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网络文化盛行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4万

主题

2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6148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范文: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诞生网络开始,互联网在极短的几十年内迅猛进步,广泛渗透到人们日常起居、知识获取、职业活动等众多领域。网络生活已然成为当代学子不可或缺的构成。以网络为根基孕育出的文化类型与文化商品,诸如个人主页、公共讨论区、虚拟游戏等极为流行,人们将这些文化现象归纳为“网络文化”这一概念。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它在高校中正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开来,并迅速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活动与学业之中,不知不觉地塑造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人生取向,因此,如何指导大学生恰当认识网络文化,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环境具有包容性,任何人都可以发布各类信息,人们能够分享自己的各类资源产出,也能够使用他人提供的资源。

    网络构建了一个虚拟场所,用来呈现现实信息,人们可以借助假扮的身份,自由地表达个人看法,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网络交流具备显著的参与特性,用户能够同时与众多个体展开沟通,实现无拘无束的互动沟通。这种沟通方式不受到时间阶段、地理位置以及年龄层级的约束。

    网络缺乏统一准则,内容不受约束,难以管理。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2009年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24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内容表明,到2009年6月30日,全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3.38亿人,受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推广推动,通过手机上网的用户数也增至1.55亿,占整体网民的46%,在这些网民中,年轻人占到了29.8%。这份文件指出网络文化在青年学子生活里占据了重要位置,学子们在线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网络文化持续作用着他们的品德塑造。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积极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快速传播和广泛渗透,显著增进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多样性。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平台增长见闻,丰富认知,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可以经由BBS社区、即时通讯软件结识形形色色的人,探讨学业心得,互通学习体会;利用在线教学资源进行知识延伸,针对个人偏好的学科开展自主学习,扩大知识储备;亦能创办个人电子商务店铺,运营个人博客、站点、社区等,锻炼实际操作技能。网络文化让不同年龄的人可以自由沟通,没有地位高低之分,也不会有人强加观点,大学生能随心所欲地平等对话,自主挑选交往对象,这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民主思想,网络文化还能帮助大学生提升社交技巧,促进他们塑造完善的人格。

    网络文化的流行和扩散能显著促进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网络文化具备开放包容的特点,让参与者能够自由表达观点,网友们针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常常能构成有力的社会舆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丑陋事物的厌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认知。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消极影响

    网络文化信息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大量有益身心、积极向上、促进成长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混杂,也充斥着不少负面、迷信、低俗乃至极端的思想,甚至伴随网络犯罪行为,这些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构成了严重危害和巨大威胁。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以90后为主,他们个性鲜明、追求自由,但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民主观念相对淡薄。面对这些负面消息,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人生看法还不够完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求知欲旺盛,做事欠考虑,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因此很容易被这些不良风气所左右。

    三、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一)正本清源,努力净化信息环境

   


    在校园里设立学校的健康网吧,着力宣传有益身心健康的网络活动,增强对网络影视、游戏平台的管理,强化道德和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商业观念,严格把控开放时间,为当代大学生营造一个有益身心健康的网络空间;把学生宿舍和校内网吧的网络连接到校园网络系统中。借助校园网络管理系统,拦截、清除那些消极、不良及的内容,有效强化网络信息监管和过滤机制,构建一个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进而为高校推动思想品德建设事业开辟新途径提供优质网络基础。

    (二)关注道德,正确引导学生

    网络信息数量庞大,对大学生而言,其正面作用显而易见。然而,网络中存在部分不良信息和内容污染,会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为此,需要严格把控网络内容,及时传播思想道德教育资讯,强化热点话题的引导,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要善于运用网络平台,组织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活动,策划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充实青年人的业余时光,提升其道德修养和责任感,明晰对错美丑,辨别善恶。针对部分学生出现的网络依赖、虚拟情感困扰、虚拟空间孤独等问题,需及时警示,并提供有效心理支持,避免其深陷网络困境,指引他们走向正面健康的人生道路。

    (三)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大校园网建设力度

    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完善校园网络设施,举办兼具教育意义、学术价值和娱乐元素的网络校园文化活动,在官方网站上设立学习生活、职业规划、升学指导、心理支持、社会实践、资讯发布、就业指导等板块,借助网络途径满足当代学子学习、娱乐、互动、社交等多方面要求,在网络平台上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展现身边积极进取的大学生榜样,以此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奋发精神,提升其爱国情怀和拼搏意识。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

    (四)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

    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具体状况,学校特意设置了网络行为规范指导学科,该学科需要与大学生品德培养学科紧密融合,这样大学生品德培育工作就能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四、总结

    网络文化的流行和演变必定作用于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形成,怎样恰当运用网络文化来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课题,网络文化既有其长处也存在不足,要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同时规避其消极影响,需要将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下的网络文化建设相融合,既要有利于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对网络的兴趣,也要实施有目的的引导。着力增强青年人的分辨本领,注重培养他们的约束力,致力于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9-4 06:48 , Processed in 0.055522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