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不肯去学校怎么办,孩子厌学可以退学吗,学生厌学学校
近年来心理咨询中心接待了很多青少年心理案例,其中厌学现象越来越多,不愿上学的情况也日益凸显,网络成瘾的问题愈发严重,沉迷手机的青少年数量不断增加,有些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出现了夜不归家的情况,还有离家出走等不良行为,家长们为此忧心忡忡,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一初中孩子家长的烦恼
孩子在初三之前,一直都非常乖巧,十分听话。到了初三,却突然离家出走,经过多次劝说才回来,回来后又不想读书了。
儿子今年十五岁,他正在读高中二年级。当下,他虽然去学校上课了,然而却有过好几次逃课的情况,似乎是去上网了。
我有点担心他会沉迷网络,便询问他是否会有网瘾,他回答说不会。然而,到了周末出去玩时,他回家的时间却越来越晚了。
孩子在初三之前一直很听话,学习成绩也还可以。到了初三下学期,他突然出走,在中途的时候我将他找了回来。
问他为什么要出走,他说不读书了,说读书很累,没意思。
他父亲表示,要先回去参加考试,等毕业后,能够去读技校,或者找一个自己喜爱的专业去学习 。
结果考上了一中,在一中读了一学期,成绩起初不好,后来进步很大,达到了中上水平。
一次月考成绩退步了,他爸爸和他进行谈话,为他设定目标,仅仅要求每一门科目都达到及格水平,并不强求在班级里排名第几 。
他表示自己要努力争取考上本科,不过不要清华和北大。然而第二天他就出走了,他骑着自行车走了好些天,之后前往了广西省,整个过程持续了两周 。
后来通过聊天劝说他回来,回来之后我们表示,高中读完后,无论他选择什么专业,只要是他喜欢的,我们都会给予支持。
他说他读到高中毕业考完试,拿到毕业证就不读了。
现在他也不愿意和我们交谈,我该如何与孩子沟通,从而让他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呢?我们当下真的只是期望他能在高中好好学习,不追求成绩排名,也不在乎考上几本 。
我感觉他没有明确目标,对于自己想要做什么,以及以后从事什么,都有些茫然,那我们家长该怎么办呢?
https://img0.baidu.com/it/u=3209811167,134161679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9
广州青少年心理咨询解读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自己想法较多,有时还比较冲动,在这个阶段,要是亲子关系不和谐,那么父母教育孩子是最困难的 。
这个时期的孩子内心承受着诸多压力,在学校里,难免会碰到不顺心的事,学习压力颇大,早恋会遭老师和父母干涉,失恋以及两人闹矛盾会更痛苦。
学习成绩欠佳,没有脸面面对老师,也没有脸面面对父母,对未来满心忧虑,和同学在人际关系方面处理得不好……
孩子面临种种压力,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不知道谁能真正理解自己,不知道谁能真正帮助自己,许多孩子在无力应对时选择了离家出走。
孩子离家出走后回来了,然而要是没有弄明白孩子离家出走的真实缘由,这种行为必然会再次发生,而且会愈发严重 。
中学生离家出走有哪些原因呢?
中学生离家出走原因一:人际关系紧张
从诸多案例情形来看,出走的中学生中,大多数是因为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师生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以及与同学之间相处得不和谐,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最终导致放弃学业离家出走。
这时候的中学生,对自己格外关注,处于性格最为敏感的时期,一旦遭遇他人否定,就会受到打击,他们会觉得这是致命且难以承受的,当无法面对时,就会选择离家出走。
所以,父母平常要多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在对待孩子的时候要多以鼓励作为主要方式。
就算是对孩子进行批评,也得思索方式方法,要委婉地去实施,绝对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中学生离家出走原因二:人格异常与逆反心理
中学生出现异常行为,老师和父母绝不能简单处理,否则孩子下次可能再次用类似方式应对问题,甚至引发更严重事件。
中学生时期,是孩子性格逐渐定型的阶段,一些人格异常行为,会在这个时期开始显现,有人格异常的学生,会对周围人怀有敌意与戒备心理,会和学校或家庭成员发生矛盾,进而突然出走,或者做出过激行为。
https://img2.baidu.com/it/u=1156076952,76797893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8
当察觉到孩子行为出现异常情况时,父母所需要做的并非责备孩子,而是要找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且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关心 。
当父母发觉自己很难与孩子交流,或者孩子的状况已超出正常范畴,便要及时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进行专业的评估与分析,借助专业人士的力量,逐步完善他们的人格。
中学生离家出走原因三:厌学
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这个阶段的孩子,追求的是主动性,要是老师和父母扼杀了他们的主动性,就很容易造成叛逆行为。
你们要求我读书,我付出了努力,可你们仍不满意,于是我索性不再读书,进而对学校产生了厌恶情绪,还产生了排斥情绪,离家出走背后,更多原因是为了逃离学校。
老师和父母不应给中学生施加过多压力,不应给孩子制定硬性目标,比如规定各科要怎样、不能怎样,要排多少名,而应更多培养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应从动力学角度督促他们,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中学生离家出走原因四:对未来缺乏正确的认识,急功近利
中学生开始觉得自己成年了,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新的思考。
一些中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接受了大量信息,他们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或者觉得“读书无用”,于是热衷于读书以外的东西,例如早恋,或者迷恋网吧 。
此外,有严重拜金倾向的孩子,在学习时常常表现得漫不经心,会逃学去挣钱,或者模仿某些歌星、影星,离家外出闯荡 。
未雨绸缪,是对待这样的中学生最大的方法。
过于关注外界的信息,却不能正确认识外部世界,这是因为内部自我没有统一起来,进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平时,父母应当多留意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要及时对孩子的爱好予以引导,培育孩子正确的人生观,甚至能够协助孩子依据其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一同去探讨未来的规划。
如果在这方面感到困难可以寻求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帮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