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官网及参赛指南
QQ群(教师群); QQ群(学生群)大赛官方网站:
电子邮件:,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50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教融合楼G323
一、大赛简介
未来设计师·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是入选“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得到众多教育部门认可、“学力”学习平台支持、联合国家国际比赛。该比赛于201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已连续举办12届。是高校积极参与的重要竞赛之一。每年有超过1000所大学参加,其中包括90%的985大学和众多知名艺术院校。大赛采用“校赛-省赛-全国赛”三级赛制,设有“非命题”、“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公益”三个赛道。内容包括AIGC、乡村设计、可持续设计、未来设计、国潮·非遗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漫影视设计、交互设计、人居环境与规划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时尚设计、虚拟IP以及表情包设计、造型艺术、艺术治疗、文学创意及城市IP设计、数码摄影、数字音乐、教学案例等。
大赛秉承“设计为人民服务,培养未来设计师”的理念,坚持艺术与科技、学术与公益并重,倡导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设计,传承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振兴;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设计,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成为未来的主力设计师。受到“学习力量”学习平台等权威媒体的宣传报道,并受到联合国机构的好评。
二、比赛安排
2.1.参加者
·普通高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及专业教师均可参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也可以带着个人作品参加教师团体比赛;
· 大赛由二级学院/系统一级主办,不接受个人报名。
2.2.比赛日程
·报名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6月20日截止提交;
· 提交参赛作品:6月20日至6月25日,学校管理员可在竞赛平台对作品进行审核,提交参赛作品,并缴纳相应报名费后,作品将进入审核阶段;
·考核日期:2025年7月1日—2025年8月26日;
·省赛成绩:计划2025年8月8日公布;
·全国赛成绩:计划2025年8月26日公布;
·颁奖典礼:计划2025年11月中旬;
★注意
· 请尽早提交并上传您的作品,避免最后一刻网络拥堵;
· 所有作品及信息一经提交参赛,不得更改;
· 以上计划如有调整,我们将另行通知您。请关注大赛官方网站。
2.3.竞赛内容
第十二届大赛设有“非命题”、“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公益”三个赛道:
1)大学生组:可参加以下所有赛道,
· 非命题赛道:主题不限,秉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比赛项目:视觉传达设计、动漫影视设计、交互设计、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时尚设计、虚拟IP及表情设计、造型艺术(原创数字绘画)、艺术治疗、数字摄影、数字音乐、AIGC、文创及城市IP设计、未来设计、乡村设计、国潮·非遗设计, 可持续的设计,详情请参阅竞赛内容。
·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赛道:地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出命题,并按照命题要求创作作品,如义乌小商品创意设计、
·公益赛道:根据社会公益需求设立公益赛道,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
2)教师组:可以指导学生参加所有比赛并以个人身份参赛,
· 非命题赛:与大学生竞赛内容相同。
·教学案例:产教融合、赛教融合、乡村振兴等教学案例。
比赛内容实时更新。详细要求及内容请参见:
2.4.比赛方式
比赛按照校级赛、省级赛、全国赛三级赛制组织。
· 校级竞赛:由各大学根据情况组织;
·省赛:省赛是全国赛的选拔赛。获得省赛一、二等奖的作品将进入全国总决赛;
· 全国赛:全国赛是最高级别的比赛决赛。
2.5.工作回顾
· 评审类别
根据参赛选手分为学生组和教师组。学生组又分为研究生组、本科生组和专科生组。
· 评价体系
采用匿名、双盲、回避、多轮评审原则确定省级和国家级奖项。
2.6.奖项设置
· 学生团体奖
奖项根据不同的比赛组别设置。省赛和全国赛奖项设置如下:
1)省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不高于参赛作品总数的8%、12%和15%。省赛一、二等奖晋级全国赛;
