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人生遇到挫折,遇到挫折的人生哲理,人生中遇到挫折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8587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高僧说:人生遇到挫折时,心中牢记3句话,会否极泰来!

    一、凡事要量力而为

    高僧表示,自知之明是生命完美的底线,人需要有自知之明,要量力而为,如此才不会力不从心。

    古语有云,“人贵有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这意味着,无论我们去做什么,我们都要尽力而为,同时也要量力而行。

    因为一个人无论怎么强大,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底线”。

    先来看一则小故事:

    深山之中藏着一座千年古刹,有一位高僧隐居于此。人们听闻他的名声后,都从千里之外赶来找他。有的人想向大师求解人生困惑,有的人想向大师讨要武功秘籍 。

    他们抵达深山之际,察觉到大师正于山谷中挑水,他所挑的水量不多,两只木桶皆未装满 。

    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讲,挑水之道不在于挑得多,而是挑得够用,一味贪多会适得其反,众人愈发不解,大师从他们当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两桶水,那人挑得极为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便跌倒在地,水全洒了,那人膝盖也摔破了 。

    水洒了,难道还得回头重新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难道不比刚才更少吗 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望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讲,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过这条线,一旦高于这条线,就超出了自己的能力与需求。刚开始的时候,还得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就不用去看那条线了,凭借感觉就能知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能够提醒我们,做任何事既要尽力去做,也要根据自身能力行事。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而言,目标越低越好,因为低目标易于达成,人的勇气不易受挫,反而能培养出更大的兴趣与热情,如此长期坚持,循序渐进,自然就能挑得更多且挑得更稳。

    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大师,还是普通人,能力都存在一个底线,一旦超过这个底线,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那么,哪怕是再强健的人也会摔跤 。

    确实如此,没有能力就不要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很多时候,我们人生中遭遇的挫折,常常是由于自身高估自己的能力导致的。

    从今往后,请一定要记住,人生就像秤一样,要是对自己的评价称轻了,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要是称重了,又容易变得自大,只有称准了,才能够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进而才能少走弯路!

    二、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高僧说道,抱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做人的时候不要抱怨,要把天地装在自己的心中,如此便能够看见自然的美。

    “抱怨”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如同美丽总会在不经意间进入我们的视线。抱怨会引发烦恼,痛苦会如滚雪球般,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沉重 。

    那么,该如何摆脱抱怨的情绪?

    一代高僧圣严法师曾开示,不要抱怨他人,要倾听他人的抱怨,还要接受他人的抱怨,拥有一颗不抱怨的心,美丽就会全部映入眼帘。

    一起来看一则佛学小故事:

    一天,佛陀历经多次轮回后终于修成正果,他想了解世间其他生命对自己这一世修行的看法,于是询问众生,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会怎样选择今生的生活。

    众生的回答令佛陀大吃一惊。

    男人写道,假如让他再活一次,他要做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可以娇嗔,可以邀宠,可以当妃子,可以当公主,可以当太太,可以当妻妾。最重要的是,这个女人可以支配男人,让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

    女人写道,假如能再活一次,一定要做个男人,能够蛮横,能够冒险,能够当皇帝,能够当王子,能够当老爷,能够当父亲,最重要的是能够驱使女人。

    佛陀看完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道:“为什么人人都只知道抱怨呢?要是这样的话,怎么会有更加丰富、充实的来世呢?”

    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抱怨的事,似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有道理,然而却忽略了幸福来源于珍惜,生活不是用来攀比的。当这些牢骚和抱怨变成心灵天窗上厚厚的尘埃时,灿烂的阳光怎么能照进心田呢?那漫天的花雨又能看到多少呢?

    毫无疑问,抱怨起不到任何作用,反倒是乐观豁达的心态能够解开心灵的枷锁。抱怨就如同赤脚在石子路上行走,而乐观则像是一双结结实实的靴子。

    三、人要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高僧讲,人活在世上,一定要将覆盖于真我之上的虚伪面具扯下来,如此方可活出真实的自我。

    做人,就要去掉一切虚伪的矫饰,保持纯真质朴的本来面目。

    生活里存在着许多困难,还有不少挫折,实际上它们都是因为心有挂碍才产生的,好多人都处于“作茧自我束缚”的状态 。

    一个人,倘若能秉持纯真质朴的态度去处理事情,那么所有的挫折便都不会存在了。

    再来看一则小故事:

    从前 有一位居士 有一次 他去拜访一位很久没见面的禅师 两人相谈甚欢 不知不觉已接近中午 禅师便留居士用餐 侍者为他们做了两碗面条 两碗面一碗大一碗小

    禅师看了看面条,然后对居士说道,让居士吃大碗的。按照常理,居士应该会谦让一番,然而出乎预料的是,居士连看都没看禅师一眼,就自顾自地低头吃起来。这使得禅师心里产生了一些不悦之情。

    居士吃得饶有兴味。待他吃完后,发觉禅师的碗筷一点儿都没动,于是笑着询问道:“你为什么不吃呢”禅师长叹一口气,未作言语 。

    居士又笑着说道,你生我的气了,你是嫌我不懂礼仪,只顾自己狼吞虎咽 ,禅师没有答话,又叹了一口气。

    居士于是问道:“我们如此推来让去,目的是什么呢”

    “让对方吃大碗。”禅师终于答话了。

    既然让对方吃大碗是最终目的,倘若我们推来让去,那何时才能把面条吃下肚呢?我把大碗面条吃了下去,您却感到不悦,难道您不是真心谦让?推来让去又有啥意义呢?

    禅师听了居士的话,心中顿悟。

    试问: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呢?

    其实,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许多人都很虚伪,他们戴着面具生活。

    做人,必须把虚伪的面具撕下来,才能活得轻松自在 。

    每个人都拥有真实且永恒的自我 ,只要能够挖掘出真实的自己 ,人生便会呈现出新境界 。

    只有展现真实的自我,用真实的自我主宰内心的世界,才能够摆脱困境,实现至高无上的解脱,才可以迈向生命的圆满。

    佛告知世人,只有真实智慧得以显现,你才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你才能够突破重重障碍,你才能够见到真我本性,你才能够悟透宇宙和生命的真相。

    做人的时候,倘若放弃了矫饰,当成为真正的自己时,就会感到满足,也会感到轻松,好运自然就会到来了!

    - The End -

    赞 赏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5 07:26 , Processed in 0.081802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