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热井钻井技术,京津冀地热能,冀东油田井控细则
津滨海讯(记者 窦永滨 哈喆 通讯员 张敬潇 王晨 董昊)地热能是新能源,和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不同,它在开发利用时不会排放污染物,也不会排放温室气体,具备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以及稳定可靠的特性 。大港油田凭借在地热开发方面的优势,紧紧把握地热业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着重培育新型生产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国内外市场同时努力,构建起了以天津为核心,辐射5个省份的地热业务发展新格局。大港油田公司位于京津冀地区,这里的地热资源十分优越。为解决居民取暖问题,早在1980年北大港地区就开始开发利用地热资源,自行钻探了23口地热井。2019年11月,随着首口回灌井DG - 30B正式投入运行,进入了开采回灌一体化可持续利用地热能的新阶段。2021年,中国石油第一个浅层地热供暖项目建成,即勘探开发研究院院区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项目,它开辟了办公区供暖制冷一体联供的新路径。
大港油田公司以勘探开发研究院浅层地热项目为引领,于2023年建成并投用了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消防支队院区等4个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项目。到这时,在油区内建成了中国石油规模最大的浅层地热群,其面积达69万平方米。
https://img0.baidu.com/it/u=509953750,345170799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40&h=427
眼睛要朝内看,也要朝外看。大港油田公司发挥自身先行优势,从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入手,从中深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入手,积极开拓社会民用市场。2023年,以油区为中心,向华北区域辐射,向华东区域辐射,向东北区域辐射,先后签订8项合作框架协议。
到2024年3月时,大港油田公司在油区一共建成了10项地热项目,实现了105万平方米的地热清洁供暖面积,和传统供暖方式相比,每年能够减少6.3万吨碳排放;在油区外,签约项目达到了13项,地热市场面积有3000余万平方米。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它也是支撑大港油田公司地热业务发展壮大的引擎,大港油田公司依托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形成了涵盖地热勘查与资源评价、规划设计、技术研发、工程建设、运维管理的“五位一体”地热全产业链技术能力,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了强力保障。
大港油田公司发挥产业链和技术优势,集中力量攻关地热井勘探开发过程中的技术瓶颈难题,形成了热储精细描述、动态储量评价、水热型砂岩热储回灌以及浅层“地热+”冷热连供等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了油区内外浅层、中深层地热项目建设,其目的是为进一步支撑地热业务规模化以及长远发展 。
https://img0.baidu.com/it/u=3226628383,152304427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8&h=665
2023年初冬的时候,大港油区首个废弃井改造地热井示范工程启动了,这个示范工程就是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的建设。此次改造作业是油田第一次尝试对废弃、关停油气井进行地热能利用改造,和新钻地热井相比,预计能节约投资成本近20%。2023年12月18日,大港油田公司负责建设的南皮县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的地热勘查井正式开始钻探。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序列,即取热不耗水,等量同层回灌,实现了地热尾水100%同层回灌。
为使供热管网效率更高,大港油田地热开发公司创新研制了地热调度管理平台,该平台具备设备监控功能,具备工艺监控功能,具备数据管理功能,具备报警管理功能,具备报表管理功能,此为5大功能 。满足地热场站无人值守条件,能够实现生产运行调度的统一管理,实现本地调控、自动控制、数据信息的全方位覆盖,实现故障报警的快速定位,推动地热运行管理步入数字化标准化轨道,进一步提高运行管理效率,降低人工和系统运行维修成本。
在新时代,大港石油人有了新作为。他们踏上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一次次打响“石油地热”品牌,还谱写了能源保供的新篇章。(大港油田公司供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