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机械表自动上链技术的历史演进:从怀表到现代手表的革命性变革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7531
发表于 2025-1-10 04: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然机械表从18世纪开始就被制表师研发出来,并有自动上链怀表的雏形,但在怀表时代,由于将表壳放在口袋里的佩戴习惯,并没有演变成主流。 。直到20世纪初,手表逐渐取代了怀表,手腕的运动量足以消除自动上弦机芯频繁手动上弦的需要,让机芯自动上弦的优点开始显现。

    1920年代,英国制表师约翰·哈伍德(John )设计的摆陀式上链设计,堪称当今自动腕表的开端。它通过半动摆陀的摆动来积聚弹簧能量,让手表佩戴的便利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为更多的手表品牌投资自动上链机芯的研发开辟了机会。

    1931年,劳力士发布了一款可360°旋转的单向自动上链系统,1942年Felsa机芯厂推出双向自动上链机芯后,自动机械表系统日趋成熟。直至20世纪50年代和1960年代达到顶峰,不仅制表技术更加普及,更重要的是自动机芯的性能和稳定性变得更加让人放心。

    机械机芯的自动上链系统一直存在双向上链和单向上链哪个更好的争论。但由于各个品牌的设计考虑不同,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关系。而是形成了品牌自动化机器。每颗心都有自己的特点。从功能上来说,自动上链与手动上链的明显区别在于上链机构的自动摆陀结构,通过自动摆陀的摆动产生走时动能。在自动腕表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我们也看到自动摆陀衍生出多种设计形式,使机芯艺术更加丰富、更加优美。

    ▲ 通过手腕的运动,自动陀旋转并积蓄动力。

    自动上链系统需要从自动摆陀的前后摆动中产生动能并将其储存在发条盒中,从而无需频繁地手动上链。

    1传统全宽自动转子

    自动机械表最常见的款式是机芯夹板上的半圆形全宽自动盘。这种摆锤研制最早,至今仍被视为主流自动摆锤。虽然全宽自动转子的基本款式是固定的,但品牌设计上仍会采用选材或添加装饰图腾等方法,使其在操作性能和外观方面更加优化和丰富。

    合金材料制成的自动转子最为常见。有些品牌会选择用K金来制作自动摆陀。除了因材料密度和重量的差异而提高上链效率外,还可以提高手表本身的价值。比如,同样是A型不锈钢表壳,搭配合金或K金自动摆陀,对手表的价值影响很大。另外,有的品牌会在合金自动盘的边缘添加贵金属材料,以增加侧面重量,提高上链效率。对于品牌来说,自动摆陀表面的空间也是不可多得的创意空间。无论是在其上雕刻品牌标志还是各种主题图案,甚至采用兼具透视效果和装饰效果的镂空加工等,都可以让原本只具有辅助上弦功能的自动摆陀变得更加艺术化和美观。装饰。

    ▲传统全角设计

    一般自动上链机芯中最常见的半圆形全宽自动摆陀,都会经过品牌的打磨和装饰,以增加观赏价值。

    ▲ 充足的创作空间

    全宽自动转子提供了额外的创作空间。例如,爱彼在其手表机芯的自动陀上雕刻了自己的图腾。

    ▲ 镂空加工的独特魅力

    自动转子不必保持坚固。有些品牌有时会采用镂空处理来凸显美感,提高机芯的穿透力。

   


    ▲ 贵金属材料的组合提升上链效率

    图中的自动摆陀由21K金制成,摆锤边缘配有铂金环。利用材料密度的差异来间接产生更好的缠绕效率。

    2 内置珍珠自动摆陀

    全宽自动陀虽然被视为传统,但也被许多机芯厂和钟表制造公司所认可和采用。但经过长期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批评。例如,无论它如何运转,几乎一半的机芯空间都会被遮挡,这对于那些想要欣赏机芯工艺之美的人来说是一种遗憾。

    另外,全宽自动摆陀附在机芯上,不仅增加了重量,也增加了腕表的厚度。鉴于上述自动上链机芯的局限性,BUREN推出了Cal. 20世纪50年代的1001运动。这款机芯不仅保留了自动上链的功能,还缩小了自动摆陀,将其“嵌入”于机芯之中。在夹板上,可以将完整的机芯暴露出来,而无需增加机芯的厚度。

    “珍珠自动摆陀”开发以来,主要以1/4至1/3比例款式为主。在此期间,还出现了诸如罗杰杜彼推出的双微型自动摆陀以及格拉苏蒂手表中配置的3/4自动摆陀等罕见的变化。不过,如今珍珠自动摆陀仍难以撼动全幅自动摆陀的流行。

    ▲自动上链机芯“珍珠陀”

    全宽自动陀的屏蔽范围大,由于机芯的厚度,负担也大。因此,“珍珠自动摆陀”设计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在钟表界。

    ▲ 让自动机械表变得更薄

    机芯内嵌微型自动摆陀的设计使其更薄、更轻。例如伯爵的12P机芯厚度仅为2.35毫米。

    ▲ 微型自动转子的改进

    Roger 罗杰杜彼在Cal.上同时配置了两个微型自动摆陀。 RD08应对高度复杂功能的巨大动能需求。

    ▲ 罕见比例微型自动摆陀

    除了1/4、1/3等主流自动摆陀尺寸外,还有一些钟表界罕见的配置,例如格拉苏蒂腕表中的3/4自动摆陀。

    3创新自动转子

    微型自动摆陀虽然在机芯面积和厚度上有所改进,但大体上仍沿用全框自动摆陀的结构。然而自动上链机芯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当然,各个品牌不会满足于现有的型号,而是在保持自动上弦便利性的同时,继续尝试开发更多独特、特殊的自动型号。板材设计。例如, Mille的RM028机芯在自动摆陀两侧采用铂金肋条来配合摆陀表面的排孔,让佩戴者可以根据日常活动量独立设定自动摆陀的摆动惯量以便更准确地调整运动。自适应调节收卷效率。

    至于宝齐莱,他们不约而同地改进自动机芯的镂空,将自动摆陀做成隐藏在机芯边缘的环形。虽然外观上可以大面积露出优美机芯的底板结构,但两者的自动陀与上链轮系的连接方式却有所不同。

    事实上,百达翡丽和西铁城早前也推出过类似的设计。此外,昆仑的CO 313机芯采用线性滑动摆锤自动上链的形式,脱离了传统的设计思维。

    ▲ 更加个性化的绕线效率

   


    RM028机芯的设计可根据佩戴者的日常活动水平调节自动陀的惯性,从而适应上链效率。

    ▲ 视野开阔的环形自动转子

    宝齐莱A1000机芯将自动摆陀设计成隐藏在机芯边缘的环形,让机芯的背面结构得以大程度的暴露。

    ▲ 利用挂钩结构传递动能

    DW 8014机芯的环形自动摆陀与A1000机芯采用齿轮传递动能不同,而是采用钩式结构进行传动。

    ▲直线滑动绕线结构

    昆仑CO 313机芯打破了自动摆陀绕其轴线摆动的传统形式,转而利用摆锤的直线滑动来达到机芯自动上弦的目的。

    新课程预约

    轻工钟表研究所培训中心

    现接受咨询

    赶快预约吧,名额有限

    《钟表维修技能培训班》

    开课在即,赶快报名吧!

    教学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60号

    培训单位:中国轻工钟表研究院培训中心/中国轻工钟表技能培训基地

    报名电话:奚老师()/张老师()

    开课时间:11月26日-12月28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7 20:06 , Processed in 0.090699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