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苏州张家港市学校微信公众号关停潮: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全面停用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4901
发表于 2024-12-23 07: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

    亮相苏州张家港市

    学校微信公众号被关闭

    从幼儿园到中小学

    在不久的将来宣布

    停止使用各学校微信公众号

    据《现代快报》报道

    4月28日,记者再次

    进行进一步采访,了解停工现象

    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公众账号纷纷被关闭

    记者发现,停课最早开始于当地幼儿园,基本集中在4月初。例如,张家港市政府幼儿园4月15日发布公告:为进一步促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工作要求,我园政府新媒体账号“张家港市政府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将于2024年4月上线,3月15日起,停止发布信息,启动关停注销程序。对于由此给您带来的任何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更多后续教育工作信息,请关注“张家港市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站、“张家港市教育”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张家港市政府幼儿园”网站。

    紧接着,当地中小学也开始关闭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公告也基本一致,都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目前,这波倒闭潮仍在继续。

    记者看到,4月28日10时51分,张家港三中仍在发布停课公告。内容如下:为进一步促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工作要求,我校政务新媒体账号“张家港三中”微信公众号将停止发布信息,开始发布从 2024 年 4 月 29 日开始的信息。关闭注销过程。对于由此给您带来的任何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更多后续教育工作信息,请关注“张家港市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站、“张家港市教育”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张家港市三中”网站。

    学校公众号为何突然被停用?记者求证

   


    4月28日,针对关闭浪潮,记者向张家港当地教师求证得知,各学校关闭公众账号是全区统一部署行动。

    在张家港市一所小学工作的吴老师(化姓)告诉记者,早在2023年底,张家港市教育局就已经喊停,开学后不少学校纷纷关闭官方账号。学期的。近期,学校陆续收到要求其统一关闭官方账号的通知和提醒。具体内容如下: 为贯彻落实中央网信委《关于防控“指尖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着力解决政务新媒体质量不高问题账号发布、传播不力、基层负担重、形式主义抬头 为进一步减轻教师负担,确保教师能全身心投入教学,根据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市教育系统将继续分阶段推进校园政务新媒体关闭。

    提醒中还明确提到,建议学校通过校园网、班级(年级)群发布相关招生简章、每周菜谱等内容,在学校公告栏张贴公告,向家长发出信函等。应要求学校及时获取信息。通知家长。也就是说,公众号关闭后,学校将倾向于采用传统的发布方式对外公告。

    另一位在张家港市一所初中任教的黄老师(化姓)也向记者透露,学校此前已收到市教育局通知,要求4月30日前关闭学校微信公众号。信息将通过校园网站提供。发布。如果没有校园网站,可以通过关注“张家港市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站、“张家港市教育”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获取信息。后续学校如要申请新网站,必须到市教育局备案。

    打击形式主义“触手可及”的责任不只是学校

    从“指尖”到整治形式主义、恢复正常健康的学校生态,张家港在苏州迈出了第一步。过去,这种触手可及的琐碎工作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因为有考核、有要求,很多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不得不“身兼多职”。 ”、构思选题、文字材料、图片材料、排版编辑……久而久之,不少老师抱怨时间根本不够用。

    对于学校公众账号大量关闭的情况,工作在一线的吴老师表示:“总体来说是欢迎的,有利于大家安心、安心地做好正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也避免了家长和社会单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号来评价学校运营。 “她认为,过度宣传实际上不利于教育本身的发展。

    实际上

    张家港此次统一方案关闭公众账号

    不限于学校

    记者搜索发现

    一批新的政府媒体账号也陆续被关闭。

    ↓↓↓

    张家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张家港市水利局、张家港市农业农村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其微信公众号“停止使用”。 ”。例如,早在1月23日,张家港市文联就曾发布关闭新媒体账号的公告。更多文联工作信息,关注“今日张家港”APP。

    此外,张家港部分农村地区也存在这种情况。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近期,各乡镇都在统计各村关闭新媒体账号的进展情况。 “关闭也需要一个过程。通知要求,是否真正关闭要以找不到账户为依据。特殊情况,可以申请保留账户。如有需要,也可以开通关于“今日张家港”应用程序的部分”

    大力整治各地在行动

    近年来,各地政府新媒体账号被停用。例如,4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新媒体账号关闭注销公告,目的相同。为进一步规范政务新媒体建设和管理。 2023年11月29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发布新媒体账号注销关闭公告。

