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下半年民航业大事件频发,背后原因及未来趋势引关注
事件回顾2015年6月1日,被誉为“带头大哥”的南航引领航空公司迈入了机票代理费为零的新纪元。
8月15日,中国国航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最优票价的承诺政策,随后,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也相继发布了类似的政策。
10月26日,携程与百度签署了合作协议,通过股票互换的形式成功接管了去哪儿公司。
12月31日,南方航空、海南航空等众多航空公司纷纷对外公布,他们决定与去哪儿网的合作关系即将结束。
2016年1月12日,携程公司遭遇了“机票无法取消”的“机票事件”,俗称“机票门”。
仅仅半年多的时间,民航领域的重大事件似乎已经超过了过去五年的总和,这个行业,它关系到亿万民众的利益,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抛开网络上热议的纷争,这些事件背后的动因究竟是什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未来的发展又将走向何方?
今日,新华网、搜狐网、中国网以及36氪等超过十家知名媒体纷纷对必去科技的马国华先生进行了专访,就机票领域的变革与进步展开了深入交流。
马国华在发言中既说明了航空公司对利润被不断侵占的不满,同时也提到了他们因营销成本高昂而不得不对代理商和在线旅行社采取某些策略;此外,他还指出,代理商为了应对利润空间的缩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都采用低价策略,进而引发了一场无底线的价格竞争。中国每年至少有1亿次的出行需求,这些用户成为了整个事件的无辜受害者,而机票行业也因此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电子客票的普及和纸质机票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得航空公司对建立自身的直销渠道愈发重视,并致力于完善直销网络。然而,那些踏上直销之路的航空公司,在推行机票直销的过程中却遭遇重重困难。
资源分布不均,没有哪家航空公司的直销渠道能够涵盖整个市场的产品,即便是航空公司自家的应用程序、官方网站以及客服热线也无法实现有效配合,旅客的出行便利性又从何而来呢?
2.航空公司的传统行业模式无法满足、收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产品设计以及技术研发能力的不足难以支持好想法的落实;
各自为战,营销活动、产品推广和延伸服务的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导致效率不高。
无论如何,航空公司均难以像在线旅行社那样,充分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对多样化、个性化出行体验的需求。
未来将如何发展?
今日的变革源自过往利益分配的不均。目前,不论是航空公司对去哪儿采取行动,抑或是旅客转向携程,都是在撼动一种逐渐失衡的格局。然而,失衡之后,终将形成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循环往复,直至时光流转,旧的不平衡再次显现,进而被新的力量所打破。根据上述分析,未来市场的新格局将是直销与分销并行的模式,然而,这种分销并非当前那些以欺诈为手段的恶劣行为,直销也并非各航空公司孤立无援的独立作战。
必须以访问航空公司官方网站为起点,有效根除长期受到批评的行业“不良票务”问题,此举无疑将为整个行业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马国华在航空领域拥有长达14年的丰富工作经验。2015年,他带领团队成功创立了必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必去app已正式上线,与34家航空公司建立了直接连接。这款软件集成了国内所有航空公司的官方网站资源,成为一款综合性购票平台。必去作为一家新兴的航司直销品牌,勇于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探索。必去负责人指出,过往的时代已经落幕,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机票直销的背景下,必去得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拥抱机票行业的变革,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