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看新闻赚钱的方式,看新闻赚钱的套路,新闻赚钱方式看哪些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7341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先生来自渌口区,他常在微信小程序里玩一款游戏。在这款游戏中,若想获得不一样的游戏效果,或者让角色复活、奖励翻倍,就得靠大量“金币”来达成。而获取“金币”的办法,是要强制观看15至30秒时长不等的广告,或者邀请新玩家等。如今这种方式好像已常态化,其中存在一类极具诱惑的广告 。

    “让汗水不白流”

    “每天走够4000步,每月能赚200元,上不封顶”……

    这是一款名为“趣步”的APP的广告宣传语 ,“走路就能赚钱”这样的噱头吸引了不少用户 ,尤其是中老年用户 。

    2018年下半年开始,这类APP忽然流行开来,其传播速度快得令人惊讶,下载注册量曾一度位居APP市场生活类首位。(此类用于宣传的APP实际上不止“趣步”这一个。)

    据报道,“趣步”APP于2018年才正式上线,截至2019年9月,登记注册用户已突破7000万。7000万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以某地级市的官方APP为例,7000万注册量,等同于70个地级市注册用户的总和。

    真能赚钱?

    宣传广告宣称,即使不投入一分钱,只要每天带着手机打开软件走上3000步,一年后就能获得55个糖果,糖果是该APP的硬通货。当时每个糖果“价值”100元,能轻松实现年赚五千的目标,并且收益上不封顶。如此高的热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玩套路?

    不过看着确实很诱人,然而真要拿到钱并非易事。据了解,玩一个月能获得11个糖果,若继续玩就必须花掉10个买任务,要是把第一个月产生的糖果卖掉,第二个月便无法得到糖果。表面看似是零投资,实际上是利用拉人头的方式发展“下线”。一位资深玩家介绍,他参与过虚拟货币交易,“趣步”这类APP的玩法其实就是资金盘玩法,先入场的用户会低价购入“糖果”,然后想尽办法通过大量买入、拉人头等方式把“糖果”价格炒高,最后将手里的糖果高价抛售以赚取差价 。说白了,就是“上级用户”用高收益诱惑“下线”来接盘,“下线”接着再拉其他人加入,从而吸引源源不断的接盘者 。

    业内人士称,“趣步”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主要原因是成本低廉,每人只需缴纳1元就能参与。不过对于平台方而言,注册用户数量增多后,收益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

    结

    果

    是

    ——

    抓

    了

    目前,“趣步”存在涉嫌传销的行为,“趣步”存在涉嫌非法集资的行为,“趣步”存在涉嫌金融诈骗的行为,长沙市工商部门因此对其立案调查。

    今年3月,出现了一件类似的事情,花生日记App因涉嫌传销违法行为被开出高达7456万元的罚单。花生日记是一款导购类App,它打着“赚钱神器”的名号。用户缴纳99元升级费后会成为超级会员,成为超级会员后可享受购物优惠券,并且还能够从“下线”的消费金额中提取佣金 。

    如何分辨传销新变种?

    有专家表示,这种以赚钱为噱头吸引用户的手机App都属于庞氏骗局,这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称呼 。传销的本质是,经营者没有提供实质性的商品或服务 。他们仅仅通过发展上下层级形成分配提成的关系 。并从中牟取非法利益 。

    目前,号称以各种方式赚钱的手机App本质上是通过“拉人头”形成上下层级关系,下级人员要缴纳入门费、会费等各种费用付给上级人员,这种情况属于传销行为。上述的赚钱类App卖的不是商品,而是“噱头”,“噱头”是一种虚拟商品,并非一般经营者售卖的实物、服务、体验类的商品。除了走路、购物等,还有一些新闻类App进入了用户的视野,这些App以赚钱为噱头,比如“看新闻能赚钱”“随时提现不受限”等。有的App还以各种高额奖励鼓励用户发展“下线”,以此吸引更多使用者。

    乱象值得警惕

    “趣步”出现“暴雷”情况,这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微博话题#趣步APP涉嫌非法集资被查#的阅读量达到8526.3万次,百度搜索“趣步”的相关资讯有93万条。当下,趣步APP已被苹果APP Store、安卓应用市场等多个应用平台下架 。

    光明网评论指出,注册门槛较低,参与起来比较便利,还承诺会有巨额回报,这些是成功编织“趣步神话”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它的确触动了不少人心中“躺着就能赚钱”的想法。当传统的传销模式热度降低时,需要警惕的是传销花样本身也在不断演变。

    舆论觉得,“趣步”APP存在诸多乱象,然而用户数量众多,这表明公众对新型传销、骗局的认知不够。虽然“趣步”已接受调查,可是仍有“看新闻赚钱”“刷短视频赚钱”的APP存在。针对这种情况,有关专家提醒,用户对于一些号称“赚钱”的APP要提高警惕,看似不用本钱就能获利,实际上里面或许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陷阱。不少人在微博、论坛等平台上分享了被骗的经历,他们提到,新型的网络传销一般会披上时髦的外衣,这些外衣包括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区块链、虚拟币等,并且会利用互联网渠道发布信息 。

    严厉打击

    在此呼吁,要加大对传销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让传销的组织者承担远大于收益的责任,让传销的领导者承担远大于收益的责任,如此才能从根源上遏制传销行为。最重要的是,要利用各种平台在社会层面宣传普及传销本质,要利用各种机会在社会层面宣传普及传销本质,让用户真正提高警惕,鼓励社会对举报传销的行为予以奖励。

    请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奇迹

    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如果您遭遇或发现此类违法违规行为

    请及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举报

    渌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电话:

    公安机关请拨打:110

    看新闻,看资讯,正确的打开方式如下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3 13:29 , Processed in 0.114854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