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公司能学到什么,创业公司能进吗,创业公司能去吗知乎
有个朋友把公司卖掉后心情特别不好。虽说赚了钱。可他觉得自己是被逼的。还说“等于输了”。“如果能够重来一遍,一定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他通过文章联系我。他发现自己原来做错且不明白的地方。别人早已说透了这些地方。只是他自己没学习。所以不知道。
在他眼中 任正非于华为的创业经历堪称“创业圣经” 创业者要是能汲取当中经验 依照任正非的思路 逻辑以及方法去行事 无疑会少走诸多弯路
和这个朋友交流,我很有感触。让更多人受益,获取更多价值,这也是我的心愿。
创业公司能从华为学到些什么?任正非的策略简便且实用,值得去效仿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 要学习任正非的第一个策略是钉子战略 也就是压强原则 简单讲就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将人力和金钱等资源集中于一点 进行饱和攻击 实现重点突破
华为秉持坚定不移的钉子精神和压强原则。集中一切能够集中的力量。实现突破一点。达成局部领先。借此让华为渡过了起步阶段的艰难时期。
创业十分艰难,最具挑战性的是从0到1的阶段。此阶段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现实困境,像实力薄弱,缺少人才、技术和资金等。
其二是说在创业初期要尽量避免犯根本性错误。像方向方面不能出错。公司股权的设置也不能有误。合伙人的选择同样不能有问题。不然的话,随着公司往后不断发展,错误所带来的代价就会越大。
总之,当公司资源匮乏、能力欠缺时,创业公司最明智的策略是集中所有力量于某一点构建相对优势。这如同针尖般用功。最怕在很宽的面上分散力量,如此不是失败便是平庸。
增长、格局、快和慢。
https://img2.baidu.com/it/u=624787935,396942098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任何能获利的地方都会存在竞争、争抢。创业公司之所以要融资,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利益,防止自身的市场份额被他人夺走。
上面提到的那个朋友曾用房子做抵押进行营销,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他觉得只有跑得最快才能获胜。但结果怎样呢?“短期内有效果,有流量、名气和销量,可就是不盈利。”
他承认当时自己是受虚荣心驱使。也是受胜负欲驱使。被眼前的喧哗蒙蔽了。他说:“我以为只要砸钱比别人多就能赢。实际上不是这样。”
我们会依据事业可持续成长的需求来设定目标。设立每个时期的利润率。设立每个时期的利润目标。且并非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
后来他看到了“老方说”写的关于任正非市场格局的文章才知晓。那时他应慢下来。要用有限资源服务好核心客户。要在利润和增长上建立平衡。如此才能行稳致远。
所谓格局,是要赢得客户的心,而非仅强调市场份额。试想一下,若客户信任你、支持你,还会愁赚不到钱吗?慢即是快,成长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
什么叫做对的事?苦练基本功。
创业公司当然是想要发展壮大,不然实力薄弱就承受不住市场的冲击,可是怎样才能扩大规模呢?
小企业若想做大,就得专注于为客户服务。特别是创业的小企业,务必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真心实意地为客户服务。小企业无需讲过多方法论,只需真心诚意地做好产品。比如磨好豆腐,豆腐做得好,自然能卖出去。只要真心对待客户,努力改进质量,就定会获得机会。管理也别搞得太复杂
创业公司要能静下心来。要坐冷板凳。要有乌龟精神。踏踏实实地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否则一切皆虚。经不起考验
https://img1.baidu.com/it/u=1777915592,240805081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我们看任正非在华为初期着重抓三件事。其一为人才队伍建设。其二是大力投入研发。其三是追求市场格局。连接这三件事的是管理。管理需简化。但管理必须有效。
没有管理 就不会有协调一致的组织力 没有组织力 就不会有力出一孔的战斗力 基本功属于内功 内功强才是真正的强
推陈出新,才能与时俱进。
流量成本高昂。仅在流量方面耍些广告小花招。搞些营销小伎俩。这些大多处于奇技淫巧层面。难以成就大业。
要以客户作为核心。去思考客户所思考的内容。甚至客户未想到的方面也要加以思索。随后依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开展创新。如此方可跟上时代发展。所做之事才具备真正的价值。原因在于为客户创造了价值。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营销即便出色,要是缺乏产品创新的支持,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长久维系。你思考一下,客户需求与客户欲望存在何种差异?从事事业倘若没有价值主张,就易陷入忙碌的漩涡,将时间与资源消耗在低价值事务上,如此不会有良好的成效。
服务好自身的重点客户。将优质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把豆腐磨得精细。把服务做到完善。把产品雕琢至极致。做事节奏慢一点。不急于赚大钱。如此迟早会收获成功、赚取丰厚财富。
在这喧闹的世界当中,创新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质化会使你变得平庸。最后期望你能想清楚三个问题:
你的长板是什么?你内心渴望什么?这个世界需要什么?
三者的交集点就是你的着力点,也是你的希望所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