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美食家吗,苏轼美食家,苏轼美食家是谁
苏东坡,因为对美食满怀执着,因为对生活持有豁达态度,所以活成了他自身的模样,活成了一个充满真实情感,充满趣味与内涵的人。有个段子讲,广东人呢,天上飞的东西,除了飞机之外,地上四条腿的东西,除了桌椅板凳以外,其他的全都能拿来吃 。
广东人不乐意了!和北宋时期的第一大吃货苏东坡相比,我们简直不值一提。
在吃货界,苏东坡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他是诗人中最擅长品尝美食的,他是吃货中最擅长写诗的。说到对美食有深刻品鉴能力的人,整个宇宙都不佩服,只佩服苏东坡 。
“我把毕生的才华,都用在吃上了”
公元1080年,苏轼43岁,他因“乌台诗案”被指控,其诗文被指诽谤朝廷,他历经九死一生。
遭受103天的拘禁后,被贬黄州。
黄州,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
如果说他前半生是恃才傲物的苏轼。
那么从黄州往后的余生里,他就成了一个吃货苏东坡,这个苏东坡与美食有着“相爱相杀”的关系。
黄州是个极为贫穷、沉闷的大农村,那里蚊子特别多,人们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然而苏东坡却凭借自身努力,成功将困苦的日子转变为充满诗意与美好憧憬的生活 。
他忙碌的时候,会挽起袖子去筑堤修坝,闲暇的时候,就去耕地,还会写字画画,顺便,他解锁了一项新天赋,那就是吃!
素菜不顶饱,没钱吃肉?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彼时,北宋以羊肉为美,羊肉买不起,那就便宜的猪肉吧。
洗净锅,少放些水,柴头燃起的浓烟压下去,火焰不起。等待它自己成熟,不要催促它,火候足够时它自然会很美味。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他的一篇《猪肉颂》,成就后世关于红烧肉的最高理论。
爱吃东西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爱吃东西的人有文化。那些沉迷于美食的爱吃东西的人,连佛都无法阻挡 。
东坡肘子是东坡自创的,东坡肉是东坡自创的,东坡豆腐是东坡自创的,东坡鱼是东坡自创的,东坡素羹也是东坡自创的,这些菜品自成派系。
何以解忧,唯有美食。
吃得开心,东坡便在山水之间游乐,放逐了远方的悲凉,反而成就了宽厚磅礴的心境。
酒肉正酣兴的时候,他肆意地指点江山,尽情地激扬文字,于是就有了《前后赤壁赋》,有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还出现了巅峰之作《黄州寒食帖》。
在灰暗的日子里,是吃,疗愈了他的心灵创伤;
也是吃,让他的精神世界开出了绚丽之花。
环境可以压垮一个人,也可以造就一个人。
他用当地的美食,装点出不一样的人生,他以豁达向世人证明,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因为吃,我变成了健身达人和养生大师”
苏东坡一直坚信,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顿饭解决不了的事情。要是一顿饭解决不了,那就吃两顿。
他的一生充满波折,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然而每抵达一处偏远之地,不管当时的处境多么艰难困苦,在尽情享受一番吃喝之后,就又会觉得人生无比美好:
“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吃喝多了,副作用也随之而来,有小肚腩了!!!
这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实在有碍观瞻,怎么办?跑步啊!
于是,他开始每天在长堤上跑步,他还时不时给表兄兼姐夫程正辅写信,他大力宣扬跑步的好处 。
信中写道:
早晨起来快速行走,一定要走十里左右,气息受损就放慢速度,气息均匀了就振奋精神继续走,直到从头到脚都发热,感到宣通畅快,长久这样做,自然会知道其中的妙处了。
程程,我每天早上起床后,一定会跑大概十华里,当气喘得难以忍受时就放慢速度,等气息恢复后再继续加快速度,这样从头到脚都会发热,血脉得以流通,四肢感到舒畅 。像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
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晚上也不起夜了。
而程正辅,总是笑而不语。
于是,东坡跑得更欢了,每天长堤打卡,好不快哉。
苏东坡身着一身长袍,身后有一群“追苏一族”紧紧跟跑,如此场面十分壮观 。
袍摆飞舞着,这一大群男子如同风一般,从此,他们成为了长堤晨跑圈的一段佳话。
然而,东坡迈开了腿,始终管不住嘴。
酒肉照常,辣不能停,毫无意外地,肥没减下来,他还得痔疮了。
怎么办?东坡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食疗。
暗自捣鼓,竟然研发出了治痔疮的方子。他又兴奋地给老程去信:
茯苓去掉外皮,捣成粉末后加入少量白蜜,再与胡麻混合食用,味道非常好。像这样服食了很多天,气力没有衰退,而且痔疮逐渐消退。
程程,我跟你说,我现在不再吃东坡肉了,而是改吃东坡茯苓饼。结果呢,痔疮竟然变小了!
