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消耗陷阱解析,附三大场景省流攻略
移动网络时代,手机数据量十分必要。许多用户因数据被无故消耗而指责通信服务商,其实责备的目标不对。根据本人多年工作体会,分析三种情况下的数据使用误区,同时提供实用性的节省数据方法。一、系统设置陷阱:手机里的“流量阀门”你关了吗?
1. 自动同步与更新
部分手机预设的“自动联网”选项,或许会无意间导致流量过度使用。
不同手机设置略有不同
省流技巧:
2. 后台应用刷新
社交软件即使退至后台,仍会持续刷新内容。
省流技巧:
二、应用行为陷阱:短视频、云盘、广告的“流量黑洞”
https://img1.baidu.com/it/u=3443592279,195396732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556
1. 短视频自动播放:睡着后流量“哗哗流”
抖音、快手这类应用系统通常预设了视频自动连续播放和页面自动向下滑动的选项,即便在夜间用户进入睡眠状态时,这些功能依然会持续运作,不断下载新的视频内容。有使用者因为忘记关闭这一设置,结果在第二天早晨发现自己的账户被扣除了数百元。
某抖音用户吐槽中国移动,实是弄错了对象
省流技巧:
2. 云同步与备份:移动数据下的“流量黑洞”
很多云存储软件在手机网络环境下自动备份图片和影像,有时会瞬间占用十几GB的移动数据量。
省流技巧:
禁用手机数据云端同步功能:在网盘的配置选项里,把数据备份的权限调整为“仅限无线局域网”。
3. 广告与推送:诱导点击背后的流量陷阱
应用内广告频繁加载,甚至诱导用户点击跳转,消耗流量。
省流技巧:
https://img0.baidu.com/it/u=3088503949,66667621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1101
三、特殊场景风险:双卡、漫游的“流量暗礁”
1. 双卡智能切换:保号套餐的“隐形扣费”
选择“8元保号方案搭配大流量卡”的客户,如果“智能切换上网卡”功能未被关闭,可能会因为信号不佳自动切换到保号卡使用,从而产生超出套餐的费用。
双卡智能切换里暗藏风险
省流技巧:
2. 国际漫游:境外流量的“天价陷阱”
出国旅行时,没有关闭数据国际漫游功能,又没有购买海外数据套餐,或许会因此承担巨额的上网费用。
省流技巧:
深圳的某些用户或许会碰到信号切换的状况,他们身处在深圳境内,却收到了来自香港的信号,因而被收取了海外通信费用,若遇到此类情况,可以联系服务提供商申请退款。
2015年推行“提速降费”措施以来,我国数据使用费用削减了将近十倍。这十年间,不仅是技术领域发生巨变,也是人们使用习惯彻底转变的十年,比如从不敢观看视频到随时可以直播,从预先下载电影到云端自动同步,人们对数字生活的需要正以几何级数增加。
用户访问量增加了,但没有任何数据是浪费的!审视您手机上的各项配置,关闭那个在暗处占用数据资源的选项!一旦数据停止非正常使用,那些为数字时代提供重要服务的通信公司,就无需再承受无谓的指责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