2)全国赛:非命题曲目按照晋级全国赛作品总数的比例颁发一、二、三等奖,不超过5%、7%、9%分别;慈善、产教融合赛道,提前设立一、二、三等奖。按照固定奖项数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教师组级奖
颁发给教师组获奖者,奖项设置方法与学生组相同。
· 团体组织奖
颁发给参赛学校,由大赛组委会根据作品数量、获奖结果、宣传报告、组织工作标准等进行评审。
·优秀指导教师奖
奖励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国家级奖励的教师。
·优秀组织教师奖
奖励积极组织竞赛的教师。原则上从获得团体组织奖的学校中选拔,并由竞赛组委会进行评审。
2.7.获奖证书
所有奖项均将获得主办方颁发的证书。
3. 如何参与
3.1.曲目选择
·大学生可同时参加非命题、慈善、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赛道的所有比赛;
·大学生可以同时提交多幅作品;
·教师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教师组”竞赛,也可以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参赛。
3.2.学校注册
竞赛以院系为参赛单位,不接受个人参赛;
参赛学校在大赛官网报名并获得身份证,身份证将分发给在校所有参赛师生。
3.3.上传作品即可参与
所有参赛者正在注册并上传参赛作品。提交流程请参见:
3.4.注册费
为保证大赛顺利开展,大赛对赛事组织、作品审核、网站建设、竞赛平台建设、奖杯证书制作等工作事项收取一定的报名费。
非命题曲目
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赛道
公益事业
100元/件,含系列作品
自由的
自由的
四、工作要求
4.1.内容要求
参赛作品的内容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
2)应尊重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得含有歧视性内容;
3)应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剽窃、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任何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均由参赛者本人承担,与大赛无关,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4)参赛作品必须按要求使用大赛官方标识;
5)满足活动的其他相关要求。
4.2.提交材料
https://img0.baidu.com/it/u=1802678271,328608671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82
每件(系列)作品须提交以下材料:
1)作品推荐表(在线填写,如作品名称、作者、指导老师、设计说明等)
2)工作档案
3)宣传海报
4)讲道视频(非必要,作为附加学分)
4.3.作者人数
不同类别作品的作者人数遵循以下规定:
1)平面/服装/环境艺术/造型/网页/H5类单件作品作者人数不得超过3人(含3人)。
2)单件视频/动画/交互/游戏作品作者人数不得超过6人(含6人)。
3)单项作品聘任指导老师不得超过2人(含)。
5、知识产权
所有参赛作品的署名权归作者所有;大赛组委会拥有但不限于参赛作品的复制、发行、展览、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出版等权利;命题、公益、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大赛Dao作品知识产权以各主办方要求为准。
一、大赛简介
未来设计师·全国大学生艺术设计作品展(大赛),简称NCDE,是NCDA的姊妹赛。它是展示和推广高校优秀作品的展览和竞赛活动,向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开放。自2019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多届,已有近百所高校通过该平台举办展览。参展作品也纳入奖项评审,还可以参加NCDA竞赛。
展览还提供了详细、全面的分析报告,是学校展示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社会美誉度的有效数据支撑。
2. 竞赛权利
2.1.一场选秀和多次比赛
一件作品可同时参加NCDE、NCDA、IIDA国际竞赛,参加NCDA非命题无需额外报名费。
2.2.包含证明
符合要求的NCDE作品可以获得展览证书。
2.3.免费展览
学校可以自主设立云展览,并根据需要将其设置为仅在学校内部可见的“内部展览”或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展览”,作为线下展览的有效补充。
2.4.展会报道
为学校提供详细的展览统计报告,是学校展示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社会美誉度的有效数据支撑。
三、比赛安排
3.1.参加者
·普通高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及专业教师均可参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也可以带着个人作品参加教师团体比赛;
·本次比赛由二级学院/系统一级主办,不接受个人报名。
3.2.比赛日程
与NCDA相同,
