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机器人编程入门课程:激发小学生编程兴趣与探索机器人领域
《胡萝卜圈虚拟机器人编程环境及基本操作》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校《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的第一课。使用的仿真平台是“胡萝卜圈虚拟机器人”。
本课通过完成“加油,前进”和“转弯”两个游戏任务来呈现知识。
让学生初步体验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行为的过程。
激励他们学习编程和探索机器
对人类领域产生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学术状况分析
本班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好奇心和
他们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在学习本课之前,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计算机,例如书籍、互联网等。
我对机器人有感性的认识,对机器人有浓厚的兴趣,但对于机器人编程,我却是零起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两点,我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和技能:
(
https://img2.baidu.com/it/u=1550546615,402872613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67
)了解 虚拟机器人的操作界面和编程环境。 (
) 掌握【电
【机器】、【延时】模块功能及参数设置。
流程及方法:
(
)体验用程序控制机器人小车前进和转弯的过程。 (
) 训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编程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激发学生学习机器人和编程的兴趣。
(
) 训练学生
不畏困难、敢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要点:
https://img2.baidu.com/it/u=3876055308,405255007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6
体验用程序控制机器人小车前进和转弯的过程。
困难
:可以正确修改参数来指挥机器人完成转弯动作。
4、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直播软件、胡萝卜圈虚拟机器人网络客户端、教程图文、微课视频
5、评价设计
使用多变量过程评估。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方法
胡萝卜圈虚拟平台上主要有实时老师评价、小组评价栏目以及通关任务排名和记分牌。
6. 班级设计
班级(
40
分钟)
。
7、教学流程设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