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2025年3月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新闻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迭代升级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5623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3月,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对其实践课程体系进行了更新换代。此次改革旨在培育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人才,打造了“校园媒体合作、分层次培养、多样化成果”的全新实践教学体系,致力于增强学生的综合新闻制作能力。何萍教授全面负责此次改革的统筹安排,而曾雯婷、刘宇等资深教师则负责具体执行,构建了一个涵盖不同年级、依托多个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

    校媒协同:重构实践教学新生态

    改革起始于2024年的深入调研工作。教学团队分批次前往合川区的融媒体中心以及綦江区的融媒体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全面了解了基层融媒体在策划、采集、编辑和发布等方面的完整运作流程。段庸生院长和何萍教授带领的调研小组,经过对新闻指挥调度系统的现场考察,以及参与选题策划会议,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传统的依据媒介形态划分的实训模式,已无法满足“全程媒体”和“全息媒体”传播环境的需求。

    何萍教授与綦江融媒体中心交流

    根据调研所得,新闻传播学教研室推出了“三维进阶”培养计划,该计划由曾雯婷、刘宇等资深教师负责主导,何萍教授负责全面协调。计划中,他们构建了一个包括“商业运营”、“融媒生产”和“创意孵化”三个层次的实践体系。为了加强师资力量,2024年,全体教师均完成了剪映专业版的高级培训,系统地学习了智能抠像、AI字幕生成等先进技术,并将这12项数字技能融入到了《短视频创作》课程的新模块中。刘宇老师在阶段性总结中指出,技术赋能不仅增强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而且迫使教师重新构建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刘宇老师参加剪映专业版高阶培训

    曾雯婷老师参加剪映专业版高阶培训

    分级培养:打造能力进阶新范式

    新方案实施后,大三大学生们继续遵循《新媒体运营》课程的基本结构,着重于校园周边商业的推广活动。他们通过自主创建抖音和小红书账号来管理内容,而教师团队则每隔两周对后台的互动数据进行审查,以此生成实时更新的教学反馈。大二年级的实践平台实现了战略性的整合,教学团队对“贸院高智商”微信公众号、“四有青年”抖音账号进行了重构,并新创建了“合川高校通”小红书账号,实施了矩阵化运营。曾雯婷和刘宇创新性地采用了“中央厨房”内容生产模式,将学生分成了娱乐、体育、文化、校园、社会五个主题组别,并要求每个组别根据平台的特点,对同一新闻素材进行多样化的加工处理,旨在全面培养他们的融媒体生产能力。值得关注的是,大二实践课的师资结构经历了重大变革,新入职的教师们被任命为主指导教师。曾雯婷和刘宇则承担了整体规划的重任,他们共同搭建了“技术传承与专业监督”的双轨指导模式。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新教师提升实战技能,同时也确保了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

    新闻学专业教师与同学们合影

   


    新闻学专业教师与同学们合影

    大学一年级阶段主要致力于兴趣的培育。为此,专门为新生设计的《创意写作与传播》实践课程模块呈现出一种开放和接纳的特点,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是否参与新媒体内容的创作。在教师团队的悉心指导下,这些新生已经在三个主要平台上成功发布了多篇文章,这些作品巧妙地融合了新闻元素。

    改革成效:构建产学研融合新格局

    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的《文艺新潮|火锅博物馆: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抖音平台上的《挑战用格莱美镜头打开大学周边夜市!》等作品,传播效果显著,充分体现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果。其中,“四有青年”抖音账号发布的9个视频,每条播放量都超过了百万,产生了强烈的社会传播影响。

    何萍教授指出,这次改革打破了以往按照媒介形态进行分组的教学模式,通过细化内容领域和构建平台矩阵,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融媒思维。随着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不断加深,预计在本学期结束前,将会产生更为成熟的实践教学成果,为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开辟了创新的路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4 22:59 , Processed in 0.092848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