤洪涛表示,对于企业来说,未来发展的信心在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未来在于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张燕生看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释放县域经济增长潜力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 “县域资源配置效率远高于农村,大力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是解决总需求不足问题的关键。”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敦厚社区,游客漫步在油菜花海中(2024年3月8日拍摄,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蒋宏景 摄

    李辉认为,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还较低。下一步,要把农民工城镇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补齐城镇建设短板,完善潜力地区工业化新型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释放城镇化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谈及未来经济走势,李辉表示,我们有新生产力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机遇,有高质量发展更加坚实的基础,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的动力和活力,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能力。随着政策落实和工作准备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全年经济平稳向好将具备坚实基础。

    中国经济始终在风雨中发展、繁荣。 “观察经济运行,还是要观察大势、看趋势、认主流。”王冠华表示,经济运行有压力、有挑战,但也有支持和信心。经济复苏、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文字记者:魏玉坤、陈伟伟、韩佳诺

    视频记者:李淑珍、关桂峰、韩杰、陈伟伟、魏玉坤、韩佳诺、李林馨、杨志刚、郝小江、刘洋、王革军、沙青、赵小帅、冯媛媛、吴非佐、霍思颖, 李思佳, 周洋, 李海伟, 孙敏, 张志敏, 庞杰, 岳文婷, 邹尚博, 李帅, 蒋亮, 韩禾, 程健, 崔岳平、王丙娣、朱一男、魏英、朱龙川、李真、张玉恒、董秀珠、姚冰、杨怡然、余福清、华红丽、吉力、刘亚男、谢锷、邓敏、曾涛、赵晓娜、郑博飞、孙青、尤志新、杨子春、郝杰、霍思颖、丁乐、吴昊、苗培元、孟静、李光正、刘春艳、钟亚、孙新静

    海报设计:卓越

    编辑:罗辉、金迪、韩佳诺、徐金泉、吴建禄、宋伟伟、刘梦琪、程浩、郭杰宇

    协调人:李育男、方思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9 07:36 , Processed in 0.093569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