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流调深入:广东疾控揭搭乘交通、电梯防护要点
随着对新冠病毒流行病学研究的逐步推进,各地市陆续发布了病例信息,最近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通过剖析若干典型实例,向公众揭示了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电梯时如何有效采取防护措施。[[]5112]
近期,珠海有一位26岁的青年男子被确诊为感染了新冠病毒肺炎。随后,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专家展开了调查。在深入调查的过程中,他们意外地发现,这位男子在发病前一周曾与病例孙某一同乘坐了一辆从广州南站开往珠海的大巴车,该段车程大约为两小时。
案例2:上下楼邻居感染可能是因为同乘电梯。
这位男性近期被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然而他并未有明显的外出接触记录,亦未曾光顾过农贸集市。他对自己的感染原因感到十分困惑。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他与另一位新冠病毒感染者同住上下楼层,很可能是在共用电梯时受到了感染。
01
是不是跟病例同坐一辆车就会成为密切接触者?
解答:其实据不同的交通工具,密切接触者定义也不同。
飞机上,通常情况下,病例座位所在排以及该排前后各三排的乘客,还有在此区域内提供服务的乘务员,都被视为密切接触者。而其他同航班的乘客则被归类为一般接触者。
其次,针对铁路旅客列车,若乘客所乘为全封闭空调列车,则病例所在车厢,包括硬座、硬卧以及软卧车厢内同一包厢的全体乘客和列车服务人员均需接受相应的防控措施。
若所乘为非全封闭的普通列车,那么病例可能出现在同间软卧包厢内,亦或是在同节硬座(硬卧)车厢内与病例同格以及相邻的前后格,还包括为该区域提供服务的乘务人员。
https://img0.baidu.com/it/u=3764482396,300611493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0
第三,关于汽车:若搭乘的是完全封闭且配备空调的客车,那么与病例共乘同一车辆的全体人员均需注意;而若乘坐的是通风条件一般的普通客车,则需关注与病例同车且位于前后三排座位上的乘客以及驾驶员和乘客。
最终阶段,我们关注的是轮船,具体而言,包括与病例同处一室的全体乘客,以及为该舱室提供各项服务的全体船员。
在上述病例接触过程中,若患者出现高热、频繁喷嚏、咳嗽、恶心呕吐等明显不适,无论持续时间的长短,都应被视为密切接触者。
02
同乘电梯的感染风险有多高?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故在电梯内,若病例打喷嚏或咳嗽,电梯按钮等部位可能被污染。健康人若触摸这些部位后未及时洗手,再接触眼睛或嘴巴,感染风险随之增加。
关于近期公布的有关病例,省级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学者们提出,我们必须采取以下六项关键防护措施,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饭前便后、戴口罩前后、外出归来、食物制作前后的时刻,务必及时清洁双手。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对双手进行20秒的揉搓,随后用清洁的清水彻底冲洗。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选用免洗洗手液进行消毒。
家庭生活中应确保窗户常开:居住期间,每日需保证一定时长进行空气流通,推荐每日开启窗户三次,每次至少持续三十分钟。
外出期间,务必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串门和参与人群聚集活动。在不得不前往人流量大或密集的场所,或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同时,要尽量减少与公共交通工具上公共物品及接触面的接触。
https://img2.baidu.com/it/u=905958883,65536328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3731
咳嗽时务必遵循礼仪规范:若未佩戴口罩,应当用纸巾或以肘部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需妥善丢入垃圾桶,并确保及时清洁双手。
在使用马桶前请先盖上盖子,因为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会有腹痛和腹泻的症状,检测结果显示病毒可以存在于粪便中,因此不能排除冲厕时粪便颗粒可能形成气溶胶。为此,我们建议患者、疑似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在如厕后务必先盖好马桶盖再冲水,这样做可以减少室内病毒气溶胶的生成,从而降低家人、陪护人员以及其他人员感染的风险。
小区物业需在电梯按键、广告牌等高频接触区域安装防护膜,同时确保每1至2小时对这些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和更换防护膜。
最后全妹给各位朋友播放一则好消息
东莞好佰年口腔医院携手东莞全接触
给大家免费送口罩啦
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详情请迅速添加全妹微信号
▌信息:广州日报、广东疾控、摄图网、网络综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