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与安全检查管理制度:保障安全运转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地方接触到系统。系统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秩序,保障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法律、法令、和政策。那么制定一个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欢迎阅读、收藏。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1
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查工作,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国家对特种设备制定的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起重机械的特点和我公司在塔式起重机维护、修理中积累的经验十多年来,专门制定了这套管理制度。 :
1. 运营商
1、熟悉所操作机械设备的性能特点、结构原理及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正确、安全操作设备的操作技术。
2、熟练掌握维修保养技术等知识,运转中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及时准确判断故障,并制定检修措施,迅速排除故障。
3、如不能排除问题,应及时向公司报告,并派专业维修技术人员前往解决。严禁带病操作设备。当发生重大机械故障或机械事故时,应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公司领导。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驾驶员必须认真检查设备,确认设备运行状况良好,并做好交接记录。
5、队长组织班组成员按照《交叉操作法》对所运行的设备进行日常检查、维修和保养,并做好维修记录并定期送至公司维修技术部。
6、每次例行检查、维修或保养时,必须按规定采取安全措施,并由首席驾驶员或维修班组长向参加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7、对维护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操作人员,将按照公司相关政策进行处罚、教育或开除。
2、维修技术人员
1、维修技术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熟悉公司现有各设备的性能特点、结构原理及相关专业维修技术知识,并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知识。
2、接到机组故障报告后,维修技术人员应迅速赶赴现场排除故障。
3、发生重大故障时,应制定合理、安全的维修措施,尽快、彻底地修复故障设备,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4、对每台设备建立维护档案,记录并签署每次维护过程。
5、每次维修时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进行塔吊维修等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6、如发现无法排除的重大故障,应耐心、仔细查找故障原因,或联系厂家技术人员解决。未经许可,严禁盲目维修。
3、安全质量检验员
1、安全质量检验人员应熟悉安全生产、机械设备安全操作等专业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认真。
2、安全、质量检查人员定期(至少每月一次)对公司所有在建设备进行检查,对检查表所列项目进行严格检查。如发现隐患或不合格项目,应立即通知维修技术部门进行维修和整改。发现重大隐患的,应当立即关闭并向主管部门报告。安全隐患消除后,方可继续运行。
3、例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或重大不合格项目后,必须确定整改维护负责人、整改维护措施、整改维护时间;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无法解决的,应当及时报告安全监管部门。
4、对发生重大故障修复的设备和返厂检修的设备,必须进行详细验收,并签署维修记录。
5、未发现、判断安全隐患或者发现后故意隐瞒的,依法追究安全责任;造成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4、监督领导
1、安全检查、维修、保养工作实行监督领导责任制,执行维修管理规定的检查和监督。
2、设备发生重大故障或关键部位维修时,必须严格审批整改维护计划,协调整改维护工作相关的人员、车辆、物资等问题并解决了。
3、安全检验、维修技术人员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或者不胜任工作的,应当调离工作岗位或者解雇。
4、传达和组织公司管理人员学习国家颁布的有关起重机械设备的政策、规定,并严格遵守。
5、定期组织维修技术、安全检查等管理人员学习业务知识,不断调整和完善维修技术和安全检查制度,遇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时推广使用。
五、本管理制度自20xx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6、维修及安全检查管理体系图:
生产经理:唐辉
塔机主管:刘新伟
安全质量检查组组长:易大轩
维修技术服务组组长:吴晓鸥、魏海山
北京鹏盛新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系统2
