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4-12-31 07:35:32

回眸云南教育202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如果你打开一个专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总结2022年云南省教育领域工作成果,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省教育工委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教育厅决定,对2022年工作成果开展集中公示。在云南省教育厅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打开“回望”“云南教育” 《2022》栏目全面反映全省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2022年教育的重要论述成效,凝聚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正能量,着力营造干部干事创业、艰苦奋斗的良好氛围。

    https://img0.baidu.com/it/u=2181532123,299268116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17&h=400

    2022年以来,省教育厅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平台项目、壮大人才队伍、推进机制改革等措施,不断提升云南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了云南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高等学校科研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和服务能力。 。

    会同省科技厅、省发改委联合印发《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加强基础研究若干措施》,提升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第一科技生产力和第一人才资源的作用。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实施《高水平科研平台培育建设规划》,开展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遴选建设,以需求为导向,重点关注体现云南优势和优势的前瞻性领域。特色、新兴交叉领域、重点产业发展关键需求。科技领域培育建设了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实施《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建设计划》,选拔培养一批云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推动其进入省级和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计划。

    云南省高校通过加强科研组织、集中优势资源推进,进一步巩固了在灵长类生物医学、农作物栽培、古生物学、天文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特色优势领域的研究能力,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 。

    ——2022年3月,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所季伟志院士和牛玉宇、李天庆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第三类基因BRN2的存在(灵长类大脑发育过程中基因序列保守)。该研究为灵长类大脑发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机制,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灵长类动物》杂志上。

    https://img0.baidu.com/it/u=2016445316,285606064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0&h=3905

    ——云南大学胡凤仪教授团队成功培育了一系列多年生水稻品种,实现了多年一插连收。该成果入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成为当年我国唯一入选成果。这也是农业领域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胡凤仪教授团队还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成果。其项目《基于“常年水稻科技学院”的“四轮驱动”农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经省教育厅推荐并入选2022年国家级候选项目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研究生)。

    ——2022年9月,曲靖师范学院教师安觉夫、李强在该杂志同时发表论文4篇,其中曲靖师范学院为第一作者3篇。相关研究成果将人体解剖学追溯到4.4亿年前的古代鱼类,填补了“从鱼到人”进化史中关键缺失的一环,刷新了对有颌脊椎动物起源和崛起的传统认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眸云南教育202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