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夏至后炎炎夏日来临,对流天气影响健康,湿邪致病需关注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5573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至日是一年之中白昼最长的日子,之后气温不断升高,炎炎夏日正式到来,正如《夏至九九歌》中所说:羽扇握在手中,摘下帽子穿上罗纱,浑身被汗水湿透。夏至过后才开始炎热,地表积蓄热量已经很久,温度急剧上升,还常常会引来突然到来又迅速离去的雷阵雨,刘禹锡所写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大概是形容这种天气的最美诗句了。对流天气会带来强降水,这些强降水并非都如诗中所描绘的那般美丽,空气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缠绵湿意,这使得衣服难以晾干,而且身体也会变得滞重酸痛,进而容易出现各种不适的“湿症”,最终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湿邪”属于“六淫”,“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 ,“湿邪”会成为致病因素 ,进而侵犯人体导致疾病 。夏至后阴雨连绵 ,人们居处潮湿 ,还会涉水淋雨 ,稍有不慎 ,就容易致使湿邪入体引发湿症 。天气炎热时人们喜欢贪吃冷食,凉爽的饮食确实能让身体感觉舒适,然而寒凉的食物最容易伤害脾脏,脾脏在运化水湿方面有着重大作用,一旦脾阳失去运化功能,湿气就会在体内自行产生 。

    如果最近两周内常有以下表现,就说明体内有湿,需要治疗了。

    头部感觉很沉重,四肢也十分乏力,湿性具有重浊的特点,会导致失眠,还会使记忆力下降,让人变得易怒、烦躁 。

    二、口中发黏舌苔腻:感受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

    三、胸腹胀满,小便不畅:湿属于阴邪,容易滞留在脏腑,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脘腹胀满,脾胃功能出现失常。湿邪停留在下焦,就会使小便短少,而且不舒畅。

    常表现为下肢出现浮肿,这种浮肿早上症状较轻,到了傍晚则加重,同时大便不成形,并且大便粘滞,排便后会感觉不爽 。

    五、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夏至后养生,要在防暑的同时兼顾健脾除湿。那么该怎么祛湿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夏季祛湿的艾灸疗法,一起来学习吧!

   


    艾叶味道苦,性质辛温,有温经止血的作用,还有祛寒止痛的作用,《神农本草经》有记载,艾叶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的功效,用它来灸火,能透诸经,还能除百病 。

    艾灸除湿常用方法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的位置在外膝下3寸,在胫骨外侧一横指处,艾灸10至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就能看到祛湿的效果。

    丰隆穴

    丰隆穴处在小腿外侧的中点位置,那里肌肉比较鼓起,针对此穴位进行祛湿,效果比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能够有效健脾祛湿。

    关元穴

    关元穴处在脐下3寸的地方,它是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进行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还能补肾固精。每天艾灸10至15分钟,能够帮助去除湿气。

    中脘穴

   


    中脘穴处在腹部正中线,在脐上4寸的地方。每天艾灸10至15分钟,能够有效减轻胃部不适的症状,并且有助于去除湿气。

    作者简介

    周婧于201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医师,也是中医科医师,她擅长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治疗肛肠疾病,致力于发挥中医优势来治疗胃肠内科疾病,还能通过西医手术治疗痔疮、肛瘘、肛裂等疾病。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痛经食疗吃什么好

    女人气血不足、月经不调,怎么办?

    补“气”养“血”,秀出你的健康美

    本平台是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要是您还没有订阅,那就添加订阅,从而免费获取更多实用且权威的健康养生内容,或者也可以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 。

    温馨提示,本平台会分享健康方面的图文信息,这些信息仅用于供大家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医疗诊断的依据。要是有需要,应当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 20:51 , Processed in 0.086734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