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美团外卖送餐费涨价,美团外卖起送费涨价了,外卖涨价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8303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业专家觉得,滴滴和美团不会展开烧钱补贴大战,当下两家的诉求不一样,冲突不太显著 。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13期)

    3月21日,美团打车正式在上海登陆,这表明在一年前于南京试水后,美团打车迈出了布局全国市场的第一步。同一天,美团宣称已取得杭州市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另外,首批推进的城市有成都、福州、温州、厦门,且另一“重镇”北京也会在4月份启动。

    美团从外卖领域进入打车领域的同一时间,滴滴从打车领域跨界到外卖领域。4月1日,滴滴外卖会在无锡开始运营,之后陆续“开餐”的城市名单里有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和厦门。当前,标签为“美食佳饮”的“滴滴配送”APP已经上线,骑手招聘广告中醒目地出现了“月入超一万”这样的字眼。

    互联网公司又开始争斗了吗 我察觉到了红包的气息 司机被戳中了兴奋点 用户被戳中了兴奋点 骑手被戳中了兴奋点

    当“准巨头”美团开始试探着进入滴滴的腹地,当“准巨头”滴滴开始试探着进入美团的腹地,故事肯定没那么简单。美团经历过同业大战,经历过补贴烧钱,经历过兼并收购,经历过圈地融资,经历过巨头间周旋。滴滴也经历过同业大战,经历过补贴烧钱,经历过兼并收购,经历过圈地融资,经历过巨头间周旋。如今双方突然发现,大家都站上了同一条赛道……

    美团做打车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美团公布了相关数据,美团打车在上海上线首日,完成订单量突破了15万单,第二天日完成订单量超过了25万单,第三天日完成订单量更是突破了30万单,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美团打车为吸引更多全职司机,对司机前三个月免抽成,之后抽成比例为8%,而滴滴快车的平台抽成约在20% 。

    美团点评CEO王兴表示,打车的需求很强,他们的目标是拿到三分之一的市场 。看来,美团做打车是认真的 。去年12月,美团进行了公司架构调整 ,新成立了出行事业部 。

    至于为何要开展打车业务,王兴以及美团的重要投资人、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均提及了这样一个数据,美团点评上约30%的用户会打车前往就餐地点,重叠程度如此之高,必然存在发展空间。

    资深行业专家王耀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美团做打车迟早会发生,从业务逻辑方面来看,这件事是合乎情理的,他曾先后在百度外卖和滴滴担任高管,之前在物流行业也有丰富经验 。

    凭借美团和点评所积累的用户以及用户行为,将打车业务融入其中,这种场景极为合适。并且业务推进十分顺利,在用户端无需耗费过多精力,只需在运力端投入力量即可。然而,由于外卖业务的竞争尚未结束,不能过于急切,美团打车在南京进行了一年的试点后才开通第二个城市。不过,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具有较大的战略意义,在实施相关举措之后,极有可能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王耀弘说道 。

    但是,王耀弘持有这样的观点,滴滴和美团不会爆发极为激烈的烧钱补贴大战。一方面,通常一个行业是由两到三个顶级玩家带动热度的。当下出行行业处于缺乏竞争的真空期,市场完全能够容纳更多玩家共同参与 。滴滴成为行业霸主之后,用户抱怨逐渐增多,出现了体验不好的情况,运力也不够,还存在涨价等问题。从美团打车上线后司机和用户的反应可知,大家都期望有一个竞争对手去挑战滴滴 。

    另一方面,美团打车和滴滴的冲突不大,这是因为两家的诉求不一样,美团的目标清晰,它想要的是20%到30%的市场份额,并非一定要击败滴滴,主要是为了给自身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完善服务链条。

    记者询问了滴滴内部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对于美团低比例抽成的看法 ,该人士表示 ,美团现在是在拉新 ,但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如果真的行业常态就是8%的抽成比例 ,美团会进来吗 ?

    滴滴外卖给予新招募骑手的万元保底薪资,远远超过了美团的6000元。当然,未来的情况难以预料 。

    滴滴外卖能否复制Uber的成功?

