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张玉书、陈廷敬等奉康熙圣旨编撰的康熙字典简介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8060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康熙字典》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它在明朝《字汇》、《正字通》两书基础上增订,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所以书名叫《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编纂,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人共同努力完成。字典运用部首分类法,单字按笔画进行排列,全书被分为十二集,用十二地支来标识,每一集又分成上、中、下三卷,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依据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总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是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

    基本简介:

    《康熙字典》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该书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所以书名叫《康熙字典》。其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雯、史夔、周起渭、陈世儒、贾国维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单字按笔画排列,全书分为十二集,用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是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

    《康熙字典》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它是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重印至今从未停止。

    详细介绍:

    查检:《康熙字典》采用部首检字和笔画检字方法。

    可记歌诀:在一二的位置要在子中寻找,三画的情况要询问丑和寅,四画就在卯辰巳这几个里面,五画对应午,六画对应未申,七画对应酉,八画和九画对应戌,其余的都存于亥部。或是“一二在子三在丑寅,四在卯辰巳五去寻午,六在未申七在酉处,八九在戌其余存于亥。”

    若要查找“康”字,需在部首索引里找到“广(yan)”部,其位于“寅下”5页。除去部首,“隶”字为8画,接着要到“寅集下”“广”部8画处查找“康”字,它在“寅下集”9页中能够查到。

    笔画检字用于难字查检,能依笔画检字表。比如查“民”字,若不知其部首,可查笔画检字表。“民”是5画,能在5画中查到。“民”下注为“氏”部,接着到“部首索引”中查“氏”部。“氏”在“辰下”33页,再到“辰集下”氏部1画里找“民”字。在“辰集下”34页中可查到。

   


    《康熙字典》依据明朝的《字汇》《正字通》两书进行增订,对于两书的错误之处,《康熙字典》还做了一番“辨疑订讹”的工作,它有这样三个优点:

    收字相当丰富,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它都是我国字数最多的一部字典 ,直到一九一五年《中华大字典》出版 ,其字数达四万八千余字 ,才超过了它 。

    它按照二百一十四个部首进行分类,还标注了反切注音、出处以及参考等内容,几乎将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罗列其中,能够供使用者查阅 。

    除了僻字僻义之外,它差不多在每一个字、每一种字义下面,都列举了例子,这些例子几乎全部都是引用了“始见”的古书 。

    缺点:

    该字典存在两个缺点,其一,全书反切和训释存在罗列现象,毫无标准可言,作者很少提出自身见解,这对初学者使用不利;其二,其中疏漏和错误众多,王引之的《康熙字典考证》12卷,纠正了其中2588条讹误,而这仅仅是一部分错误。

    作者介绍:

    陈廷敬出生于1638年,逝世于1712年,他原名陈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年号午亭山人,是清代泽州府阳城人,也就是现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皇城村的人,他入仕五十三年。他在顺治十五年,也就是1658年考中进士,后改为庶吉士。他起初名叫陈敬,因为同科考取的人中有同名者,所以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他历任经宴讲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务。陈廷敬一生喜好学习,在诗、文、乐方面都极为完备,他的诗风格“清雅醇厚”,很受康熙皇帝的赞赏。

    张玉书出生于1642年,去世于1711年,字素存,号润甫,是江苏丹徒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镇江人,他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五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五十年,享年七十岁,他是张九徵的次子,长兄是张玉裁,自幼刻苦读书,在顺治十八年也就是1661年考中进士,精于春秋三传,在史学方面造诣深邃,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在二十三年也就是1684年被授刑部尚书,后调为兵部尚书。二十九年时,被任命为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康熙三十五年,也就是1696年,跟随皇帝征讨噶尔丹叛乱。为官一共五十年,担任太平宰相二十年。长期负责机要事务,正直诚信、清正勤勉,朝廷对其十分倚重。康熙十八年,即1679年,主持编撰《明史》,先后出任《平定朔漠方略》《佩文韵府》(1704—1711)《康熙字典》的总裁官。他多次勘察河工,支持靳辅主持治河工程 。康熙四十九年即1710年,他告病辞官,却仍被朝廷慰留 。康熙五十年也就是1711年,他以七十岁高龄跟随康熙前往热河,最终病死在塞外 ,谥号文贞 。玉书擅长写作古文辞,堪称一代大手笔 。他著有十二卷《文贞集》,《清史列传》流传于世 。

    相关介绍

   


