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人民大学校徽,中国园林博物馆校徽展览:重温大学记忆,感受百年学府文化魅力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07
发表于 2025-4-19 23: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枚校徽很微小,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记忆,你是否还记得母校的校徽是什么样子呢?

    中国园林博物馆正在展出的“恰同学少年——校徽上的大学记忆”,就好似一次充满朝气、壮志满怀的“青春号”大学之旅。600 平方米的展厅将近两千枚校徽串联在一起,能带领您去体验这段以校徽为帆的旅程。

    这是国内首个以校徽以及大学园林当作载体的主题展览,该展览能够展现大学的百年发展史。在 12 月 15 日之前,市民能够前往园博馆,去重温自己的校园记忆,同时感受中国百年大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现场

    校徽化身“会说话的讲解员”

    走进展厅时,伴随着那首耳熟能详的校园歌曲《同桌的你》,一张巨幅海报展现在眼前。在画面中,有 5 位女孩迎面走来,她们身着校服,手中拿着书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983 年的电影《女大学生宿舍》有一张海报,我们经过了长时间的挑选,这张海报所反映的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大学生活,与我们展览的基调是相契合的。中国园林博物馆展陈开放部部长谷媛进行了介绍。

    观众通过这些校徽可以饱览百年来中国大学发展的非凡进程。

    这些展品涵盖了清末京师大学堂的相关物品,还有地方学堂的校徽。同时,也有其它体育类、奖章类的徽章,以及记录中国百年重要历史进程的徽章。此外,观众能够看到多种式样的校徽,比如证章式样、纪念式样、牌匾式样。并且还能看到与校徽有关的资料,像毕业年刊、课堂笔记等。另外,也有校园生活用品。

    搪瓷茶缸、行李签等老物件,或许能一下子把您带回到上世纪的大学生活。在那时,很多学生入学时必备的装备有印着学校名字的搪瓷脸盆,以及磕磕碰碰后露出黑色底色的搪瓷缸子。谷媛解释道,新生还没到,行李先到,每所学校的行李签大多需要学生填上姓名、院系专业,然后贴在行李箱上寄到学校。

    校徽与园林博物馆有怎样的关系呢?或许不少前来参观的观众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其实,现代学校被创设之后,就有了校园这一全新的园林类型。校园园林的发展与大学的时代变迁是紧密相连的,它的发展轨迹还通过校徽形态充分地展现了出来。谷媛进行了解释。在“徽黉”这一章节里,展现出了中国大学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并且将中西合璧,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校园景观。

    观展

    名家操刀 部分校徽珍品首次亮相

    此次展出的校徽中,有一些是文物珍品,并且还有不少是首次展出的。其中包括京师大学堂奖章、京师译学馆奖章以及西南联合大学校徽。

    这是京师大学堂 1906 年第二届体育运动会的奖章。它的表面斑驳,可见其年代久远。主图案是二龙戏珠,两条龙显得灵动、对称且大气。背面记录了时间和制造工厂。它的材质是铜质珐琅,还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景泰蓝工艺。谷媛介绍,1898 年成立了京师大学堂。它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开启了新的起点。观展的观众从这一章节能够一睹清代校徽的风采。

    现在能考证出设计者的校徽数量并不多。名家操刀设计的校徽,其价值自然就高。比如此次展出的北京大学校徽,其设计者是鲁迅。在 1917 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鲁迅先生来设计校徽。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文学大家,他还具备不俗的美术功底。他不负所托,在 1917 年 8 月 7 日把设计好的校徽寄给了蔡元培,并且得到了蔡元培的认可。这段历史在此次展出的《鲁迅手稿全集日记第三册》中得到了印证。谷媛进行了介绍。

    这枚校徽包含不少传统元素,像篆书以及瓦当样式。它的设计主要是以中国园林元素里的瓦当形象为参考。“北大”这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呈现出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的样子,下部的“大”字则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这种排列就好像一人背负着二人,从而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寓意着北大是以人为本,开启民众智慧,培育栋梁之才。

    另外,武汉大学校徽的设计者也是名家。

    一种是多棱角加变体“武大”二字的旗帜式样校徽。

    别针和吊挂两款后来多被使用,此次展出的也是这两种校徽。

    亮点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徽:战火中三所高校共克时艰

    这枚校徽首次公开亮相。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生自治会组织进行了征集工作,学生们自主完成了设计和制作。在 1927 年到 1945 年期间,中国的高校呈现出国立(省立)大学、私立大学(包括教会大学)同时存在的态势。抗战期间,中国的高校不但没有被战火摧毁,还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仅 8 年的时间里,该校培养出了 3000 多名大学生。在那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广大大学师生通过教书来救国,通过读书来报国,为抗战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校徽的轮廓呈等边三角形。“联大”二字写在校徽上。图案中的三个小角构成了一个大三角。清华的校色是青莲紫,南开的校色是青莲紫,北大的校色是黑色,这三个小角分别是这三种颜色。三角形的稳固性以及锐利的边角代表了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这寓意着三校精诚团结、共克时艰。校徽背后印有学生的学号。

    中国人民大学校徽:开启横向校徽样式“先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50 年 10 月 3 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进行了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它成为了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此次展览中有一件展品,是 1952 年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各级学校校旗、证章式样的原则规定》。从那时起,校徽不再是圆形、方形、多角形状等,统一采用了横向校徽样式。人大的这枚校徽是长条状的,这种式样的校徽自此延续了下来。

    新中国首批大学生名单:6万多名学生姓名登上报纸

    展览入口处有一排展示墙,上面记录着 1952 年 185 所高校招录的 6 万多名学生的姓名。1952 年 8 月,我国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为新中国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当年这份名单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纸质名单原件此次在展厅展出。

    当时考上大学是需要登报纸的。我国实行的是全国大行政区范围内的统一招生方式,具体分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等。从 1952 年开始,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正式形成,进入了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的高考新时代,并且这种招考制度一直持续下来。

    记者注意到,这份名单上存在许多熟悉的名字。例如北京航空工业学院(现今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一等级的本科生中,走出了 6 位院士。这些院士包括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以及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等老一辈科学家。

    展示墙的名单上存在一个二维码。如果您是新中国首次统一高考入校生,或者您的家人是新中国首次统一高考入校生,那么都可以扫描这个二维码来进行上传和分享相关信息。

    展出时间

    持续至12月15日

    展出地点

    中国园林博物馆三号临展厅

    票价

    免费;观众需提前通过中国园林博物馆公众号实名预约。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任珊 刘平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5 21:38 , Processed in 0.103333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