·报名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6月20日截止提交;
· 提交参赛作品:6月20日至6月25日,学校管理员可在竞赛平台对作品进行审核,提交参赛作品,并缴纳相应报名费后,作品将进入审核阶段;
·考核日期:2025年7月1日—2025年8月26日;
·省赛成绩:计划2025年8月8日公布;
·全国赛成绩:计划2025年8月26日公布;
·颁奖典礼:计划2025年11月中旬;
3.3.竞赛内容
与NCDA相同,包括设计艺术和造型艺术,如: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视频设计、交互设计、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服装设计、虚拟IP及表情设计、造型艺术(原创数字绘画)、艺术治疗、数码摄影、数码音乐、AIGC、文创与城市IP设计、未来设计、乡村设计、国潮·非遗设计、可持续设计。
教师还可以参与产教融合、赛教融合、乡村振兴等教学案例。
详情请见大赛官方网站:
3.4.比赛方式
与NCDA相同,按照校赛、省赛、全国赛三级赛制组织。
· 校级竞赛:由各大学根据情况组织;
·省赛:省赛是全国赛的选拔赛。获得省赛一、二等奖的作品将进入全国总决赛;
· 全国赛:全国赛是最高级别的比赛决赛。
3.5.工作回顾
· 评审类别
根据参赛选手分为学生组和教师组。学生组又分为研究生组、本科生组和专科生组。
· 评价体系
采用匿名、双盲、回避、多轮评审原则确定省级和国家级奖项。
3.6.奖项设置
· 学生团体奖
奖项根据不同的比赛组别设置。省赛和全国赛奖项设置如下:
1)省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不高于参赛作品总数的15%、20%和25%。省赛一、二等奖晋级全国赛;
2)全国赛:按照晋级全国赛作品总数的比例设置一、二、三等奖,分别不超过10%、15%、25%;
·教师组级奖
颁发给教师组获奖者,奖项设置方法与学生组相同。
· 团体组织奖
颁发给参赛学校,由大赛组委会根据作品数量、获奖结果、宣传报告、组织工作标准等进行评审。
3.7.获奖证书
所有奖项均将获得主办方颁发的证书。
3.8.展览安排
· 参与学校:可自主建设云展厅,开设各类展览,开设私人内部展览或公共展览;并获取展会分析报告,包括展会观看数据、点击量、排名、观众行为分析等数据,作为教学评价和学校声誉的数据支撑。
·省级展会:组织省内高校线上线下展会并提供展会报告;
·国家级展览:组织国家级获奖作品线上线下展览并提供展览报告;
4.如何参与
录入流程与NCDA相同。
4.1.曲目选择
·大学生可以同时参加所有比赛并同时提交多幅作品;
·教师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教师组”比赛,也可以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参赛。
4.2.学校注册
·大赛以学院/院系为参赛单位,不接受个人参赛;
·参赛学校在大赛官网注册并获得ID,该ID将分发给在校所有参赛师生。
4.3.上传作品即可参与
所有参赛者正在注册并上传参赛作品。提交流程请参见:
4.4.注册费
为保证大赛顺利开展,大赛收取报名费100元/件,用于网站存储、网络流量、赛事组织、作品评审、网站建设、竞赛平台搭建、奖杯证书制作等工作事项。
一、大赛简介
未来设计师·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NDTC)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学竞赛排行榜。多个教育部门发文立项。这是首届专注于艺术设计学科教学创新的竞赛。该比赛于201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已连续举办12届。是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的重要竞赛之一。大赛采用“校赛-省赛-全国赛”三级赛制,致力于打造艺术设计学科权威、公平、领先的教师竞赛。受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半月蛋等权威媒体报道,并评选出优秀作品。展览。
大赛宗旨:推动艺术设计教学创新,培养一流的艺术设计师资。
二、比赛安排
2.1.参加者
https://img1.baidu.com/it/u=1843660561,404866198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504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在职教师可以个人或团队名义报名。
2.2.比赛日程
报名参加:报名将于2025年6月1日开始,至2025年9月10日截止;
省赛&全国赛预赛:2025年9月11日—2025年10月15日;公布省级奖项并公布全国赛候选名单
全国总决赛及颁奖典礼:2025年11月中旬,现场报告及答辩(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以上计划如有调整,我们将另行通知。请关注大赛官方网站。
2.3.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为一学年以上教学课程的实施,包括以下类别:
1)视觉传达设计(包括视觉传达设计、包装设计等)
2)数字媒体设计(包括影视、动画、元宇宙、XR、游戏、交互设计等)
3)工业产品与服装设计(包括工业设计、服装服饰设计、时装设计、工艺美术等)
4)环境与空间设计(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公共艺术等)
