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7 天前

人生如酒,人生如酒下一句怎么说,人生如酒的

    《颍州晚报》上的一篇《一个外来媳妇的酒量养成记》读罢让人感慨颇多。喝酒这件事的话题着实不少。几天前,有个朋友谈到喝酒存在三个境界:一种境界如同将军那般豪爽;一种境界如同文人那般优雅;第三种境界好似乞丐那般癫狂。这老弟确实是个高人,他竟然能够把喝酒总结出几种境界来!

    我不太会喝酒,对酒怀有敬畏之情,因为自身酒量不行。前些天参加了单位同事的喜宴,很巧,一桌人都是儿时的玩伴和初中的同学。那热情的氛围瞬间就像点燃的干柴一样热烈,大家相互拥抱、握手、干杯,酒杯交错,推杯换盏,没过多久,我就变得面红耳赤,头晕目眩,胃里也像翻江倒海一样难受,好几天都缓不过劲来。喝酒喝成这样狼狈的样子,真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喝酒的境界。

    https://img0.baidu.com/it/u=2823783324,246817562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84&h=912

    酒如同大众味蕾上跳动的音符。面对酒时,你要明白它并非一杯忘情水,它性格桀骜不驯,傲视万物,不会因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而改变自身的状态,它不会悲、不会喜、不会浮、不会燥,始终保持着刚烈与绵柔、苦涩与豁达。酒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是意念与梦幻的中介,是真诚与虚伪的面纱。有些人将酒的功能展现得极为充分,借着酒的庇护与遮掩,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世态炎凉和人间百态的活剧。这些活剧有的充满阳光,有的带有灰色,有的则十分龌龊。在酒精的影响下,有的人胆子变大敢做事情,有的人满怀豪情,有的人强装欢笑……然而酒本身是理性的,它只是被人们当作传递某种感知的道具罢了。

    中国酒文化极为博大精深。喝酒的方式因地域和习俗的差异而花样繁多且层出不穷。官场有其特定的“道理”,民间有其特有的“讲究”,这些内容即便说上三天三夜也难以说完和道尽。在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面前,普通的一杯酒承载着极为丰富的功利色彩。而在我看来,酒仅仅就是酒,它能充当亲情的助推剂,能成为友情的粘合剂,还能作为心灵的安慰剂。

    https://img1.baidu.com/it/u=2946713665,385306770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8

    古人对酒极为珍爱且推崇,这种情感散落在千古绝唱之中,如珍珠般璀璨。“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展现出英雄的豪迈气概;“千里莺啼绿映红,小村山郭酒旗风”描绘出怡人乡景的写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体现出泪洒满襟的友情。古人借酒来抒发情感,情感又助酒兴,文思泉涌,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文化篇章,这便是饮酒的至高境界和至纯境界。

    我时常在思考,精心挑选的五粮经历了发酵、蒸馏、窖藏、勾兑等诸多工序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像脱胎换骨、化蛹成蝶一样,最终造就出了晶莹剔透、高贵典雅且唇齿留香的另一种物质。那是闪烁着灵魂的重生,也是沐浴着阳光的涅槃。所以说酒是有生命的,甘冽的酒如同少年的青涩,辛辣的酒犹如中年的粗犷,醇厚的酒就像老年的温馨。

    酒如人生,人生如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如酒,人生如酒下一句怎么说,人生如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