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微粒贷邀好友测额度获红包刷屏,微信停访后仍在挖掘新增量

4万

主题

2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7572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观察报的王涵记者报道,微众银行推出五年之久的消费信贷业务微粒贷,最近再度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宣传扫码查询微粒贷额度就能领取二十元现金礼券的海报在微信朋友圈大量传播。微粒贷从最初的官方指定邀请、非对全体用户开放,到现在采用病毒式推广方式进行了过渡,仅仅一天之后,相关链接就被微信终止了访问。

    但有一点需要留意,这种网络宣传手法跟某些金融机构的消费信贷业务推广途径类似,并不存在违规行为,累计发放金额将近两万亿元,放款次数超过两亿五千万笔的微粒贷,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正努力寻求新的增长点,借助“东家”微信平台,以便利用平台带来的用户增长和客户获取优势,实现吸引新用户和获取客户的流量收益目标。

    当前刺激消费成为新冠病毒疫情结束后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举措,推动消费信贷业务是必然选择。由于新客户拓展费用居高不下,风险控制难度加大,融资费用也同步上涨,这种局面下不良贷款率可能上升,消费信贷业务如何突破困境,何时能够真正恢复正常?

    裂变营销“一日游”

    微粒贷是微众银行推出的线上个人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这家互联网银行是国内首家服务微信用户和手机QQ用户的机构,该产品完全通过线上申请和操作,无需线下办理,属于纯信用贷款类型,额度可以循环使用。

    4月27日午后,有网友指出微信朋友圈出现大量测试微粒贷额度的二维码图片,造成刷屏现象。该宣传海报明确表示,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借款,并邀请测试自己的额度。活动规则规定,每当新用户邀请好友参与,且好友首次成功查看微粒贷额度时,邀请者即可获得20元现金红包,红包会发送至微信账户,需要及时在24小时内领取。

    由于微信便捷的社交分享特性,短时间内便在社交圈内引发连锁反应,形成广泛传播的态势。据媒体获取的图像资料证实,某网络活跃用户已成功发展56名新成员参与活动,目前累计赚取收益1120元。

   


    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通过分拆方式放宽了限制,不过部分朋友扫描后,系统依然会显示“正在逐步启用”,整体运作方式依然以邀请为核心。

    当天下午,因为参与测试的人太多,活动页面反复出现故障,同时,在朋友圈迅速传播的热度中,微粒贷产品让许多原本不熟悉的用户知道了它。

    不过4月28日,有媒体人员扫描相关码子后察觉,关于微粒贷的网页链接不再被微信平台允许打开,理由是该网页存在促使用户传播、关注等引导行为,因而遭到不少人的举报。这就表明此前为期19天(从4月27日持续到5月15日)的微粒贷病毒式推广方法,在实施一天后就受到了运营方腾讯微信的干预而终止。

    这件事情上,微众银行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讲明:这次活动是微粒贷的官方活动,开始时是试行阶段,现在已经完成了。微粒贷是微众银行提供的个人贷款产品,微众银行在个人银行账户在信息保护与资金安全方面,完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有安全保障。

    要留意的是,微粒贷的个人征信查验是以申请授信的名义来执行的。开通微粒贷时,与借呗、京东白条、微博借钱等消费信贷产品相同,首次使用需查看额度,页面会自动展示《人民银行征信查询授权及借款相关协议》,并要求用户确认同意,一旦完成确认,即代表已获准查询央行征信信息,届时会在央行征信报告的查询记录部分,体现本次查询详情,若当前无借贷需求,则无需重复进行此操作。但出现逾期、不良使用记录将会上征信。

    如今采用这种传播模式,缘于什么背景呢?相关金融机构的从业者表明,微粒贷向来都会专门策划一系列营销举措,目的是优化客户感受。

    这次微粒贷开展大范围的用户招募活动,记者根据每成功邀请一人返还二十元的标准,同时考虑了查询央行个人信用信息、运用大数据进行风险评估等隐藏开支,发现微粒贷吸引客户的费用可能并不昂贵。微粒贷的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透露,微众银行主要借助数据分析和先进科技构建模型来执行风险控制。这种手段比起过去的材料核查更为快捷、信息也更为准确。该产品运用筛选机制,仅对特定对象开放,于授信前即着手进行风险管控,并执行反作弊检测。