5)AIGC赋能及其他(包括AIGC、服务设计、健康设计等)
按要求提交参赛表格及创新报告和讲座视频。
注:参赛课程必须是艺术、设计、传媒等相关专业。
2.4.比赛方式
按照校赛、省赛、全国赛三级赛制组织。
· 校级竞赛:各高校根据竞赛计划自行组织,设立校级竞赛奖项,推荐最佳代表队参加省级竞赛。原则上每个学院最多可推荐5个项目。
· 省赛:为全国选拔赛,一等奖晋级全国赛。如果某个省份的作品较少,就会与邻近省份合并。
·全国赛:是比赛中最高级别的比赛。
2.5.评价方法
比赛分为本科组和专科组两个组别。
· 省赛:在线评审、讲座视频、创新报告各占50%;
· 全国赛:采用现场答辩方式,省赛成绩与全国赛成绩各占50%;
2.6.奖项设置
比赛设有省、国家级个人奖和校团体奖(优秀组织奖); “突出贡献奖”颁发给在大赛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个人水平奖
(一)省级奖:设一、二、三等奖,参赛作品数量分别不超过15%、20%、25%。一等奖提交45分钟课堂录音视频后将晋级全国赛;
(二)全国奖:设一、二、三等奖,按晋级课程数分别不超过15%、30%、55%。将根据课程质量动态调整。
· 团体奖
根据学校的组织工作,设立省级和国家级团体奖。
3. 如何参与
3.1.竞赛以院/系为参赛单位进行,不接受个人参赛;
3.2.参赛学校在大赛官网注册并获得ID,并将该ID分发给学校所有参赛师生;
3.3.上传作品即可参与
3.4.参加本次比赛是免费的。如有需要,差旅费由参加者自行承担。
四、工作要求
4.1.总体要求
参赛项目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支持高校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和“四新”建设;
4.2.内容要求
1)不得含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含有性别、宗教方面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由此产生的一切相关法律后果均由投稿者承担;
2)参赛者报名时应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大赛组委会不会对作者身份的真实性进行实质性审查。但如果个人信息不准确,将失去其作品获奖或发表的机会;
3)严禁抄袭,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若因作品产生任何版权纠纷,一切后果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4)不得出现学校名称、作者名称及其他竞赛标识,一经发现将扣分;
5)只有实施教学课程一学年以上的人才可以参加;
6)投稿后,作者姓名和顺序不得修改,个别错别字允许更正。
4.3.提交材料及要求
提交内容
1)报名表:在大赛官方网站在线填写;
2)创新报告:在大赛官网在线填写,无需提交纸质版;
3)讲座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不超过300M,体现参训课程的创新点和创新价值,与创新报告相呼应,可编辑;
4)课堂录制视频:晋级全国赛的课程需提交不超过45分钟的课堂录制视频,反映真实的教学场景,有学生在场,最好有课堂互动;未提交的,视为自动放弃。
4.4.视频要求:
1)图像清晰无抖动;声音清晰不模糊;
2)讲师必须出现在镜头前,并有义务告知学生视频将参加比赛;
3)对于课堂录制视频,不建议使用吊车、无人机、虚拟演播室系统、大型LED显示屏临时拼接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追求片面拍摄效果、昂贵的;
4)不要透露学校名称或老师姓名;
5)Mp4格式,720P分辨率,H264编码。
4.5.所需参加人数
每个参赛队由一名主教练和最多四名随队老师组成;
5、知识产权
1) 参赛者提交的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版权、商标或其他权利,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任何涉及抄袭、剽窃等行为均由参赛者本人承担,与主办方及组委会无关,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2)参赛作品的署名权和版权归参赛者所有;
3)参赛者同意无偿提供并授予大赛组委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权利:
组委会拥有所有参赛作品的复制、发行(纸质和电子版)、出租、展览、培训、放映、网络信息传播、录音录像等权利,无需支付任何额外费用。
一、大赛简介
未来设计师·国际创新设计大赛(简称IIDA)源于未来设计师·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创意大赛”。它由IIDA组委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竞赛排行榜中首个国际艺术设计大赛。大赛秉承“、”的理念,征集全球青年创新创意作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百个成员国的积极参与。该赛事已连续举办两届,每届都有来自近百个国家/地区的大学生参加。
竞赛计划(待发布)
NCDA分部主办单位
注:如无专科院校,则由本科院校负责。
为大家准备历届未来设计师大赛的获奖作品!
朋友们,如果喜欢+观看+关注,可以扫码进群领取哦~
问两个问题:
1.比如,你在看吗? 2.你关注我们了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