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遭遇网暴别慌!记住这4步,让网暴者付出代价

4万

主题

2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7572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为何不去离世?你的全家人全是谎话连篇者——私信中充斥着恶毒的言语,评论区散布着无端的诽谤,公开你的手机号码和住址,网络欺凌如同温柔的刀子,让人无法安然入睡。不过无需惊慌,并非只能默默忍受,也不必与对方对骂而降低自身格调,请记住这四点,从收集证据到追究其过错,让网络施暴者承担应有的后果,网络并非不受法律约束的场所。

    第一步:先“锁死”证据!这3样东西别漏,删了就麻烦

    网络攻击者最常使用的伎俩是迅速删除信息、更换账号逃逸,因此第一时间固定证据至关重要,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使后续的权益维护更加困难。

    完整保留“伤害证据”:必须截取对方辱骂你的言论、虚构的诽谤内容,同时还要截取全部聊天记录,附带时间标记,还要截取对方发布内容的界面,例如微博文章、抖音留言,必须包含发布时刻、点赞及评论数量。

    务必保存对方账号资料:包括用户名、标识码、个人图像和简短介绍,即便对方是匿名状态,这些资料也能协助平台或执法部门确定身份;若对方使用了真实照片,也需要一并保存,这些材料在后续可能发挥作用。

    备份“防伪造”:保存图像时,不要仅保存在个人设备上,应当迅速传送到网络存储空间(例如百度网盘、微信传输工具),同时制作一份纸质文件。最好再进行一次全屏录像,将对方的信息、个人主页完整记录下来,由于截取的画面容易受到“图像处理”的质疑,录像资料更为可信。

    比如遇到有人恶意诬陷你“诈取钱财”,需要保存下该言论(附上发布时刻)、对方的个人主页(包含用户名及头像),同时进行屏幕录像,用以证明“这条言论确实出自他本人,内容未被恶意修改”,证明材料越详尽,事后维权就越有优势。

    第二步:平台举报!不是“走个形式”,这么做能让他封号

   


    许多人认为“检举徒劳无功”,实际上是因为没有寻得正确途径。平台设有清晰的“网络暴力应对准则”,倘若依据充分,轻微者将实施流量控制,严重者则会执行账号永久冻结,使对方彻底丧失发言能力。

    确定举报途径:各个平台的位置不同,不过都容易发现——在微信中,长按相关消息并点击“举报”,再选择“不文明言论/虚假信息”;在微博上,点击评论右上角省略号并选择“举报”,填写“网络欺凌”等相关说明;在抖音里,前往“我的-设置-安全区域-举报建议”,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不要只说“他骂我”,举报时需要明确说明对方的行为,例如“2025年8月21日15点,该用户在我的评论区发布了侮辱性的言论,内容为‘XXX’,同时编造我‘骗钱’的虚假信息,并提供了截图和录屏作为证明,请将证据编号,这样平台能够更迅速地处理。”

    需要追踪最终处理情况:平台在收到举报后会进行回应,通常需要一到三个工作日,如果对方只是受到警告但未被封禁,并且依旧持续进行网络欺凌,可以再次提交举报,并附带新的证明材料,要求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去年有网民通过这种方法,使网络欺凌者的账号被永久禁止,即使更换账号也无法再关注对方。

    第三步:报警!这些情况直接找警察,他可能面临拘留

    要是那个人不仅辱骂你,还实施了下面这些行为,那就别再迟疑,立刻拿着证明材料去公安部门报案,因为事情已经超出了轻微纠纷的范畴,可能触犯法律:

    虚构情节损害你:比如虚构你“不忠”“窃取”,并且四处散播,致使你的声誉受损。

    恶意挑衅你:声称要找人攻击你,或者诅咒你的家人遭遇不幸,让你觉得自身安全受到威胁。

    泄露个人隐私:将你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身份证件号码以及亲属资料公布于网络,致使你遭受骚扰。

   


    这些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警方一经查实,当事人或许将面临不超过十日的拘留,同时需要缴纳不超过五百元的罚金,去年江苏省就有一个实例,某人通过网络攻击博主,事后被举报到警方,最终被拘留七天,并且公开进行了道歉。报案时务必携带证据的复印件和身份证件,向警方详细说明对方实施了哪些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你造成了怎样的后果,警方会据此进行记录并展开调查,之后会发放《受案凭证》给你,这相当于为对方的违法活动建立了档案记录。

    第四步:情节严重?直接走法律途径,让他赔你钱还担刑责

    要是网络欺凌让你承受了严重后果——比如让你抑郁并住院治疗、失去工作,或者你被诬陷的言论传播次数超过500次、阅读量超过5000次,这就可能触犯“诽谤罪”,属于刑事犯罪范畴,你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对方不仅进行道歉和赔偿,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提出民事追偿,责令对方作出书面歉意(例如在公共平台发布澄清文告),并支付情感创伤补偿金(依据实际影响,金额或高或低)。

    刑事处罚:若达到诽谤标准,司法机构可判处被告三年以内监禁、限制行动自由、施行监管或者取消相关权利——二零二三年河南省审理过一例案件,网络攻击者伪造他人违法记录,结果被判处一年监禁,并且向受害者支付了两万元赔偿金。

    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时,可以委托法律专业人士协助搜集材料、草拟诉状,尽管需要耗费一些时间,却能够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同时也能对那些企图实施网络攻击的人起到威慑作用。

    最后说句实在话:别怕“麻烦”,维权才是对自己的保护

    许多人遭遇网络攻击时选择隐忍,是认为“与其争执显得失态”“寻求法律途径过于繁琐”,然而这种退让只会助长施暴者的气焰。事实上收集材料、向平台反映、联系执法部门这几项措施,远没有预想的那么困难,只需抽空归纳资料,或许就能迫使网络施虐者收手,并使其承担相应后果。

    切记:你没有任何过错,无需为旁人的恶意行为负责。应当保留证据,应当提出控诉,应当寻求司法,法律会为你提供支持,让那些在网络上肆无忌惮的攻击者明白,肆意损害他人,必然要承担后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9-17 17:25 , Processed in 0.104940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