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7 天前

红烧小咸鱼,春日水乡美食之旅:煨一锅咸肉河蚌汤,品味兴化河鲜的独特魅力

    煨一锅咸肉河蚌汤

    成授昌

    家乡的菜花开了,在这春日里,河鲜也随之登场了。那些去兴化观赏菜花的人们,都会去尝尝水乡的河鲜。

    几个朋友回来后向我报告他们的游玩经历和饮食情况。他们游玩了千垛菜花,这自然不必多说。还去了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和沙沟古镇。城里的金东门、四牌楼是肯定要去的。感谢他们还去了我们成家的古宅“成家大司马府”。在饮食方面,他们说兴化早茶与扬州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好吃且价格不贵。螺蛳、蚬子、河蚌是必不可少的。嗦螺狮这种东西不太习惯,用筷子很难夹住,嘴巴也很难嗦出来。看到兴化人一个个吃得很熟练,自己就心急了,越是心急就越嗦不出来。所以就尝了几个,感受一下味道就作罢了。至于蚬子,它的身子小小的,蚬肉也碎碎的,一时半会儿很难吃出个名堂。因为习惯了吃海鲜中的扇贝和花蛤,所以对这个蚬子就没什么兴趣了。他们说对河蚌汤感兴趣,那起黄油面皮子的乳白色汤非常好喝,汤中飘着几片青菜叶子,可谓色香味俱全。回味过后,群里便开始讨论起自己做河蚌汤的方法了。

    其实,河蚌是家乡人春天舍不掉的美味,那时都是自己家做。

    河蚌可红烧,能烧鲜肉,能烧咸鱼,能烧咸肉,味道甚高,常在过年时食用,兴化人称之为“河歪烧肉坨子”,扬州则叫“狮子头烧河蚌”。对于高品位的大菜,端上桌会受到欢迎。不过扬州的狮子头烧河蚌通常是白烧,即烧白汤,先把河蚌用油煸炒,接着放入砂锅,加清水煨煮,待大火烧开后,再下入狮子头,用小火焖煮,需将狮子头煨透,把河蚌肉煨得酥软才好。

    家乡普通人家的家常便饭是河蚌烧白汤。汤中不一定有肉圆,简单些就放咸肉片。经冬的咸肉带有火腿的香味。吃的时候要配上刚上市的青菜苔。家乡竹笋较少,若有也可搭配。端上桌后,汤呈乳白色,菜是碧绿的,咸肉片是暗红色的,衬托得金黄色的河蚌肉泛出一层亮光。一会儿的功夫,汤面上就会结起一层黄黄的油膜。

    https://img2.baidu.com/it/u=564302182,62790859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9&h=500

    小时候医家先生说,河蚌汤属于败火的凉性食物。吃的时候要撒上一些胡椒粉,这样香味就会散发出来。尝上一口,极为鲜美!喝了之后让人舍不得放下,是一道好菜呢!

    街上摊子卖河歪,是现劈现卖的。卖河歪的人手里有把小刀,大壳子河蚌在他手中一翻跟头,就被劈开了。蚌肉被归到一个瓦盆里,河蚌壳子被扔到边上,那里已经有一堆了。看到瓦盆里差不多了,就把河蚌肉倒到一个竹篮里过秤,滴滴洒洒的,全算斤两。河蚌肉买回家后,连汤带水养在盆里,需要下功夫“择”,也就是进行清理。

    河蚌的肉是一个带有硬边的肉包。要注意在肉包软的边上有一条泥肠,需挤出里面的污泥。肉包两边有两片颜色稍深的腮,要将其完全掐掉。与肉包相连的还有一圈裙带,它有点像老式怀表的链索,要清理掉裙带上的污泥和碎屑,同时保留那圆的肉丁。

    接下来要在河蚌肉中放入香油和盐“勒”几下。先放几滴香油,其作用是去除蚂蝗仔;再放一小勺盐,以去除粘液。通常需要“勒”几遍,等肉变得清爽后再用清水清洗。会做菜的人不会着急下锅,还有一道必经的步骤,那就是“拍”。“拍”的是什么呢?就是拍河蚌肉那一边厚厚的、硬硬的肉,因为这个地方肉质紧致,需要拍得摊开,不拍的话就煨不烂。把它放在木砧板上,然后用木质的锅铲柄慢慢地拍,用擀面杖慢慢地拍。老人们说,经过铁器拍打就不行了。还有那些肉丁也需要拍打,不然就煨不烂。

    一切准备就绪就能够下锅了,此时你才可以直起腰来,感慨感慨打理河蚌的艰难。

    我们家常常在春天吃几次河蚌。家门口的菜市场就有河蚌出售。现在扬州卖河蚌是现劈现卖,在秤好付钱的地方,卖河蚌的人常常会帮你拍河蚌的硬肉,这样能帮你省去不少事。后来发现网上有卖的,价格非常便宜。快递送过来时,几个大河蚌装在保鲜塑料袋里,汤汤水水的,但看起来清清爽爽,很容易收拾打理。这些大河蚌的产地大多是洪泽湖,也有安徽的,好像有一次是鄱阳湖的,不过鄱阳湖的就有些远了。不过,用这些大河蚌煨一锅咸肉河蚌汤,味道都很不错。

    https://img2.baidu.com/it/u=3530016738,235635016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点开链接可阅读往期精选文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烧小咸鱼,春日水乡美食之旅:煨一锅咸肉河蚌汤,品味兴化河鲜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