    《康熙字典》版本众多,有康熙内府刻本,即武英殿版本。它包含两种纸本,分别是开化纸和太史连纸。康熙内府刻本多用于内廷赏赐,装订极为豪华,民间罕有见到。另外还有道光七年的内府重刊本、其他木刻本,以及清末出现的石印本、铅印本、影印本 。清末上海同文书局增篆石印本是一种发行量极大且极为流行的版本。康熙四十九年时,康熙召集了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位学者,开启了《康熙字典》的编撰工作。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他们对传统字书展开了大规模的集中整理。最终于康熙五十五年完成了编辑工作 。《康熙字典》吸收了历代字书编纂经验,全书共分十二集,从子集到亥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分别排列214个部首,总共收录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字,内容引用古代诗文追溯字源,还注明历代用法佐证其变迁,问世后社会影响巨大。它的文字被广泛引用,它的音义被广泛引用,它的书证被广泛引用,它的体例成为了后世出版字书的蓝本,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康熙字典》是我国古代字书的集大成者,它有这些特点:收字数量多,字的别体、俗写都收录,字体相似但音义不同的编为“疑似”,另外列出“备考”“补正”;注音最为全面,搜罗的字音完备,凡是韵书里记载的都依序排列;释义追求古意,义例大多是原始出处 。这些优点极大地方便了封建士子,这些封建士子有着浓郁的复古思想,所以它被誉为“体例精密,考证赅洽,诚字学之源薮,艺苑之津梁”(王引之语) 。它存在缺点,自清王引之以来,代代都有研究并进行补正的人,此后还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汉语大字典》《中文大字典》,然而因为编纂目的不同,《康熙字典》注重“古”,而后继者服务于“今”,所以直到如今《康熙字典》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阅读古籍、整理古文献、从事古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特别是在俗文学研究比如敦煌学领域,它是手头必备之书(郝春文语) 。《康熙字典》自从问世以后,出现了很多版本,根据不完全统计有100多种,现在选择其中重要的版本简要叙述如下:

    康熙五十五年武英殿本,按地支分成十二集,每一集有三卷,前面冠以“总目”“检字”“辨似”“考异”,末尾附有“补遗”“备考”。部首以及每一部的字按照笔画排序,字单独占两行,释文是双行。在每一个字下面,首先列出《唐韵》、《广韵》、《集韵》、《古今韵会举要》、《洪武正韵》等书籍中的音切,接着进行训义,广泛征集典籍中的例句、字书释义的例句,要是有考证的内容就附在后面,然后列出别音别义、异读异体。凡一个字所呈现的形体、意义都条理清晰,“每个字都完整记载古体……改从隶书……同时兼顾重文、别体、俗书、讹字……都附在后面……凡是古籍中记载的,务必使其涵盖全面没有遗漏”(《四库提要》) 。后世的版本都源自于此 ,即便道光武英殿本出现后它依旧是最流行的本子 。像四库本 、《字典汇编》本所依据的同文书局本 。[]

    道光七年,率90余人校《康熙字典》,改正字头,订正引文,历时五载,更正2588处,挖改原版重新印行,此为道光十一年武英殿本,王引之校改本,共四十二卷。同时王氏将校勘文字辑为《字典考证》十二册。因《字典考证》单行本出现,且国人尊古轻今好远忽近,或许出于慎重,此校改本影响甚小 。需要说明的是,《康熙字典》原无篆书,篆书为后世刊行者所加。

    四十三卷本,是康熙五十五年武英殿本与《字典考证》。由于上述原因,那些有意吸收道光殿本的人采取了这种简单且保险的做法。最为流行、影响最大的中华书局本就属于这个系统。

    (四)道光殿本影印本+《字典考证》+《康熙字典考异正误》。上海古籍出版社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发现了道光殿本,对道光殿本所做更改与《字典考证》进行了异同比较,发现二者存在差异,还认真研读了日本渡部温的《康熙字典考异正误》,于1996年推出《王引之校改本》,此本以善本(王氏家藏本)作为底本,保持其原貌,字头依据许铉校本《说文解字》列出篆文,在页前加上部首目录,在书后附上四角号码索引。

    以道光殿本为基础,参考其他版本进行校对,将原书的备考、补遗内容移到正文部分,使用新旧两种字体,释文、义例采用新体,列出《新旧字形体对照举例表》,对全书进行标点并加注拼音,采用繁体横排,篆文与上古本相同,有四角号码索引,由汉语大字典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

    《〈康熙字典〉通解》以道光殿本作为底本,进行了校勘工作,吸纳了《字典考证》《康熙字典考异正误》以及黄云眉《康熙字典引书证误》等人的成果并将其融入正文,采用今音进行注音,使用简化字,采用横排标点,对部首检字法做了处理,删去了《字母切韵要法》等四种内容,将篆文出楷篆对照表列于书后。由时代文艺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

    (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简化字、横排版,1997。

    现代检索有注音对照,是中国档案珍藏版,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于2002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4 13:26 , Processed in 0.093464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