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江西南昌多部门协力用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精准治堵成效显著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856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提升城市交通状况,南昌市多个部门携手合作,积极研究和运用智能交通系统,实施“一地一策”策略,以精确手段解决区域、局部以及突发性交通拥堵问题,从而显著改善交通秩序,确保市民出行更加安全与方便。

    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便于民众出行,自2020年底起,江西省南昌市多部门携手合作,以问题为核心,打造智能化交通管理体系,实施分时、分区、分种的细致管理,整顿道路通行秩序,持续提高交通管理效率。相较2019年,南昌市机动车数量增至147万辆,增幅达24.4%。与此同时,交通拥堵程度有所缓解,拥堵指数从1.32降至1.25,平均行驶速度亦有所提高,由31.9公里每小时增至38.1公里每小时。

    智能指挥、快速反应处置,及时解决路面故障类警情

    南昌市街头,新添置的800辆铁骑吸引了众多行人的目光。这些铁骑与神采奕奕的骑警并肩,守护着城市的主要交通要道。而在骑警的背后,则是一个智能化的“中枢”——畅通南昌联勤指挥中心。

    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联勤指挥中心内,30块LED大屏幕构成了一个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展示着城市各处路口的交通状况。在办公室内,值班民警们正忙碌而井然有序地工作,他们坐在电脑前,频繁地切换着各个路口的画面,致力于发现并指挥处理正在发生的交通事故或故障等紧急警情。

    中午时分,南昌联勤指挥中心副主任胡志峰在用餐后返回岗位,目光紧锁在屏幕上,一边用右手操控鼠标,一边眉头紧蹙,“九洲高架出现严重交通堵塞。”镜头缓缓上移,对准拥堵的路段,画面中一辆小型货车正开启双闪灯,停在车道上。胡志峰立刻拿起对讲机,呼叫附近的骑警支援,大约过了5分钟,拖车抵达现场,成功疏通了道路。

    据相关介绍,凭借天网视频监控及高德地图等拥堵预警功能,指挥中心能够迅速察觉警情,极大限度地缩短因指令延误或传递失误造成的延误时间。与此同时,骑警与拖车队伍分布在关键道路,指挥中心进行精确调度,迅速处理各类情况。

    南昌在此背景下推出了“135”快速应对策略,具体为:一分钟内迅速发现并作出反应,三分钟内调度路面警力迅速抵达现场,五分钟内全力处理轻微事故和简单故障,确保交通尽快恢复,对于较大事故则全力进行疏导。自今年起,南昌交警已迅速处理了8337起事故与故障类紧急警情,有效降低了紧急警情对路面交通的干扰,显著提高了道路的通行效率。

   


    韩师傅驾驶出租车驶向古城,与乘客交谈着,不禁感叹沿途的变迁:“昔日前往古城,碰上交通高峰时段,车辆拥堵个把小时已是常态。而今,无论是早晚高峰,道路都显得相对畅通。”

    排查堵点、探索“一点一策”,道路通行能力明显提升

    南昌抚河北路与中山路的交汇处,地处八一起义纪念馆东侧,毗邻滕王阁西侧,不仅是老城区与红谷滩新城交通往来的关键节点,而且此处设有三个中队,这些中队隶属于不同的大队。

    在交通高峰时段,三个交警中队需费尽心思对道路进行调控。为了确保自己负责的区域不出现拥堵,他们常常需要手动调整信号灯。然而,尽管如此,我们毕竟无法面面俱到。一旦这边道路畅通无阻,另一边的道路可能会因此拥堵起来。西湖大队一中队民警蔡高玮这样说道。

    为了有效减轻关键节点的交通堵塞,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设立了信号配时调度中心,并成立了专注于智能信号和智慧交通创新的团队,致力于研究并实施全市交通信号的集中管控。

    关于抚河北路及中山路的状况,我们率先展开了针对交通拥堵问题的数据调研,并对所得信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判。在此过程中,我们还特别指示路面上的民警降低手动调节信号灯的频率,将信号灯的控制权交由我们统一负责。这是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研所所长刘晓梅所阐述的。科研所已将职能从过往的分析岗位转变为实战岗位,并针对相关问题设立了专门的信号控制小组,借助科技力量,有效将全市信号灯的人工控制率减少了超过七成。