1.目的
控制公司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满足施工需要。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维护和修理的控制。
3、机械设备的维修实行“维修并重、预防为主、计划维修与预防维修相结合”的方针。
4、维修保养分类
4.1日常维护(定期维护):操作人员在开机前和停机后应做好加油、清洁、调整、紧固、防腐等日常维护工作。
4.2一级保养:使用中的机械设备应每月或每25个班次(或按运行60小时)进行一级保养。其工作内容:
一个。对易维护部位和关键部位进行检查和维护。
b.彻底清洁表面,检查磨损情况,更换易损件。
c.添加机油、润滑、清洗或更换机油滤清器。
d.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调整制动力。
e.紧固所有部件。
f.检查各种安全装置及钢丝的可靠性并进行维护。
g。电气部分由电工维护。
h.一级维护以操作人员为主,维修人员为辅。
4.3 二次保养:使用中的机械应按表中使用时间进行二次保养。设备名称
时间绞车、加工设备、混凝土输送泵、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设备
300台班次240小时或每个工地100台班次或
300台语班 200台语班
或退出后
二次保养的主要内容:
一个。一级维护内容。
b.拆卸、检查和维护重要零部件。
c.修理或更换磨损和损坏的零件。
d.第二保修应填写《机械设备维修记录表》并登记在相应的原始使用记录中。
e.二次维修主要由维修人员进行。
4.4大修:根据机械磨损、损坏程度进行动态管理。主要修复内容为:
一个。拆卸整机进行检查和维护。
https://img1.baidu.com/it/u=1611371285,203802902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39
b.更换并修理损坏的部件。
c.整机喷漆。
d.打印设备的序列号
e.大修时应填写《机械设备维修记录表》并登记在相应的原始使用记录中。
5、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计划
5.1 各单位应于每年年底制定年度设备维护计划,填写《机械设备维护计划表》,报公司物资设备部批准后实施。
5.2 公司物资设备部每年年底对本部门下属各单位《机械设备维修计划》进行审核总结,编制公司年度《机械设备维修计划》,并报公司经理批准实施前。
5.3大中型设备大修后,材料设备部负责组织验收,项目设备技术员负责小型设备大修及设备二次保修的检查验收。大修验收按照《工程机械技术试验规程》进行。
5.4大中型设备及计划检修机械的《设备维修记录表》须报公司物资设备部备查。
5.5 各单位应于每季度末在《设备维修季报》中填写维修计划完成情况,并报公司物资设备部。每年年底,将维修计划的完成情况填写在《设备维修年报》中,并报公司物资设备部。部门检查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
5.6 大修设备及大中型设备二次维修计划中需更换的主要备品备件,须经公司物资设备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
5.7 所有维修更换的旧件(大件)均存放在维修仓库内,公司指定专人负责处理。
6、车辆及办公设备的维护保养
6.1 手推车及办公设备的日常维护由其使用者负责。需要送修时,由办公室负责。
6.2 车辆需要送修时,由营运部门负责人申报维修项目,通知物资装备部人员审核,报公司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维修。可以将其送去维修。外包维修应选择技术好、信誉好的维修单位。
6.3 修理费用经物资设备部审核并经公司副总经理批准后,由财务部支付。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3
1. 使用
(1)使用前检查:
1、金属结构是否因焊接而产生明显变形;
2、车架各节点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3、墙体附着物、电缆风绳、地锚的位置及安装情况;
4、框架安装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5、安全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6、绞车位置是否合理、牢固;
7、电气设备和操作系统的安全;
8、信号、通讯设备是否使用良好、清晰;
9、钢丝绳、夹绳器、滑轮组的固定;钢丝绳的磨损;
10、提升机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
(二)定期检查。
定期组织检查,由公司设备部、安全部、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参加。检查内容包括:
1、金属结构是否有开焊、腐蚀、永久变形等现象;
2、紧固件及螺栓连接的紧固情况;
3、起升机构的磨损及钢丝绳的完整性;
4、安全保护装置是否缺失或失灵?
5、检查电缆风绳、地锚、墙壁支架等是否有松动;
6、电气设备接地或接零;
7、断绳保护装置灵敏度测试。
(3)日常检查。
例行检查由项目安全员在上班前进行。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检查包括:
1、检查地锚与电缆风绳的连接是否松动;
2、空载吊篮进行上下运动,检查是否正常,同时敲击限位器,观察安全门是否灵敏、完好;
3、在额定载荷下,将吊篮提升至距地面1-2m的高度并停止,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和车架的稳定性;
4、安全对接装置和断绳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5、吊篮运行通道内是否有障碍物?
