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6 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及网民规模增长情况分析
截至2018年6月末,我国的互联网使用率上升到了57.7%,网民总数达到了8.02亿,这一数字比2017年底增加了3.8%。回顾2009年,当时我国的网民数量仅为3.84亿,互联网的使用率也只有29.0%。我国网民人数急剧攀升,用户基数巨大,网络服务种类不断丰富,这极大地促进了国内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增长。然而,伴随而来的网络安全挑战也在加剧,因此,网络身份验证领域迅速崛起,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全球范围内网络安全事件频发,每年由此导致的网络犯罪经济损失数额巨大,以欧元计可达数千亿。2017年,“蠕虫式”勒索软件事件更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互联网市场正迅速发展,用户数量庞大,网络安全问题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医疗数据、酒店客户、手机用户信息详尽,2018年间,我国多地医院遭受了勒索病毒的侵袭;华住集团及万豪集团等酒店用户的个人信息屡次遭到泄露;苹果手机用户的账号遭遇盗刷。这一连串网络安全事故反映出我国信息安全正遭遇重大挑战,推广网络身份认证的必要性愈发凸显。
https://img1.baidu.com/it/u=616218369,408438335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555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网络身份认证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揭示,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政策,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网络身份认证市场的规模实现了显著扩张,从2014年的44.2亿元增至2018年的132.1亿元,其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5%。我国网络身份认证市场迅速扩张,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网络身份认证行业涵盖了硬件、软件及服务三大类别。在2017年的市场分析中,硬件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其市场份额高达50%;软件产品紧随其后,占比39%;而服务产品则占据了11%的市场份额。在我国网络身份认证领域,硬件产品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鉴于我国网络身份认证尚在推广阶段,对硬件产品的需求量相对较高。随着普及率的持续提升,软件及服务市场的份额预计将逐步增加。
目前,我国网络身份认证技术主要应用于银行业及金融领域。伴随着技术的日益完善,其应用领域正逐步拓展,涵盖电子政务、企业及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虚拟专用网络、云计算服务、IC卡等多个用户信息密集且信息安全问题突出的行业。随着这些下游应用市场的持续拓宽,我国网络身份认证行业的发展前景显得十分宽广。
https://img2.baidu.com/it/u=3200020286,179206362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6
新思界行业分析师指出,网络安全形势愈发紧张,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迅猛扩张,移动支付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面对不断涌现的攻击手段,网络身份认证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除此之外,网络身份认证的应用范围已不再仅限于银行和金融领域,它正逐步向其他众多行业拓展。不同行业对于网络身份认证产品的需求各有侧重,这种多样性也将促使我国网络身份认证行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出各类创新产品。
关键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