    现在,这个昔日的交通拥堵重灾区,不仅实现了交通信号灯的优化调控,还对周边住宅区的出行问题进行了细致的优化,“实现了有序不堵,让驾驶者和乘客都感到安心,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压力。”蔡高玮如此说道。

    从起初的单一方案演变至现今对时段、区域及模式的细致化管理,南昌在治理交通拥堵问题上正致力于实施“因地制宜”的策略。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吴云鹏,曾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文中对南昌市交通拥堵的现状进行了多角度的剖析,包括路段规划、道路配套设施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等。随后,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主动联系了他,希望他能针对一些拥堵严重的路段提供专业的意见。

    赣江南大道的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这成为了吴云鹏的一项重要成就。该大道周边汇聚了万象城等众多商业机构,还有江西省公安厅、交通运输厅等众多单位,曾一度成为最为拥堵的交通要道。“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我发现拥堵的根本原因在于车道设置不够合理。因此,我提出了建议:移除占据双向车道的花坛,取消沿路停车带,并专门建设停车场。同时,我还建议设置隔离护栏,以确保非机动车能够顺畅通行。””吴云鹏说。

    经过对赣江南大道的优化调整,该路段沿线在早晚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程度降低了约0.06,同时平均行驶速度提高了大约3公里每小时,从而显著增强了道路的通行效率。截至目前,南昌市已对897处交通拥堵点进行了主动排查,其中,一类拥堵点共有93个,已经完成整治27个;二类拥堵点31个,整治完成13个;三类拥堵点773个,整治工作已全面完成。同时,共收集到1093条群众提出的治堵建议,其中801条已被采纳,并且这些建议都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

   


    多方联动、倡导文明出行,对交通违法高发行业加强管理

    龙潭村安居小区的王少忠满脸喜悦,看着那条宽敞的马路,不禁感叹:“真是一条幸福路啊!”历经6年的努力,南昌昌西大道终于打通并正式通车。

    王少忠的女婿原本每天清晨六点钟就得离家,开始他的送货工作。在此之前,由于道路不通畅,他不得不绕道而行。遇到交通拥堵时,他往往需要花费四五十分钟才能抵达目的地。然而,昌西大道的开通使得他送货的时间得以大幅缩短,几乎减少了一半。

    近两年来,南昌市将46个尚未竣工的项目纳入了打通工程的规划之中。这些项目的总投资规模达到了约15.87亿元,总长度约为28.54公里。针对那些长期停滞不前的道路建设项目,市里采取了重点突破的策略。其中,南外环高速、昌西大道等11项工程已经顺利完成了销号工作。

    在源头治理交通拥堵的同时,必须对个人的驾驶行为进行规范。汪勇,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局长指出,任何不规范的并线或是超车行为,都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而那些不文明的驾驶习惯更是对道路通行造成了不良影响。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快递和外卖行业在交通中出现的诸多不文明现象,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推出了针对外卖企业的文明交通色标分级管理措施,并实施了通报批评以及红黄牌警示机制,旨在促使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形成规范驾驶的良好习惯。

    除此之外,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携手南昌市委宣传部以及市文明办公室,共同推出了《南昌文明交通十大公约》。他们还指导各县区,并动员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广泛开展文明交通的引导和宣传活动。同时,这些不文明交通行为也被纳入到了文明单位的评选标准之中。同时,借助“昌通码”等大数据资源,构建了文明交通治理的抄告平台,针对三类机动车违规、五类非机动车违规、两类行人违规的当事人实施抄告和警示措施。对于公职人员和企业员工,则统一向其所在单位和企业进行抄告。

    文明驾驶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得益于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倡导,众多单位迅速开展了自查自纠,部分单位甚至主动与我们取得联系,积极探讨并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副局长曾鸣如此表示。南昌市在交通管理方面不断创新机制,实施“一点一策”策略,并从源头上治理交通拥堵,有效提升了交通治理的效率,使得市民的出行更加安全、更加便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6 22:36 , Processed in 0.092897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