(4)提升机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物料应均匀分布在吊篮内,不得超出吊篮。吊篮内放置长物料时,应采取防滚动措施;散装物料应装入箱或笼中。严禁超载。
2、严禁人员攀爬、通过升降架体及在吊篮上上下骑行;
3、当主电源关闭或运行中突然断电时,所有开关板应回零位。恢复作业前,确认葫芦运行正常后方可继续使用;
4、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钢丝绳和滑轮的工作情况。如果发现磨损严重,必须按规定及时更换;
5、操作装有摇臂手柄的葫芦时,不得同时使用吊篮和摇臂手柄;
6、作业结束后,将吊篮降至地面,将各控制开关旋至零位,切断总电源,锁好门。
2、维护保养
提升机应定期维护和保养并符合下列要求;
1、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电梯各润滑部位进行润滑油润滑;
2、检修时应将所有控制开关移至零位,切断主电源,并在门箱处挂“禁止合闸”标志。必要时应指定专人看守;
3、提升机在运行时,不允许进行维护或修理,故障应停机后进行;
4、更换零件时,零件必须具有与原零件相同的材料性能,并且必须符合设计和制造标准。
5、主体结构维修中所有焊条、焊缝质量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6、机架顶部维修保养时,应设置检修平台,并应满足高空作业的要求。
3、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大型设备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技术参数等资料。组装和拆卸应由具有专业资格的单位和从业人员完成。组装和拆卸前必须制定专门的计划。装拆工作应有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现场监督。大型设备安装完成必须经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安装完毕后,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机械应按照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并由专人管理。没有安全装置或者安全装置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3、严禁拆卸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装置。确保设备安全装置齐全、有效,以及监控、指示、仪表、报警等自动报警和信号装置。其调试和故障排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4、机械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发现漏维修、年久失修、超载、故障等情况时,有关部门应当停止使用。严禁对正在运行和运转的机械进行修理、保养或调整作业。
5、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过专业培训和考试,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操作人员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操作。
6、机械操作人员及配合工人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长发不得外露。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不准穿硬底鞋、拖鞋。严禁从高处投掷物品。
7、机器运转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器交给非操作人员。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和手术室。工作时精神必须集中,严禁酒后操作。
8、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指令。因操作者强行违规操作造成事故的,应当追究操作者造成事故的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https://img2.baidu.com/it/u=598973253,348524693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47
九、日常作业两班以上的机械设备必须实行交接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10、机械进入作业现场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机械操作人员讲解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操作人员应当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1、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机械作业提供道路、水电、临时机库或停车区等必要条件,消除妨碍或不安全机械作业的因素。夜间作业必须提供充足的照明。
12、在有损机械安全和人身健康的场所作业时,机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必须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
13、当机械设备的使用与安全发生冲突或遇到恶劣天气时,必须遵守安全要求,停止机械作业和施工。
14、机械设备发生事故或濒临事故时,必须及时救援,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和有关部门处理。企业领导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
15、实行大型设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4
1. 使用
(1)使用前检查:
1、金属结构是否因焊接而产生明显变形;
2、车架各节点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3、墙体附着物、电缆风绳、地锚的位置及安装情况;
4、框架安装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5、安全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6、绞车位置是否合理、牢固;
7、电气设备和操作系统的安全;
8、信号、通讯设备是否使用良好、清晰;
9、钢丝绳、夹绳器、滑轮组的固定连接;钢丝绳的磨损;
10、提升机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情况;
(二)定期检查。
定期组织检查,由公司设备部、安全部、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参加。检查内容包括:
1、金属结构是否有开焊、腐蚀、永久变形等现象;
2、紧固件及螺栓连接的紧固情况;
3、起升机构的磨损及钢丝绳的完整性;
4、安全保护装置是否缺失或失灵?
