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新闻传播学教材推荐:复旦博学系列全面解析与李良荣教授专访
新世纪新闻传播学教科书古千李良容
◆古倩□李良容
复旦大学出版社近日出版了一套名为“复旦博学系列”的教材,其中“新闻与传播系列”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欢迎。
日前,我们采访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著名新闻传播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良荣先生,请他分享了他对这套教材的编写、使用和意义的见解。新闻学和传播学教科书。
◆:李教授,这套“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目前已出版四册:《新闻学概论》、《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中国新闻学发展史》、《导论》网络通信”。大众传播、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告学等十个专业将陆续开设。您也是《新闻学导论》的作者。您能否从宏观角度谈谈这套教材在新世纪初出版的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新闻媒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媒体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从单一党报转变为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党媒体。多样化、多层次的媒体系统。我们对媒体的本质也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新闻媒体具有双重属性。它既属于上层建筑,又属于信息产业,从而实现了媒体“商业性、企业化运作”的新模式。媒体的功能也在单一的宣传功能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总之,我国的新闻实践显得丰富多彩、异常活跃。
相对而言,我们很多高校使用的新闻传播学教材显得比较陈旧。在很多方面,他们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甚至还能看到“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印记。例如,我们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模式过去只适应党报的新闻报道,而很少涵盖晚报、都市报和各类专业报纸写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甚至党报的新闻报道也有了新特点、新要求,以往的新闻采访写作方法很多都难以适应。新时代丰富多彩的新闻实践,不仅提出了重写新闻传播学教材的历史必然性,也为其准备了丰富生动的素材。
http://t13.baidu.com/it/u=1140480884,702668008&fm=224&app=112&f=JPEG?w=500&h=500
目前,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是适应新时代新闻学的需要。总结了20年来新闻改革的丰富实践,为新世纪的新一代新闻做好了准备。作者准备了新的、充足的养分,其总体特点是当代性、前瞻性和原创性。
◆:您刚才提到这套教材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原创性。你能详细说明一下吗?
□:所谓当代性,是指这套教材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当代中国的新闻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了解当前的新闻媒体,掌握当今新闻媒体所需的新闻工作技能。技能技巧。
所谓前瞻性,是指教材作者对国际国内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把握和洞察,并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新时代的对策和方法。同时赋予学生新的视野和思维,使学生在学习本教材后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新闻实践。
所谓原创性,是指这套教材体现了作者近年来的科研成果,以及得到新闻界广泛认可的新观点、新见解;甚至过去的一些传统观点也力求根据新时代的要求推陈出新、创造新观点。全新的诠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套教材对于新闻系各院系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有何意义?
□:本套教材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主干课教材。新闻传播学主干课程改革一直是教学重点。因此,这套教材的出版将对新闻传播学教学和科研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将产生长期影响。预计这种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有了教材,就可以开设一些符合新时代需要的课程,比如网络传播、大众传播等。如果已经开放,可以更加规范、有针对性、主动性。
https://img1.baidu.com/it/u=3941501742,293171347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6
2、教学方法。这套教材有很多新的想法,教学方法也会随之改变,特别是采集、编写、编辑、评价等专业课程。这四门课程的教材确实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3、科学研究方法。新闻学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实践性,这套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这将引导师生关注现实,紧密联系新闻实践,而不是闭门学新闻。
◆:李教授,您能谈谈这套教材的用途吗?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学教材一直被全国多个新闻传播部门采用,并被多个省市列为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这套教材问世后,必将逐步取代旧教材,成为新闻系的热门教材和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或者作为自学考试的参考书,带来启发和便利。给学生。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已开始将这套教材的部分内容作为研究生考试的参考教材。研究生考试的很多题目都来源于这套教材。因此,对于申请研究生的学生来说非常有价值。
◆:这套教材主要由复旦新闻学院的教授编写,在国内新闻系中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有人说是第一品牌)。李教授,您认为复旦大学出版社是否应该聘请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部门?而作者编写这样的教材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呢?
□:作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一名教师,我热爱教学,热爱学校,但我从来不敢自称“第一”。国内很多新闻系欣欣向荣、很有活力,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学校毕竟是老牌系,应该为全国新闻系教材建设做出贡献。 20世纪80年代,复旦新闻学院与复旦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了国内第一套较为完整的新闻学教材和广播电视教材。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部分教材至今仍在使用。相信此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复旦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一套新的新闻传播学教材,将再次证明这种运作模式是非常成功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