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流量者得天下?快手抖音入局电商,流量万能论遭质疑
文/万天蓝中国互联网行业一个貌似真理的逻辑就是:得流量者得天下。
融资PPT上常常这样写:“以便宜的方式,或者最好是免费提供服务。要尽快获取大规模流量。之后凭借流量就能掌控一切。”
这个逻辑被无数历史证伪打脸。但它却引无数后浪汹涌而至。它培养了前赴后继的“流量信徒”。流量公司一旦尝试新业务。就彷佛开启了一场翻盘战局。
“流量万能”的说法又喧嚣起来
快手、抖音刚开始尝试做自己的小店。似乎一下子就成了“电商新玩家”。只依靠流量真的能把电商做好做大吗?
内容平台真要“自讨苦吃”?
快手若全身心投入电商领域。抖音若全身心进入电商范畴。这都会与它们短视频的内容属性形成冲突。
实际上,快手内部人员曾向媒体表示,宿华极为看重用户体验,对待广告态度一贯审慎,他总是强调“产品和技术才是更为关键的事务”,这便是快手社区氛围以及用户黏性比他人出色的缘由
用户登录快手与抖音。其目的本质上是刷短视频。他们对于广告的耐受程度有限。内容乃是快手和抖音当下的主要业务。
但要是快手和抖音将带货直播视作主餐,把中插短视频当作甜点。那么多数用户的选择,很可能是去寻觅下一个好看的内容平台,接着疯狂刷视频。B站、微视等后浪正虎视眈眈在旁。
流量是电商的入口。然而电商要想成功运营起来,仅有流量是远远不够的。商家体系是电商基础设施之一。治理能力也是电商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物流金融同样是电商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https://img1.baidu.com/it/u=1660849543,226785469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89
电商需要流量,也创造流量,但只靠流量无法创造电商。
就能把电商业务做强的例子
即便有平台不断宣称要做“小店”,流量达15亿,这也丝毫未对亚马逊产生影响。亚马逊市值稳定,已超过一倍。
反观微信,张小龙为何在商业化道路上始终保持极大克制?原因在于始终维持产品本质属性的完整性与纯粹性。腾讯在PC时代坐拥海量流量,却未将拍拍做大。在多数商业模式里,流量固然重要,但并非唯一关键要素。
所有基于流量展开的商业跨越,本质上都是换个领域重新开始。流量只是一张入场券,它并非无所不能。就如同吸引游客进入景区的,不是门票,而是景区内的景致。
这在本质上是互联网圈长久以来探讨的工具 APP 变现问题。一个出色的工具可带来庞大流量。然而这笔流量如何变现呢?过去切入电商的工具 APP,没有一家能成为头部。
与工具 APP 相比 内容 APP 的用户时长更长 用户粘性更强 提供了更多广告变现的空间 轻松的广告模式可行 但要是开启笨重累脏的电商模式 很可能会“自讨苦吃”
快抖主战场仍然是流量争夺战
说到底 唯流量论从来不是观察商业的正确方式 如果迷信流量 世界上最大的电商公司应是每年有420亿访问量的终极“流量之王”P站
流量是在解决用户需求后自然产生的。然而流量若要创造价值,还需与更多其他能力相匹配。
尤其是做电商。
要是做游戏只是多招程序员、设计师就能解决的在线轻松活儿。那么电商所需技能点丰富、多元得多。毕竟电商是跟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行业。它需要处理很多虚拟内容中根本不会存在的各种关系。
淘宝历经17年才从无到有。快手和抖音怎么会舍弃过去多年积累的内容基础,重新开展电商业务呢?因为沉没成本过高。
https://img1.baidu.com/it/u=850396262,426654698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63&h=500
因此,快手和抖音的此番电商尝试,其实被放大太多。
本质上 在当前高压竞争环境下 快手和抖音抓住任何风口尝试 这都不值得大惊小怪 因为它们是两大头部平台 能容忍自己试错 但绝对不允许自己错过 所以它们一定会“尝遍百草”
2019年短视频月活用户达8.2亿。在中国市场。其增长空间有限。绝对用户增量不到8000万。
正因为这个原因 快手和抖音目前最大的关注点仍是流量自身 从去年直至如今 所有流量公司都处于极为残酷的流量争夺之战中
年初快手赞助春晚并发起K3战役。其目的只有一个,即实现3亿日活。最近发布了“奥利给”宣传片。其想要的依然是“出圈”,进而获取新流量。
抖音及其背后的今日头条急需新流量支持。头腾大战尚未结束。字节跳动的游戏投入没有减少。字节跳动春节进行了长视频尝试,让电影免费观看。这些行为核心都是流量争夺。
这些显而易见的动作,才是快手和抖音真正的主战场。
做电商 实际上是锦上添花 怎么便利怎么操作 就如快手和京东的合作 实际上是京东凭借电商能力对接快手流量 快手拥有海量五环外用户 这恰恰是京东急需的下沉增量
6月14日 曾被快手封杀的主播辛巴回归 其第一场带货 大部分链接 都导向了淘宝天猫店 罗永浩的带货直播 情况也差不多 这实际体现了快手抖音对直播带货的态度 主要是做流量主 进行广告导流 电商是变现方式之一
其实,这样的选择才是最聪明的,也是最可行的。
在流量争夺战愈发激烈的情况下 内容平台的动态会持续存在 电商是一种尝试 但要是全力投入电商 内容平台可能会陷入困境
不妨想象一下,你能忍受一个被微商彻底占领的朋友圈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