5、检查电缆风绳、地锚、墙壁支架等是否有松动;
6、电气设备接地或接零;
7、断绳保护装置灵敏度测试。
(3)日常检查。
例行检查由项目安全员在上班前进行。确认葫芦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检查包括:
1、检查地锚与风绳的连接是否松动;
2、空载吊篮进行上下运动,检查是否正常,同时敲击限位器,观察安全门是否灵敏、完好;
3、在额定载荷下,将吊篮提升至距地面1-2m的高度并停止,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和车架的稳定性;
4、安全对接装置和断绳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5、吊篮运行通道内是否有障碍物?
(4)葫芦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物料应均匀分布在吊篮内,不得超出吊篮。吊篮内放置长物料时,应采取防滚动措施;散装物料应装入箱或笼中。严禁超载。
2、严禁人员攀爬、通过升降架体及在吊篮上上下;
3、运行中若关闭主电源或突然断电,应将所有开关板回零位。恢复作业前,确认葫芦运行正常后方可继续使用;
4、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钢丝绳和滑轮的工作情况。如果发现磨损严重,必须按规定及时更换;
5、操作装有摇臂手柄的葫芦时,不得同时使用吊篮和摇臂手柄;
6、作业结束后,将吊篮降至地面,将各控制开关旋至零位,切断总电源,锁好门。
2、维护保养
提升机应定期维护和保养并遵守下列规定;
1、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电梯各润滑部位加润滑油;
2、检修时应将所有控制开关移至零位,切断主电源,并在门箱处挂“禁止合闸”标志。必要时应指定专人看守;
3、提升机在运行时,不允许进行维护或修理,故障应停机后进行;
4、更换零件时,零件必须具有与原零件相同的材料性能,并且必须符合设计和制造标准。
5、主体结构维修中所有焊条、焊缝质量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6、升降架顶部维修保养时,应设置检修平台,并应满足高空作业的要求。
3、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大型设备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技术参数等资料。组装和拆卸应由具有专业资格的单位和从业人员完成。组装和拆卸前必须制定专门的计划。装拆工作应有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现场监督。大型设备安装完成必须经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安装完毕后,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机械应按照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并由专人管理。没有安全装置或者安全装置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3、严禁拆卸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装置。确保设备安全装置齐全、有效,以及监控、指示、仪表、警报器等自动报警和信号装置。其调试和故障排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4、机械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发现漏维修、年久失修、超载、故障等情况时,有关部门应当停止使用。严禁对正在运行和运转的机械进行修理、保养或调整作业。
5、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过专业培训和考试,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操作人员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操作。
6、机械操作人员及配合工人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长发不得外露。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不准穿硬底鞋、拖鞋。严禁从高处投掷物品。
7、机器运转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器交给非操作人员。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和手术室。工作时精神必须集中,严禁酒后操作。
8、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指令。因发卡人强行违规操作造成事故的,应当追究发卡人造成事故的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九、日常作业两班以上的机械设备必须实行交接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10、机械进入作业现场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机械操作人员讲解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操作人员应当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服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1、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机械作业提供道路、水电、临时机库或停车区等必要条件,消除妨碍或不安全机械作业的因素。夜间作业必须提供充足的照明。
12、在危害机械安全和人身健康的场所作业时,机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必须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
13、当机械设备的使用与安全发生冲突或遇到恶劣天气时,必须遵守安全要求,停止机械作业和施工。
14.当机械和设备发生事故或近乎事故时,必须及时进行现场营救和保护,并且必须立即将事件报告给领导层和相关部门以进行处理。企业领导人应根据“四个无罪”的原则处理事故。
15。为大型设备实施定期检查,维修和维护系统。
页:
[1]