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5G标准制定角力升级成导火索,联想针对传言迅速辟谣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7749
发表于 昨天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G技术虽然被大众视为一种新型的移动通信技术,但它的实际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是众多通信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整个行业进步的重要基石,甚至对国家的通信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围绕5G标准的制定,各方的竞争正日益激烈,这一过程也愈发成为各方争夺利益的“引爆点”。

    联想表态不背锅
    近期,社交网络流传消息,指出在3GPP组织的5G标准投票会议上,联想集团对Polar短码这一由我国企业主导的5G标准方案投下了弃权票。此举意味着联想及其收购的摩托罗拉选择与高通结盟,未站在我国企业华为一方,结果华为仅以微小的票数劣势败北。

    关于这一传闻的截图,联想立即对外发布声明,澄清称在5G标准的表决大会上,联想及其子品牌摩托罗拉移动对于由中国企业主导的Polar方案投出的均为支持票,同时强调联想始终坚定地支持我国5G技术的进步,并承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5G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

    联想迅速提供“不承担责任”的证据,但令人惊讶的是,不管真相如何,他们对此事件迅速作出回应,不承担责任。这不仅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也再次揭示了各方在5G标准投票中激烈争夺利益的局面。
    5G利益之争从标准抢夺开始
    2G时代存在两种规范,分别是欧洲引领的GSM和美国引领的CDMA;而3G时代则扩展至三种规范,包括欧洲主导的WCDMA、美国主导的规范以及我国主导的TD-SCDMA;进入4G时代,标准再次缩减至两种,即欧洲主导的LTE-FDD以及我国主导的TD-LTE。对于5G,全球通信行业已经达成了统一意见,致力于打造一个统一的标准。在2016年那场关于5G标准的3GPP会议上,各参与方便已开始对通信标准方案进行布局,并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由于从3G过渡到5G,各方在技术及优势领域存在差异,故确定统一采纳哪一家的方案显得尤为关键,这无疑将决定谁能在未来的5G市场蛋糕中分得更大的一块。因此,在3GPP会议上选择立场变得极为关键。
    实际上,在移动通信这一领域,为了确保标准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必须借助一家国际化的标准组织来进行统筹协调。3GPP作为当前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组织,正是这样的存在。它自制定蜂窝技术标准以来,已经走过了超过18年的历程,至今已经发布了12个版本的标准。这些标准中,最终转化为商业产品化的技术规范已超过1200个,这一切都与之密不可分。
    3GPP的成员公司数量现已突破550家,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攀升,其成员公司提交的技术提案更是累计达数十万之众。鉴于3GPP在移动通信标准制定领域的龙头地位,其影响力自2G时代至今,已贯穿整个4G时代。因此,在5G时代来临之际,又怎能忽视这位“大佬”的引领作用呢?
    引出爆点的Polar短码方案是啥?
    为了掌握这一议题,我们需首先明确3GPP针对5G技术所设定的三大应用场景,这些场景分别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类型通信(mMTC)以及超低时延高可靠性通信(URLLC),在这些场景中,5G技术需满足业务传输的特定要求。
    在3GPP 5G标准化的发展过程中,对5G标准移动宽带增强型场景的编码方案竞争被视为一个关键指标。抢占的技术标准越多,后续在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换代中所能获得的利益也就越丰厚。
    因此,在围绕移动通信系统核心标准之一的编码技术展开的竞争中,当前形成了三大主要派别,它们各展其能。其中,以高通为领军人物的“美国阵营”力推LDPC编码,而“欧洲阵营”则主打Turbo编码技术,而以华为为旗手的“中国阵营”则致力于推广Polar编码方案。
    据可靠消息,2016年10月14日,在3GPP RAN1会议上,三大编码技术候选者进行首轮对决之际,LDPC编码技术在高通公司的推动下,正面挑战由华为公司主导的Polar编码技术集团。与此同时,欧洲的通信巨头爱立信在LDPC与Turbo编码技术之间犹豫不决,而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大唐电信则在Turbo与Polar编码技术之间摇摆不定。投票结果揭晓,LDPC编码赢得了25票,Polar编码获得了23票,Turbo编码则只获得5票支持。在这样的投票结果下,“欧洲阵营”力挺的Turbo编码完全失去了优势,而LDPC编码最终被3GPP选定为中长码的编码方案。
    在随后的3GPP RAN1 87次会议中,代表“中国阵营”的超过50人团队强势进入会场,原本支持Turbo技术的爱立信和大唐电信也纷纷表明立场,爱立信倾向于LDPC技术,而大唐电信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Polar技术。经过三天的激烈辩论,在短码方案的竞争中,Polar码技术最终脱颖而出,成功晋级为控制信令编码方案。
    由此可知,在5G标准产业链的主导权争夺战中,这场标准之争的实质是巨额专利费用的争夺。尽管eMBB控制信道标准的争论已暂告一段落,但在mMTC、uRLLC等其他应用场景以及5G新空口技术标准的竞争仍将不断上演。尤其需要关注的是,这仅仅只是序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8 03:01 , Processed in 0.060661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