   


    对此,有的地方解读为统一政务信息发布渠道,避免重复运营造成资源浪费,也有的地方解读为提高政务新媒体节约集约管理水平,优化强化政务服务功能。政务新媒体等

    记者还注意到,在江苏省,4月26日,南通市委网信办刚刚发布关于防控“触手可及的形式主义”相关问题的公告深入开展纠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专项工作。凡涉及国家政府移动互联网应用、政府公众账号、工作组“形式主义触手可及”的问题均予以受理。

    今年3月,新华社发表报道《为基层减负,总书记坚决》,强调为基层减负,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关闭新媒体账号,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减轻基层员工的负担,符合本届政府倡导的节俭理念。

    [意见] 那些半死不活的新官媒账号还是尽快封掉比较好

    新的传播环境下,国内新媒体平台大量涌现并迅速普及。地方职能部门进驻各类平台开设官方账号,确实是与时俱进的举措。然而,插旗“占领舆论阵地”后,相当一部分政府新媒体账号缺乏必要的操作,造成了灾难性的传播效果。面对单篇文章三位数甚至两位数的阅读量和一片空白的评论区,这些“半死不活”的政府新媒体账号可能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为什么政府新媒体账号没人看?原因很简单:内容不好。

    一些地方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对新媒体的认识似乎存在偏差。他们没有思考过“谁应该创建新媒体账户给他们看?”这个基本问题。发布的内容要么是工作更新,要么是会议纪要,他们坚持使用新媒体面向普通受众。媒体账号已变成部门出版物,甚至黑板报。这些脱离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内容,既不实用,也不有趣。只要看一眼标题,你就会想划掉它。

    请问,某局某室某委某日召开工作部署会或业务培训班,某领导出席并讲话。这样的“官宣”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有多大价值?

    工作动态可在内部期刊、内网发布;会议纪要可以在系统内传阅。凡此种种,我们为何还要硬着头皮在新媒体平台上“对外人仁慈”呢?在这个信息严重过剩的时代,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资源。指望依靠这个内容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获得流量,无异于痴心妄想。但如果不是为了流量,那么新媒体账号只能理解为“为了存在而存在”。

    为了存在而存在,正是这些“半死不活”的政府新媒体账号的症结所在。如果仔细观察这些账号发布的内容,不难发现处处都有“为了更新而更新”的痕迹。为了保证更新量和发布频率——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是为了应对考核——内容“浇水”是一些政府媒体新账号的常态。以4月19日关停的张家港市水利局微信公众号“水润港城”为例。 3月23日的第三条帖子标题为《司法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负责人答记者问》。本文由水利部转载,截至目前已阅读37次。

    很难想象这37位读者是出于什么动机在县级市水务部门的微信公众号上阅读国家部委的新闻发布会纪要。

    事实上,成功的政府新媒体账号从来没有几个:《上海邮报》是地方政府推出的第一个政府媒体新账号,其影响力和传播力有目共睹;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的“江宁公安在线”也是一个颇具规模的“网络”,“名牌”、“建宁奶奶”已成为地方品牌;深圳市卫健委凭借“妖娆”的标题和高度“互联网化”的内容,在全国范围内收获了大量粉丝,“10万+”已是家常便饭。纵观这些成功案例,贴近群众、精心打磨内容始终是必由之路。

    如果有话要说,那就很长,如果无话可说,那就很短。如果你真的无话可说,那就不必说。当一个新的官媒账号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时,这难道不是一种“指尖形式主义”吗?政府部门和机构希望通过新媒体平台与群众建立联系、向群众传递信息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敷衍了事,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群众怨恨。同时,也涉及到这些部门本身的资源和精力。

    至于这些账户承担的一些服务功能,也可以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中。比如最近成为热门话题的浙江政务APP“浙江办”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此次被关停的张家港,也将这些“暂停”的新媒体账号的内容和服务功能迁移至当地的“张家港发布”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张家港”APP。

    群众懒得看,“编辑”也厌倦了。政府新媒体账号不应成为职能部门和机构的额外负担,也不应成为“为了存在而存在”的装饰品。 “半死不活”的政务新媒体账号选择了“自杀”。与其说强者砍断了他的手腕,不如说他及时止损了。

    本文综合自:现代快报、上观新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3 23:36 , Processed in 0.089162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