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厦门京东方,京东厦门分公司,京东厦门总部在哪里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5420
发表于 昨天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洲精密的弹簧自动化生产车间。(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特仪科技工作人员介绍公司主要产品。(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厦门火炬高新区又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入国家队行列。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近日公布,厦门有18家企业入选,其中14家来自火炬高新区,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力电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属于优质中小企业的代表范畴,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的关键力量。到目前为止,厦门火炬高新区累计培育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家,以及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21家。

    聚焦主业 练就独门绝技

    在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里,超30家企业所使用的精密弹性件,是来自厦门火炬高新区的立洲精密。立洲精密凭借自身在精密弹性件领域的独特优势,以及拥有的话语权,入选了新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走进立洲精密展厅,能看到高精密弹性件,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也不一样。公司成立30多年,一直在精密弹性件领域精心耕耘,已经开发出数万种定制化产品。立洲精密总经理王亮介绍,精密弹性件具有力学支撑的作用,能储存能量,可减震降噪,还能安全紧固、导电连接,在工业领域处于必不可少的基础地位,目前立洲精密的精密弹性件已应用于汽车行业,已应用于轨道交通行业,已应用于电力行业,已应用于医疗行业,已应用于机械行业,已应用于电子行业 。

    以其中一款波形弹簧为例,它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转向器的止动环,锁住汽车转向轴,防止零件轴向窜动与脱落,保证汽车安全驾驶 王亮表示,汽车行业验证周期长,供应链结构稳定,必须拿出无可替代的产品 而练就这般绝活,离不开技术创新在研发阶段,每攻克一个技术难关,都要对材料进行成百上千次分析,都要对工艺进行成百上千次分析,都要对材料进行成百上千次验证,都要对工艺进行成百上千次验证,都要对材料进行成百上千次方案优化,都要对工艺进行成百上千次方案优化。

    在火炬高新区,不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主业,持续创新,致力于补短板,助推制造业迈向高端。比如新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韫茂科技,专注于泛半导体领域薄膜沉积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该领域包括碳化硅、集成电路、Mini/Micro LED、锂电池等。公司已拥有各类授权专利技术超50项。不久前,韫茂科技自主研发了高性能光学镀膜ALD(原子层沉积),该设备实现了批量出货,且此设备是国内首创。

    协同创新 助力强链补链

    从产业链维度来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很强,市场占有率很高,并且在强链补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是在火炬高新区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新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特仪科技。它在光电显示自动化检测设备领域已经深耕了十年。公司董事长是王世锐。他说厦门具备完善的产业生态和投融资环境。这为特仪科技发展提供了充足“养料”。他还说公司早期客户有不少是厦门企业。

    王世锐介绍说,特仪科技的业务包含光学性能检测,还包括视觉检测,以及色斑修复等。在业内,能够同时提供这么多服务的企业数量不多,特仪科技是其中的一家。如今,特仪科技已经成为新型显示产业链上的“配套专家”,其客户有京东方,还有惠科,以及天马微电子,三安光电,华星光电,友达光电等龙头企业。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龙头企业提供配套,与此同时,它们还与产业链相关方协同创新,进而助推产业链提质升级。

    海迈科技是新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建设信息化领域的龙头企业,一直致力于推动BIM(建筑信息模型)国产化,不仅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还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与翔业集团、市政集团、特房建工、中建五局等企业共同探索智能建造、智慧城市领域应用。

    向“新”前行 争做“长跑冠军”

    专精特新企业怎样凭借专长在市场上走得更稳健、更长远呢?许多企业表明,将目标对准产业前沿去开拓新技术、新产品,扎实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关键所在。

    我们在研发上秉持“三个一”的思路,每年产品目录至少更新一次,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产品,每年至少对主力产品做一次升级。在特仪科技董事长王世锐眼中,持续开展产品和技术迭代是维持领先优势的关键,近些年来,公司抓住未来显示产业机遇,与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三安光电等高校及企业紧密合作,打造出多个首台(套)设备,并且,特仪科技还积极朝着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延伸,培育新的增长点。

    立洲精密正积极从新质生产力获取动能,公司总经理王亮介绍,他们正在谋划新一轮的“数智化”升级,还在谋划工艺垂直整合,以此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制造效率,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我们也会做好前沿技术储备,打算布局更多高端工业行业,像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船舶、航空航天等” 。

    在火炬高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了激发新动能的创新因子,成为了产业发展的“腰部”力量 。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火炬高新区在政策支持、技术、人才、资本等多方面夯实要素保障,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构建梯度培育体系,积极做好宣贯、服务工作,组织专家团队入企问诊,通过多种举措厚植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刘清)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 17:21 , Processed in 0.080862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