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且遇裁员潮,青年失业率高位攀升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409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毕业即失业。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23届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预计将达到1158万,较之去年增加了82万,这一数字再度刷新了历史记录。

    并非孤例,今年的裁员风波再次给应届毕业生带来了不利的冲击。进入6月中旬,根据美国某数据平台.fyi的统计,自年初至今,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798家科技公司宣布了裁员计划,涉及裁员人数已超过21万,这一数字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裁员总数。汽车、制造、外贸、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均出现了不同规模的裁员情况。

    毕业生大量涌入就业市场,与此同时,众多行业进行裁员,导致就业竞争愈发激烈。根据公开数据,6月份,青年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16至24岁年龄段劳动力的调查失业率达到了21.3%,较上个月有所上升。从3月到5月,这一比率依次为19.6%、20.4%、20.8%。

    就业构成了民众生活的基石。面对众多行业因企业扩张而进行的人员削减,却有一家公司逆流而上,听从公众舆论的呼吁,主动肩负起社会使命,增强社会公众的信心,全力以赴攻克青年就业的困境。

    它无疑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比亚迪。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比亚迪共招募了3.18万名应届毕业生,其中硕士和博士学历者占据了61.3%的比例。在这3万多名新员工中,高达80.8%的人将投身于研发领域。此外,比亚迪在2023年的校园招聘中,招聘岗位遍布全国37个城市,涉及的专业类别多达50种。涵盖机械、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力学以及交通运输等多个专业领域。

    在中国汽车工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比亚迪视人才为最珍贵的资产,用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那些面临“就业寒冬”的应届毕业生,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安定和谐贡献力量;与此同时,比亚迪持续吸纳人才,扩充人才队伍,为追求新的发展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与毕业生双向奔赴

    在2023年比亚迪的招聘宣传评论区,目光所及之处,比亚迪与应届毕业生们呈现出一幅相互吸引的美好画面。

    有人评价说“选择了迪,就能顺利毕业”;有人大声喊出“加入迪子,我们义无反顾”,有人宣称“我们都是迪的粉丝”,有人倡议“咱们一同加入比亚迪,成为迪仔”,甚至有人已经“全身心投入迪子的事业”……

    “迪子”这个名字已成了他们对比亚迪的亲昵称呼,而加入比亚迪也成为了他们毕业后的强烈愿望。那么,比亚迪究竟是如何成为汽车行业里吸引人才的“磁铁”呢?

   


    真挚的态度已成为关键武器。首先,比亚迪在招聘校园人才时,并非依赖空洞的愿景,而是以实实在在的薪酬作为吸引。据公开信息透露,2022年的比亚迪校园招聘薪资表中,C9F硕士的年薪高达27万元,这一数据在社交平台上得到了众多毕业生的证实。

    比亚迪内部,员工能够享受到丰富的福利待遇,包括以远低于市场水平的优惠价格购置公司建设的小区住宅;此外,他们还有资格以零首付的方式购买比亚迪汽车,并享受三年的免息期;同时,他们还能得益于比亚迪建立的医疗互助体系,获得相应的医疗保障。

    此外,比亚迪致力于打造一套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旨在使缺乏实践经验的应届生迅速适应社会环境,为他们职业生涯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石。

    在应届生培养领域,比亚迪推出的“明日之星.百日成长应届生培训项目”已走过25个春秋。这场为期百日的训练营,旨在通过强化明日之星的企业认同、文化共鸣、业务认知、职业修养及岗位实操技能等,采用高管引领、专家讲座、师徒结对、网络教学、文化互动、岗位锻炼等多种方式,旨在帮助明日之星积累未来所需的关键能力,并助力应届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角色过渡。

    例如,在博士生教育领域,2017年,比亚迪成功建立了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启动了博士后人才的首次培养项目;到了2022年,公司又增设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该站成为全国首批备案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之一;截至目前,比亚迪在深圳和重庆两地分别设立了两个创新实践基地和三个工作站,在站博士后人数正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我们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清华大学这三所知名学府携手合作,共同设立了14个学科领域的16个流动站,致力于联合培养博士后人才。

    这一批优秀人才,在2021年广东省众创杯博士博士后创业创新大赛创新赛中荣获银奖,在国家人社部首届2021年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赛中摘得铜奖,成为广东省在全国大赛新能源(包括新能源汽车)专业赛道上唯一获奖的参赛项目……这些荣誉充分彰显了比亚迪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展现出的强大竞争力。

    当今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已成为企业争夺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人才的兴旺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繁荣。人才更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力,技术创新的普及和推广,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桥梁作用。

    为再造传奇蓄力

    比亚迪之所以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其背后的主要动力源于技术创新,而人才则是支撑其技术发展的坚实根基。“众多研发人员构成了比亚迪品牌实现颠覆性变革的坚强后盾。”这是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投资者交流会上所阐述的观点。

   


    比亚迪敢于摒弃燃油车生产,全力投身于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战略布局,这体现了其远见卓识。这一成就背后,离不开一支由高精尖人才组成的团队,以及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除去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比亚迪目前拥有超过6.9万名研发工程师。在全球范围内,比亚迪累计申请的专利超过4万项,授权的专利超过2.8万项。平均每天,公司提交的专利申请达19件,授权的专利则有15件。此外,比亚迪还荣获了4项专利金奖,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引领着科技创新的潮流。2022年,比亚迪在研发领域的投入累计达到了202.23亿元人民币,这一数额占据了其营业收入的4.77%。自创立以来,比亚迪在研发方面的累计投入已突破千亿大关,并设立了11个研究院,全方位地助力人才的创新活动以及新技术的实际应用。

    专利技术及优秀人才共同构筑了比亚迪的“技术宝库”,同时也为比亚迪勇攀科技高峰提供了强大的信心。目前,宝库中的几位杰出人才已充分展示了人才的价值。

    近日推出的全新自主研发技术——云辇,这一成就意味着比亚迪成功成为国内首家独立掌握智能车身控制技术的汽车制造商,此举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此举一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使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为中国汽车企业技术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光明前景。

    比亚迪所研发的以四电机独立驱动为核心理念的动力系统,即易四方技术平台,对新能源汽车的特性进行了从感知、控制到执行的全方位重塑,实现了对传统燃油车动力系统能力的根本性转变。

    比亚迪凭借人才驱动推动的技术创新,在刀片电池、DM技术、e平台3.0以及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等领域,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王传福强调,应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成本、产品及产业链等优势,进一步打磨品牌形象,并引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世界舞台。

    侃车说:

    通用汽车公司前总裁艾佛烈•史隆(Sloan)曾言:“即便将我所有的财产剥夺一空,只要保留我的团队,不出五年,我便能将失去的财富悉数赚回。”

    宝洁的总裁曾言:“若仅取走宝洁的精英团队,而保留其资金、设施与产品,那么宝洁必将走向衰败;反若剥夺其资金、设施与产品,却留下人才,宝洁有望在短短十年内重振雄风。”

    那些成就非凡的企业,特别需要非凡的人才。比亚迪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吸引了三万名优秀人才,通过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孕育出未来的明星,被誉为当之无愧的“人才收割机”。它以先进的制造业推动就业增长,增强社会信心,然而,这些人才也将不断为比亚迪构筑起一道道坚实的“护城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6 07:32 , Processed in 0.090023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