    滴滴进入外卖领域是有线索可寻的。早在2015年的时候,滴滴就曾进行战略投资饿了么。外界依据此情况进行猜测,滴滴有打通出行和外卖这两大O2O高频应用的想法,想要合力构建由两个轮子的电动车加上四个轮子汽车组成的“2+4”同城配送体系。但在那个时候,滴滴的主要精力毕竟是和Uber中国进行激烈竞争,所以入股比例并不高。

    2017年,市场传出滴滴希望入股饿了么,金额为20亿美金,然而此事并未实现,最终滴滴决定自己开展外卖业务。业界对滴滴做外卖并不感到十分惊讶,这主要是由于Uber的外卖业务发展态势良好。Uber在美国推出了Uber EATS(餐饮)业务,推出了Uber Rush(快递)业务,推出了Uber life(优生活)业务,推出了Uber (旅行)业务,并且收益状况良好。当前,Uber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0%的订单属于外卖业务。

    但是,王耀弘持有这样的观点,滴滴想要复制Uber的业务逻辑是存在困难的,这是由于国内外的情况存在极大差别,城市布局不同,人工成本有差异,就连饮食品类也不一样,这些方面几乎没有可比性 。在国外,Uber的外卖由司机配送,然而在中国,司机无法停车取餐并送餐上楼,所以需要招募骑手;国外的外卖大多是比萨等快餐,可中餐要复杂得多;国外人工成本高昂,送餐员的小费通常是餐费的15%,而在中国,普遍能被接受的送餐费基本在5元人民币左右。

    打车业务存在两端,分别是用户和司机。然而外卖的链条比打车更深,涉及三个方面,即商户、骑手和用户。线下的商户需要逐个去洽谈、去审核,骑手需要招募和管理,这些都需要逐步去完成。王耀弘说

    据记者所知,当下滴滴外卖与百度外卖相似,主要采用代理的模式 ,美团在一二线城市主要进行直营 ,在三四线城市才开展代理 。

    代理商能够更充分地运用当地资源,成本相对较低,互联网公司仅负责技术平台搭建以及输出管理模式 。王耀弘表示,市场规模较大的一二线城市不适合开展代理业务 。他还透露,百度外卖致使众多代理商出现严重亏损,这或许会对代理商加盟滴滴的想法产生影响 。

    外卖前期投入巨大,要铺设人员、车辆,还要对餐厅进行推广,起初为争夺市场份额需要大幅补贴,所以头一两年基本处于赔钱状态。原本以为能开始盈利,结果百度却放弃了该业务,并入饿了么后,几乎走向消亡。此次滴滴会投入多少资金?投入一两年后若未达预期,是否会叫停?不确定性极大。王耀弘说

    “准巨头”MD必有一战?

    业界有一种说法,互联网的上半场属于BAT(百度、阿里、腾讯),他们掌控着线上流量入口,而下半场属于TMD(今日头条、美团点评、滴滴出行),新的流量入口是他们争夺的主要战场。

    美团和滴滴是两家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当下远未到冲刺阶段,在跑马圈地过程中,彼此较劲,偶尔也会擦枪走火。毕竟它们是互联网下半场的主角,是下一代的“准巨头”,速度意味着生存 。

    两家业务的本质都是基于地址位置进行连接,一家是从生活服务领域出发开展业务,另一家是从交通出行领域起步开展业务,它们手中所具备的资源和条件大致相同。美团和滴滴,都是致力于连接线下服务,所做的事情都是促成交易。

    2017年,美团点评年度活跃买家数量达3.2亿,活跃商户数量达437万,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在该平台消费,其覆盖范围已达全国2800个市县区,它是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2017年,滴滴出行为全国400多个城市的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服务,全国平均每人使用滴滴打车5次。

    业内人士觉得,不管是打车,还是送外卖,都得深入钻研某一领域。滴滴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的渗透程度很深,美团系统也已和众多餐厅实现了对接,进入这个行业不难,然而要把业务做大做深却不容易。

    美团将自身使命描述为Eat,live,直白些讲就是要成为一切吃喝玩乐行为的消费入口,滴滴的目标是打造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而你出行是去做什么呢,很大程度上也是去吃喝玩乐。

    当两家的规模持续增大,生态愈发完善,疆域不断拓展,交集的出现好像是早晚的事。只是不清楚他们共同的“爸爸”——腾讯会作何想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4 21:46 , Processed in 0.081829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