    有业内人士告知笔者,持牌的消费金融行业目前面临获客开销持续攀升的状况,去年放款给客户的最低金额为200元,单个申请者的处理费用介于30到50元之间,并且这种成本还受到企业行业地位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制约。

    申牌照、抢流量,消金今年“开头难”

   


    微众银行还没发布2019年的年度报告,媒体人员没法通过正式途径弄到微粒贷方面的具体信息。但记者通过2月份长城证券研究所最新披露的资料得知,按照此估算当前微粒贷总发放额将近2万亿元,累计放款次数超过2.5亿笔,每笔平均金额为8100元,还款周期通常为52天;该产品主要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其中非白领阶层占比高达76%,用户群体多为蓝领劳动者或服务业从业者;从教育背景来看,超过八成的客户学历水平在大专及以下。

    现在消费金融领域聚集了形形色色的参与者,银行系统和正规消费信贷企业获得新的发展契机,而那些没有资质的机构,比如分期付款网站、网络借贷平台以及“714高炮”这类平台,它们的立足之地正变得越来越狭窄。由于竞争者众多,“掌握用户流量就能占据优势地位”。

    这种营销模式快速扩张,也反映出在消费信贷领域,借款人对于行业规范性的期待持续提升,然而信用类贷款本质上金融特征显著,通过渠道快速扩散来吸引客户并引导他们查询额度,可能会给未来的风险处理和客户投诉埋下隐患。微信平台用户数量非常可观,寻找微粒贷新用户的方法是顺理成章的,目前其吸引到的关注度已经超越多数金融消费企业。”上述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坦言。

    因为疫情的影响,银保监会、商务部等机构在二月至四月这段时间里接连制定了许多政策来促进消费金融恢复正常状态。二月份十五号,银保监会副主管梁涛指出,接下来会重点促进居民消费稳定和潜在需求快速实现,例如设计专门的信贷方案,推动服务消费升级和规模扩大。三月份十五号,银保监会又再次提出,会依据实际需要,借助消费信贷来支持新兴消费和消费市场的恢复。从那天起,4月3日,商务部门说明要综合运用贷款等手段,增强扶持作用,以推动个人购买行为。

    消费金融是普惠金融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兼具连接消费与供给的功能。长江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居民消费总额达到43万亿元,若消费金融领域居民负债消费比例增加一个单位,就能为市场带来数千亿元的增长空间。看好未来市场行情,又为应对疫情所致资金周转困难,已有四家消费信贷机构借助发行资产支持证券、金融债券等途径补充资本,现阶段相关产品发行总额将近200亿元,显著高于上一年同期水平。

    光大银行于1月10日获得批准筹备北京阳光消费金融公司;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于4月23日正式成立;建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机构持续致力于获取相关牌照;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公开表示计划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意向。

    新增客户开发费用居高不下,风险负担随之加重,融资成本同样持续攀升,消费信贷机构用户数量增长必然迟缓。不过百亿市场并非全部囊括,平台在拓展普惠金融过程中,其服务条件会逐步放宽,业务将不断向更多传统金融难以触及的群体渗透。

    从一月下旬起,银行、证券、消费金融等行业机构迅速行动,为疫情严重地区以及受疫情影响难以还款的客户提供还款宽限期、酌情减免滞纳金、暂缓信用记录报送等支持措施。部分人却利用这些政策作为逃避债务的手段,形成恶意拖欠现象,整体经济环境下不良贷款率可能上升,消费金融领域如何突破困境,何时能够恢复正常经营?

    四月份的二十九日,于“风险把控·关键节点”二零二零年消费信贷网络论坛上,众安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部门高级经理余洋判断,由于国家层面的扶持行动持续增强,并且个人购买力场景逐渐活跃,最迟在今年的六月,消费信贷领域极有可能抵达一个整体转好的分界点。他说明,随着疫情结束,过去只靠数量增加的发展方式行不通了,今后要注重消费信贷风险控制工作的细致管理,以及技术方面的强大实力,这两点会成为推动事业进步的主要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9-17 16:42 , Processed in 0.095497 second(s), 1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