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外贸公司国外英文网站制作建议:配色、类型及页面选择

3万

主题

2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2206
发表于 昨天 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多外贸企业的官方网站存在不规范问题,导致网络营销活动难以顺利进行。基于本人多年从事外贸及互联网行业的丰富经验,特此提出以下关于国外英文网站制作的几点建议:

    1. 网站的配色

    外贸网站面向外国友人设计,需遵循欧美用户的浏览习惯进行搭建,避免过于繁复。应以简洁和庄重为设计原则,以白蓝两色作为整体色调,以纯白色作为背景,搭配不同层次的蓝色来区分网页的不同板块。同时,还需根据所售产品的特性进行调整。若产品系列已趋于完善,且在短期内无需对产品资料进行调整,那么可以选择构建静态网站;而若需频繁更新内容,则应选择配备动态数据库的网站,并优先考虑具备生成静态页面功能的系统。静态网页易于搜索引擎的检索与收录。网站在运用DIV+CSS技术生成纯静态页面,或在处理产品资讯及网站新闻时采用动态数据库,都能使个人用户轻松进行资讯的添加与修改。这样的设计同样有助于搜索引擎对内容的收录。

    2. 网站的字符编码

    网页的字符编码设定为西欧的iso-8859-1标准,旨在避免国外用户浏览时出现乱码问题,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3. 网站的访问统计系统

    掌握网站的访问轨迹分析,借助专业的访问来源统计工具对自家的网站进行持续的跟踪与评估,这一点极为关键;唯有如此,才能对网站当前的运营状况有透彻的认识。能够明确是哪些人、来自哪个地区、在何时浏览了该网站。若缺乏访问分析,企业便如同盲人摸象,对何种推广方式有效、哪些推广能带来显著帮助一无所知,因此也就难以对网站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

   


    4. 网站与来访者的交流互动功能

    构建便捷的留言反馈机制,引入MSN等实时交流工具,以此提升网站的亲近感,并增强与用户的互动交流。

    5. 网站尽量避免大型FLASH动画和图片

    外贸企业的网站设计需追求专业与可信,同时兼具美观,需摒弃对FLASH和JS的过度依赖。众多外贸网站如同跑马灯般色彩斑斓,频繁跳动,却未能为搜索引擎的爬虫提供进入的途径。因此,网站必须具备清晰的结构布局和完善的站内搜索功能,以便客户能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此外,还应持之以恒地进行搜索引擎优化,重视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情况。

    6. 详尽的公司形象介绍

    企业形象、产品资质证书等至关重要,而公司的生产环境、通过的质量认证,乃至港口的实景照片,若能恰当展示,如添加相关链接,无疑将使客户对企业有更为直观和真实的了解。

    7. 高度理解搜索引擎优化

   


    众多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营销人员已认识到搜索引擎优化的重要性,并在网站改版时将其作为关键议题进行专项处理。然而,一个普遍现象是:他们对搜索引擎优化的认知多局限于对核心关键词排名的追求。这种看法确实不够全面,实际上,衡量优化效果的指标至少应涵盖以下几个维度:首先是核心关键词的搜索排名,其次包括用户频繁使用的检索关键词组合及其排名,再者要考虑网页被搜索引擎收录的数量,以及搜索结果中抓取的文字信息,最后还要关注搜索引擎对数据的更新频率等。

    8. 重视网站可用度和可信度建设

    网站在诸多方面可能存在问题,诸如导航的便捷性、栏目布局、用户交互体验以及页面加载速度等。网站的可用性和信誉度并非取决于推广活动的效果,而是网站建设本身的缺陷。即便你的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曝光度很高——例如排名靠前、已有广告投放——但若咨询量寥寥无几,那么有必要审视网站的可用性和信誉度是否存在问题。

    9. 网站的更新

    这样的网站内容更新不足,对访客缺乏吸引力,对搜索引擎而言,也缺乏频繁访问的动力。网站的更新不应仅仅局限于图片数量的增加,而应定期添加产品介绍等文字内容,或是企业动态等其它类型的页面。因为这类文字性页面更易于被搜索引擎检索,同时也能引导访客浏览到首页或产品页面。保持频繁更新,能够避免客户将网站视为一个无人问津的“死”站。

    10. 中英文版混为一站

    一些同时从事国内和海外市场的企业,往往将中英文版本的内容合并展示在同一网站上,更令人担忧的是,某些页面上的文字竟然直接是先展示一段中文,紧接着是一段英文翻译。这种对目标用户群体定位模糊的做法,不仅劳而无功,而且效果不佳。对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企业而言,采取这种方式尚可理解,因为英文版更多是一种辅助性的存在。对于那些有志于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企业而言,有必要将英文内容与中文内容区分开来,独立注册域名,并全面展现出专业、开放的企业形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29 05:43 , Processed in 0.059477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