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美团APP竟然能玩原神?游戏频道入口已上线
美团APP内置游戏谁能想到,平时用来点外卖的美团,竟然可以玩原神?
近期我发现,美团平台的游戏专区意外地引入了《原神》的游玩入口,玩家无需另行下载游戏,便能在美团APP中畅玩这款全球流行的手游,此举无疑极大地改变了众人对于美团平台的传统印象。
(图源:美团APP截图)
在大众的认知中,美团的核心功能集中在外卖配送和团购活动上,偶尔涉及买菜和代跑腿服务,鲜少有人将其视为游戏平台。尽管美团设有游戏区,但以往多数是斗地主、消消乐等小型游戏,对普通用户缺乏吸引力。
不过,目前美团的游戏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毕竟,《原神》这款游戏制作精良,堪称“重量级”作品,其客户端大小接近10G。在全球范围内,它拥有6000万日活跃用户,还荣登了2021至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名单,这显然不是普通轻量级游戏所能比拟的。
为了让用户在美团平台上更轻松地体验《原神》,美团采用了“云游戏”技术,使得游戏在服务器端运行,省去了下载应用程序的繁琐步骤,同时也不需要用户拥有高规格的硬件设备。显然,美团能够获得服务器的使用权,这表明美团与《原神》的开发商米哈游之间已经建立了某种程度的合作关系。
实际上,美团除了涉足游戏领域,其“副业”范畴远不止此。2022年,美团APP新增了书城频道,该频道内汇集了众多小说,涵盖男频、女频以及出版类作品。在出版分类中,可以找到诸如鲁迅作品选集、《红楼梦》等经典文学作品,并且还特别设立了听书专区。
美团为了吸引顾客,特别推出了“阅读小说赢取金币”的优惠活动。只要用户阅读时间累计超过30秒,就能赚取20枚金币;若是阅读时长累计至1小时,则可赢得200枚金币。10枚金币可兑换为1分人民币,当累积金额达到0.3元时,用户可以选择提现,或者用于美团打车、商城购物、外卖点餐等业务。
当前最热门的直播热潮,美团同样没有错失良机。在今年2月份,美团进行了外卖直播的内测,并在4月份推出了“神券节”的直播促销活动。紧接着,6月12日,美团宣布建立了直播中台,并且近期已经将直播的入口设置在了美团APP的首页。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美团已经将直播业务发展得颇具规模。
观察可见,互联网领域内最炙手可热的数个赛道,诸如电商、本地生活服务、直播以及游戏,美团均已涉足。这款集成了丰富功能的美团应用程序,正逐渐展现出成为“全能型APP”的势头。
美团渴望流量
https://img0.baidu.com/it/u=1310670778,2055048250&fm=253&fmt=JPEG?w=569&h=462
成为超级APP,是每一个APP的梦想。
所谓的超级APP,实则是一种平台化的基础应用程序,它不仅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还具备丰富的功能,几乎是人们装机时不可或缺的选择。在目前国内,被广泛认可并公认为超级APP的,唯有微信这一款,鲜有人敢断言自己的生活可以完全脱离微信的存在。
美团能否成为下一个像微信那样的超级应用呢?依目前的表现来看,这似乎相当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美团与微信在根本的运作原理上存在差异。
微信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款超级应用,关键在于其精准把握了社交这一基本需求,并且在这一领域内竞争对手寥寥无几。正是基于社交这一起点,微信得以将众多应用串联起来,其版图得以跨越多个领域,实现了广泛的拓展。
尤为关键的是,社交这一基本需求吸引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依据腾讯的财务报告,2023年第一季度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高达13.19亿。用户基数越大,流量自然就更为丰沛,进而提高了盈利的潜力。诸如《羊了个羊》这样的小游戏之所以能够迅速走红,正是得益于微信背后那庞大的用户基数。
相较之下,美团的月活跃用户数仅为3亿,这一数字尚未触及成为超级APP的最低标准。毕竟,在外卖市场,美团还需面对饿了么的激烈竞争,而且并非所有人都习惯于点外卖。