程正辅经常被迫“安利”,他带着一脸理解,这种理解是“我懂你的中年焦虑”,他摒住不答 。
真朋友,比爱人更懂得倾听你的欢乐与忧伤。
东坡是个奇才,为了能更好地品尝美食,他不断努力,最终将自己锻造成了朋友圈里的健身达人,还成了养生大师 。
因吃结缘,一片赤子之心
苏东坡曾自嘲,自笑平生为口忙。
他因为言语方面的过错,经常得罪高层,然而因为喜好美食,他把朋友圈经营得有声有色,最终成为大宋朝第一大V 。
喜欢组织聚会,性格正直坦率,身边有很多好朋友。在这些朋友当中,和老朋友陈季常以及佛印和尚的关系最为亲密 。
陈季常和东坡相互了解、珍视彼此,关系亲密如同兄弟。他们时常到对方家中短暂居住,在此期间,一起吃饭、一同出行,还会彻夜畅谈,仅仅盖着棉被单纯聊天 。
某次陈太实在看不下去了,大吼一声:
你们还睡不睡觉了?!
瞬间把老陈吓尿,也把东坡吓得赶紧滚粗,临走时不忘赋诗一首:
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陈太的“河东狮吼”由此得名,迅速冲上热搜榜。
东坡喜欢捉弄人,他也常常被别人捉弄,他和佛印的友谊是在捉弄中变得越来越开心 。
佛印是个对美食极为热衷的人,每当东坡摆宴招待客人时,他常常会在没有被邀请的情况下自己前来。在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吟诗的过程中,他们有说有笑,也会有互相调侃、生气发怒等各种表现 。
大概,吃货都是天生的乐观主义者,脑回路也特别清奇。
东坡家与佛印家仅隔着一条河 ,有一次东坡诗兴勃发 ,于是作了一首诗偈 ,用来赞颂佛祖 。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台。
东坡左看右看,觉得自己实在写得太好了。
他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佛印的夸奖,于是招手唤来侍童:
小可爱,去,送给对岸佛印品评品评。
快去快回。
苏东坡一边抚着自己的美须,一边等待着侍童的好消息。
太傻太天真!
他原本以为自己会收获佛印很多的点赞,然而却没有想到等来的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的情况,那就是佛印回复评论时横批写下了四个大字
“放屁,放屁!”
耿直boy东坡坐不住了,这完全不科学啊!
这明明是一首绝妙好诗,佛印,你为何说我放屁呢?不行,我得去理论一番。
佛印早已看穿一切,就等着东坡上门“兴师问罪”。
一见东坡他就笑场:
我的坡啊,你不是说你“八风吹不动”吗?
怎么“一屁过江来”呢!
东坡用手捂住脸,长长地叹息,心里仿佛有一万匹马奔腾而过,感到羞愧的同时,暗自怨恨自己又被佛印捉弄了一次。
佛印愈发语重心长地说,坡啊,你作的这首诗,对仗十分工整,诗中的文字表面上都是在赞美我佛的神威,然而在骨子里,你依旧是在炫耀自身的文采与禅功啊,如此这般不好,真的不好。
东坡顿悟,良师难得,益友难寻。有诤友如此,实乃三生有幸。
佛印,走,咱俩喝酒去。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在历史长河中,因嗜吃而名垂青史的名人并不多见。
苏东坡是极为有名的吃货,吸引了众多粉丝,这与他洒脱不羁、风流倜傥,能将痛苦寓于快乐之中的宽广胸怀密切相关。
他是快乐的,是无所畏惧的,如清风明月般度过一生。
林语堂大师曾评: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他又是清苦的,正如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所述: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澹州。
一生沉浮,半世漂泊,阅遍世间人情冷暖。
但不管走到什么地方,他从来不会亏待自己的胃。原因是他非常清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若你也是一个吃货,必然懂得他对生活的热忱。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东坡,由于对美食满怀执着,对生活持有豁达态度,从而活成了他自身的模样,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趣有料的人。
所以,当你遭遇重大挫折之时,不妨深深地吸上一口气,世间之事从来都不存在绝对的情况: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从细微处着手,活在当下,亦未尝不是对生活的一种最高致敬。
因为,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本期话题
你最欣赏苏东坡身上的哪一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