月活用户数之外,用户在APP上的使用时长同样是评估其重要性的关键指标。根据2023年第一季度发布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报告,去年移动网民平均每天在APP上的使用时间维持在5小时以上。在这长达5小时的互动中,用户在某一特定APP上的停留时间越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便越具优势。
(图源:)
然而,在用户使用时长这一指标上,美团并不具备明显优势。数据显示,在众多互联网企业中,抖音的日活跃用户平均使用时长达到125分钟,快手更是高达133分钟,相比之下,美团的使用时长仅为16分钟。
美团难以留住用户的原因在于其业务定位,消费者在使用外卖平台的过程中,从浏览到下单的步骤非常迅速,且仅在每日三餐时才会频繁使用,而团购、购买蔬菜等其他服务与外卖业务相似度较高。
鉴于基础条件如此,美团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规策略,借助其他业务板块来促进流量提升。其中,游戏业务便是推动流量增长的一大利器,它无需像短视频那样依赖用户积累和社区氛围的营造,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现效果。
尤为关键的是,在云游戏领域,美团当前面临的对手数量有限,因为要想获得知名手游厂商的授权实属不易。同时,美团已具备开展云游戏业务所需的基础网络设施,实现这一目标所面临的挑战并不算太严峻。
https://img1.baidu.com/it/u=2026416150,3514140041&fm=253&fmt=JPEG?w=569&h=370
尽管在短期内美团难以蜕变为超级应用,然而这些新兴业务依然能够成为融入美团流量海洋的一股细流。
大胆探索,小心投入
2017年,美团网的创始人王兴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世间万物并无明确的界限,因此他并不认同给自己设定局限。只要我们明确了核心目标——即我们服务的对象是谁,以及我们能为他们提供何种服务——那么我们便能够持续地探索和尝试各种不同的业务领域。
美团当时正处于拓展版图的时期,不断推出新颖的业务以吸引消费者。然而,不久之后,美团便转变策略,开始专注于核心业务,接连缩减了美团网约车、美团单车、美团优选等项目的规模。
美团进行战略调整并非因为遭遇了所谓的“边界”问题。实际上,美团从未给自己设定过限制。只是在不断尝试与错误中,他们逐渐认识到哪些业务更具价值,并且能够与核心业务实现更好的协同效应,从而实现1+1>2的效果。以直播业务为例,美团依托于生活服务这一场景,重点发展门店直播和优惠券产品,这无疑是一条务实的道路。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巧妙地避开了与抖音的直接竞争。
观察其他互联网巨头,它们的发展轨迹与美团颇为相似,均坚持“勇于尝试,谨慎投资”的策略,力求以最低的代价实现试验与错误的循环。
抖音外卖在经历半年的初步探索之后,将年初设定的1000亿元目标下调至50亿元,同时将目标用户群聚焦于高消费额的品牌店铺。此外,抖音外卖并未计划建立自己的外卖配送团队,从而规避了外卖行业中最大的风险点。
例如,京东在直播领域并未投入过多精力,直至今年618活动期间,才特邀罗永浩担任直播间的主持,此举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尽管直播并非京东的强项,但鉴于行业的发展趋势,他们不得不采取这一举措,从而展开了一场具有实验性质的尝试。
为何互联网巨头在业务扩张上变得格外慎重?这主要是因为众多平台的用户数量增长遭遇了停滞,流量优势正逐步减弱,“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已成为当前的发展主旋律。即便是那些尚未盈利的业务,也在逐步被淘汰,更别提还有多余的资金去冒险投资新兴领域了。
互联网巨头的扩展趋势不会有所减缓,毕竟,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的发展机遇必将不断涌现。只有确保生存,才能积累力量,迎接下一轮的时代潮流。
作者 | 风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